2023年,航空法研究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在上海市法學會的上司下,認真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積極參與上海市法學會組織舉辦的黨建活動與學習活動,凝聚産學研各方優勢,持續推動智庫建設與學術研究,助力航空法學的發展與應用。
一、主要學術活動
1.2023年3月4日,由上海市法學會、上海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上海國際仲裁中心)、華東政法大學聯合主辦,上海市法學會航空法研究會、上海市法學會仲裁法研究會、中國民用機場協會法律委員會、華東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上海通用航空行業協會和上海國際航空仲裁院共同承辦的“第七屆上海國際航空法律論壇”在上海國際争議解決中心順利舉辦。本次論壇獲得上海市長甯區虹橋臨空經濟園區和中國民用航空局國際合作服務中心的大力支援。
航空法研究會會長郭俊秀,航空法研究會理事、上海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上海國際仲裁中心)秘書長王唯駿,航空法研究會副會長劉紹傑,華東政法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葉青,中國民用航空局國際合作服務中心主任孟慶芬和上海通用航空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周瑩分别緻開幕辭。
本次論壇主要圍繞“邁向新時代:通用航空産業發展的法治保障”“開啟新篇章:民用航空機場建設的法治思考”“展望新動态:航空環保、旅客權益保護與航空仲裁的新發展”三項議題展開。上海沃蘭特航空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先進駕駛艙研發經理董文俊,中國民用航空華東地區管理局通航處副處長武智慧,航空法研究會理事、北京仁人德賽(上海)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李志宏,航空法研究會理事、華東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航空法研究所負責人于丹副教授,鄂州臨空經濟區管委會主任尹俊武,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法務審計部經理陳向東,廣州白雲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法律與董事會事務部副部長朱洸洸,中國民用航空局國際合作服務中心國際航空法研究部負責人趙勁松,首都機場股份公司法務部副總經理李甯甯,荷蘭萊頓大學航空法與空間法國際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斯蒂文·特拉克修(Steven Truxal),法國巴黎-薩克雷大學教授、歐洲航空法協會學術委員會主席萬桑·考瑞亞(Vincent Correia),德國科隆大學航空法、空間法與網絡法研究中心研究員安德裡亞·特裡馬奇(Andrea Trimarchi),海牙航空仲裁院創始人和主席保羅·傑百利(Paul Jebely)與會發言。來自學術界、實務界、産業界的專家學者70餘位嘉賓參加論壇,同時論壇線上直播獲得約7千人次觀看。
2.2023年5月18日,上海市長甯區人民法院“航空案件審判站”成立儀式暨建設世界一流國際航運中心背景下的航空案件集約化、專業化審理研讨會舉行。上海市進階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賈宇,上海市長甯區委書記、區長張偉,共同為“航空案件審判站”揭牌。上海市長甯區人民法院“航空案件審判站”正式成立并入駐虹橋臨空經濟園區,與航空争議調解中心、上海國際航空仲裁院一起,建構起國内首個航空争議一站式解決平台。上海市法學會航空法研究會、上海市長甯區人民法院、上海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上海國際仲裁中心)、華東政法大學、中國航空運輸協會共同簽署《關于共同建構航空争議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的合作備忘錄》,探索形成集司法引導、訴調對接、裁審關聯、行業協同于一體的航空争議多元化解機制和航空法治建設合作交流平台,高效、便利、穩妥地化解航空領域沖突糾紛。
同時,華東政法大學與上海市長甯區人民法院聯合舉辦“建設世界一流國際航運中心背景下的航空案件集約化、專業化審理研讨會”,旨在深化理論和實務界的共識,凝聚各方合力,打造航空法治高地。上海市長甯區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孫培江緻辭并為“航空争議一站式解紛專家智庫”首批專家頒發聘書。航空法研究會會長郭俊秀等八位來自航空法理論界和實務界的專家學者分别從航空争議的專業化解決、航空仲裁與訴訟的對接、航空法治人才的培養等次元進行交流與發言。來自法院系統、法律行業、民航業、高校和科研機構的代表共計150餘人出席了此次會議。
3.2023年6月17日至18日,由中國法學會航空法學研究會、中國航空運輸協會法律工作委員會和中國民用機場協會法律專業委員會主辦,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承辦,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法與空間法研究院協辦的“中國法學會航空法學研究會2023年年會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航空法治現代化’論壇”在南京舉行。航空法研究會會長、中國法學會航空法學研究會會長郭俊秀出席會議并作工作報告,航空法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袁發強及航空法研究會多位理事、成員赴南京參加此次會議。
開幕式由中國法學會航空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張衛民主持。中國法學會副會長王利明線上出席開幕式并緻辭。江蘇省政協原副主席、江蘇省法學會會長周繼業,中國民用航空局政策法規司法規處處長劉賀,中國民用機場協會副秘書長孫德富,中國航空運輸協會法律工作委員會總幹事呂豔芳,中國東方航空江蘇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林毅,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校長黃志球等緻辭。與會代表圍繞用“民航強國建設與航空法治現代化”“國産大飛機産業化發展法律問題”“統籌推進航空國内法治與涉外法治”“航空安全法律保障”“新變局下機場法治建設的機遇與挑戰”以及“航空争議解決”等議題展開了學術交流。來自全國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立法機構、司法機構、政府機構和法律實務部門的300餘位航空法專家學者、航空法律實務工作者、學生參加了本屆年會。
4.2023年10月28日,四川省法學會航空法學研究會成立大會暨“《民航法》與民航行業治理”學術研讨會在四川廣漢順利舉行。來自全國民航系統、科研院所、政法系統、航空企業以及企事業機關的110餘名學者和行業專家參加成立儀式。
航空法研究會會長、中國法學會航空法學研究會會長郭俊秀,四川省法學會黨組成員、專職副會長胥堅等上司到會祝賀并緻辭。郭俊秀會長在緻辭中指出,研究會的成立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推動四川民航法治建設的重要舉措,希望研究會下一步強化政治引領、持續推進研究會的各項建設,突出航空特色、為本省經濟社會發展和法治建設貢獻特殊力量,堅持問題意識、為大陸航空法學的發展提供“四川方案”。胥堅專職副會長宣讀了四川省法學會關于同意成立航空法學研究會的決定,并在緻辭中希望研究會加強政治引領,在建設航空強國、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發揮好基礎性、先導性作用。
會上,國際民航組織法律事務與對外關系局原局長、武漢大學法學院首位“周鲠生講席教授”黃解放受聘擔任榮譽會長,中國法學會航空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黨委常委、監察員教育訓練學院院長郭仁剛當選會長。大會還選舉産生了常務副會長、副會長和秘書長。四川大學法學院院長左衛民教授等專家學者受聘為研究會專家顧問。
在“《民航法》與民航行業治理”學術研讨會環節,中國民用航空局政策法規司劉賀處長、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李亞凝研究員、四川省法學會航空法學研究會郭仁剛會長、北京恒禮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聶穎董事長分别圍繞“《民用航空法》修訂工作情況介紹”“民航國際公約的國内立法轉化”“中國民航法規體系情況”“地方立法對民航行業的影響”等主題進行了報告,武漢大學法學院黃解放教授、民航局國際合作服務中心趙勁松研究員、中國民航飛行學院王學林副教授、上海國際航空仲裁院高峰仲裁員進行了與談。
5.2023年11月25日,由上海市法學會航空法研究會、上海市司法局、上海市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上海仲裁協會主辦,北京仁人德賽(上海)律師事務所、上海國際航空仲裁院承辦的“2023上海仲裁周”航空主題分論壇在上海國際航空仲裁院成功舉辦。本次分論壇以“飛機租賃合同争議解決”為主題,邀請來自航空運輸企業、航空金融機構、相關協會、高校、律師事務所、争議解決機構的近五十位代表參加。來自北京、武漢、深圳等城市的諸多專家和航空法律從業人員線上參加。航空法研究會長郭俊秀通過線上方式出席會議并緻辭。
上海市長甯區法律服務業協會副會長王戈、北京仁人德賽(上海)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李志宏、資深航空法專家高峰、長甯區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航空案件專項合議庭法官丁甯、華東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副教授于丹、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法律合規部副部長趙進、農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内控合規部總經理沈慧骅、上海國際仲裁中心合作發展部部長許索晟參與研讨發言。中國法學會航空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張衛民、北京恒禮道同智庫主任聶穎、中國航空運輸協會法律工作委員會幹事徐麗、交銀金融租賃有限責任公司航空法律事務部副總經理桑昈、航空法研究會副秘書長賀大偉、上海财經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沈小軍等嘉賓對“飛機租賃合同法律風險及其預防”進行探讨。上海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上海國際仲裁中心)副秘書長楊光代表主辦機關做研讨會總結。
6.2023年11月26日,由上海市法學會、中國民用航空局國際合作服務中心、上海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上海國際仲裁中心)、華東政法大學、中國法學會航空法學研究會主辦,上海市法學會航空法研究會、上海市法學會仲裁法研究會、華東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上海國際航空仲裁院共同承辦的“首屆空中絲綢之路法律論壇暨第八屆上海國際航空法律論壇”在上海舉行。本次論壇由中國航空運輸協會法律委員會、中國民用機場協會法律委員會、全國政協絲路規劃研究中心法律專業委員會、上海市長甯區虹橋臨空經濟園區、上海通用航空行業協會、上海市航空學會、英國皇家航空學會中國代表處、歐洲航空法學會、萊頓大學航空法與空間法國際研究中心、麥吉爾大學航空法與空間法研究中心共同支援。
上海市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會長、上海國際仲裁中心主任周敏浩,上海市司法局局長吳堅勇,中國民用航空華東地區管理局局長萬向東,航空法研究會會長、中國法學會航空法學研究會會長郭俊秀,上海市長甯區人民法院院長孫培江,中國航空運輸協會法律工作委員會主任張華,華東政法大學副校長周立志出席開幕式并緻辭。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北亞區副總裁解興權通過線上方式緻辭。
本次論壇主要圍繞“空中絲綢之路”投資貿易争端解決中心的成立、首部《航空仲裁規則》的釋出和“空中絲綢之路”航空投資貿易風險防範與争議解決議題進行了交流。周敏浩、萬向東為陳威華等12位空中絲綢之路投資貿易争端解決中心首批法律專家代表現場頒發證書。中國民用航空局國際合作服務中心國際航空法研究部副主任、副研究員趙勁松主持《國際航空法年度觀察2023》的釋出。中國民用航空局國際合作服務中心副主任方瑞豐,中國國際經濟法學會副會長陳雲東,中國商飛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法律部副部長曹璟,華東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副教授于丹,上海國際仲裁中心仲裁員高峰,中國東航集團法律合規部訴訟仲裁進階經理葉萌共同圍繞“空中絲綢之路”航空投資貿易風險防範與争議解決議題進行了交流。來自民航管理部門、航空業協會、中外航空企業、高校研究機構、律師事務所的150餘名代表線下參加了論壇,超過21,000人次通過線上直播觀看了本次論壇。
二、主要學術成果
(一)課題研究
1.于丹(研究會理事):《促進航空制造業發展的産品責任制度研究》,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已結項。
(二)參與立法
2023年11月8日,中國民航局就2024年民航領域規章立法項目以及現行民航法律法規規章修改、廢止的立法建議進行征集,航空法研究會積極組織會員進行意見收集、論證和上報回報。
(三)發表論文
1.管建強、陳詩麒(研究會成員):《可持續航空燃料的規制現狀、挑戰與展望》,《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CSSCI擴充版),2023年第6期。
2.王唯駿(研究會理事)、範佳煜(研究會成員):《方興之時:航空仲裁機制運作初探及展望》,《法學前沿》集刊2023年第1卷(航空法研究文集)。
3.李志宏(研究會理事):《關于民用航空器“留置權”的最新案例評述》,中國民航局國際合作服務中心編《國際航空法年度觀察(2023)》,中國民航出版社2023年11月版。
4.吳建端(研究會成員):《“機鬧”的曆史回顧、法律辨析及文化探析》,中國民航局國際合作服務中心編《國際航空法年度觀察(2023)》,中國民航出版社2023年11月版。
5.鄭派(研究會副秘書長)、謝濘澤:“The Applicability Issues of the 1999 Montreal Convention in Chinese Courts”,Issues in Aviation Law & Policy,Vol. 22,No. 2,2023.
6.鄭派(研究會副秘書長)、謝濘澤:“China’s First One-Stop Aviation Dispute Resolution Platform in Shanghai:Recent Development”,Air & Space Law,Vol. 48,No. 4/5,2023.
7.鄭派(研究會副秘書長):“Air Defense Identification Zones (ADIZs)”,Elgar Concise Encyclopedia of Aviation Law,Edward Elgar Publishing,2023.
8.金喆(研究會成員):《俄烏沖突背景下飛機出租人保險索賠現狀與風險應對》,中國民航局國際合作服務中心編《國際航空法年度觀察(2023)》,中國民航出版社2023年11月版。
9.張政(研究會成員):《多邊氣候治理體系下的國際航空碳抵消和減排計劃評析》,《法學前沿》集刊2023年第1卷(航空法研究文集)。
10.闫振峰(研究會成員):《航空公司破産重整對飛機租賃合同的影響》,《法學前沿》集刊2023年第1卷(航空法研究文集)。
11.闫振峰(研究會成員)、馬瑞欣:《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适航管理法律研究》,《法學前沿》集刊2023年第1卷(航空法研究文集)。
12.劉徽(研究會成員):《全球典型國家和地區無人駕駛航空器服務提供體系發展動态》,《法學前沿》集刊2023年第1卷(航空法研究文集)。
三、人才培養
1.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法治人才培養的重要訓示精神,助力民航強國戰略,中國東航于2021年啟動中國東航法治人才庫(廌庫)項目,并于2023年啟動了第一期人才庫國内教育訓練階段的集中學習。
航空法研究會會長、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總法律顧問郭俊秀對本項目親自指導,研究會部分理事和會員機關代表參加了本項目,來自中國民航局政策法規司、民航局國際合作服務中心、民航華東管理局、上海市長甯區人民法院、上海國際仲裁中心、中遠海運、金光集團、攜程等機構的上司和專家學者通過專題授課、現場交流等方式對本項目給予支援。
在完成廈門大學、複旦大學、上海國際航空仲裁院三次集中教育訓練後,學員共計送出研究論文40篇,内容涵蓋境内外法治熱點及實際工作中遇到的法律難點問題等。經内部評審,選出8篇卓越論文、12篇優秀論文和20篇良好論文。目前相關論文正在通過“法治東航”“東航管理”“中國法學會航空法學研究會”等微信公衆号陸續刊出。
中國東航法治人才庫(廌庫)項目已被國資委納入相關課題優秀案例,并于國資委法治講堂中進行介紹,後續該課題内容将會下發到央企和各地方國資委、國企。
2.2023年5月11日至5月14日,由荷蘭萊頓大學(Leiden University)航空法與空間法國際研究中心(IIASL)主辦的第十四屆“萊頓-塞林”國際航空法模拟法庭競賽國際賽在荷蘭萊頓成功舉辦。華東政法大學代表隊以中國區選拔賽“亞軍”成績順利晉級國際半決賽,此外還收獲中國區選拔賽團體獎“反方最佳書狀獎”“正方優秀口頭答辯獎”和“反方優秀口頭答辯獎”等佳績。在國際賽中,華東政法大學代表隊備賽充分、表現出色,喜獲“反方口頭答辯全球第二名”和“正方書狀全球第三名”,榮膺“反方總分全球第三名”和“正方總分全球第五名”的佳績。首次在口頭答辯中獲得全球第二名,繼續重新整理參與該項賽事的曆史最佳成績。
國際航空法模拟法庭競賽是國際航空法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國際模拟法庭賽事,也是目前唯一的世界級航空法模拟法庭競賽。競賽由聯合國專門機構國際民航組織(ICAO)建議設立,每年舉辦一屆。目前已成功舉辦十四屆國際賽事,在中國賽區和印度賽區設有國内選拔賽。中國區選拔賽由中國法學會航空法學研究會與中國政法大學聯合主辦,中國區選拔賽聯絡點設于華東政法大學。第十五屆競賽拟于2024年4月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舉辦。國際航空法模拟法庭競賽不僅為華東政法大學學生提供了學習國際法知識、提升專業英語能力和開展團隊合作的機會,也為國際航空法教學研究和涉外法治人才培養帶來新的理念與方法。
3.2023年10月19日,北京仁人德賽(上海)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航空團隊負責人李志宏律師(研究會理事)應邀赴中國民航大學法學院作專題講座“如何學習航空法”。講座由中國民航大學法學院青年教師孫旭博士主持,黃如青助理教授與談,法學院2022級、2023級全體碩士研究所學生參加。
4.張政(研究會成員)、鄭派(研究會副秘書長)合作撰文發表《關于民航涉外法治人才培養需求的思考》,載李偉芳編《涉外法治前沿問題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年8月版。論文指出涉外法治人才培養的重要價值已成為目前法學教育領域的共識,“十四五”時期大陸民航強國建設進入新階段亟需大量民航涉外法治人才助力大陸民航加快向高品質發展轉型。民航業與航空法的國際性、跨國性與前沿性決定了民航涉外法治人才的總體需求不僅是綜合的、跨行業的和跨法律部門的涉外法治人才,更是高品質、高水準的涉外法治人才,尤其需要考慮到國際民航法律體系對民航涉外法治人才的國際化培養需求,國際民航安全管理體系對民航涉外法治人才的跨專業培養需求,以及國際航空法律業務實踐對民航涉外法治人才的複合型培養需求。随着民航業的快速發展與民航人才需求的持續增長,民航涉外法治人才培養尤其需要高校、企業、政府機構與社會各界的經驗互通與合力推進。
5.于丹(研究會理事)、鄭派(研究會副秘書長)等指導博士研究所學生、碩士研究所學生撰寫發表航空法主題論文《大陸民用航空器事件調查新規評析》《論國際航空條約項下争議解決中的協商義務》《航空運輸協定中所有權與控制權條款的演化及啟示》《歐盟關于促進航空業公平競争的新規評析》《國際航空旅客運輸中“事故”認定的新發展》《從中國新近案例看航空旅客運輸中“事故”的認定》《論國際航空承運人責任公約中“國際運輸”的認定》《蒙特利爾公約項下精神損害賠償認定的新近發展與啟示》《國際航空旅客運輸行李滅損賠償責任的認定與啟示》《對航空私法公約管轄權規則中“法院地”範圍的再思考》《航空制造強國建設背景下不友善法院原則在大陸的适用》《對蒙特利爾公約中訴訟時限規則國内适用的再思考》《航空器适航标準在産品缺陷認定中的作用》《航空産品責任的沖突規範:美國經驗與大陸進路》《歐盟民航網絡安全保護護立法的新近動态》及英文論文“The New Unmanned Aircraft Flight Management Regulation in China”和上海國際航空法律論壇英文會議報告“Report on the Seventh Shanghai International Air Law Forum Held at the Shanghai International Dispute Resolution Centre (Shanghai,China) on 4 March 2023”等 20 餘篇,發表于上海市法學會編《法學前沿》集刊 2023 年第 1 卷(航空法研究文集)、中國民航局國際合作服務中心編《國際航空法年度觀察(2023)》和 The Aviation and Space Journal 等。
其中,華東政法大學博士研究所學生宋尚聰的論文《論國際法中的禁止濫用民用航空義務》榮獲“中國法學會航空法學研究會2023年年會”青年航空法論文獎“一等獎”,碩士研究所學生楊秀棋的論文《〈歐盟261/2004号條例〉下“非常情勢”抗辯的新近發展與啟示》和碩士研究所學生朱佳琪的論文《歐盟機場噪聲管控新規中的“運作限制規則”評析》榮獲“三等獎”。華東政法大學碩士研究所學生潘凱的論文《論蒙特利爾公約項下“先行付款”規則的解釋與實施》榮獲中國民航局國際合作服務中心2022年“銀河啟航”國際航空法青年學者論壇“二等獎”,碩士研究所學生謝濘澤的論文《攔截民用航空器的國際法問題》榮獲“優秀獎”。
四、黨建工作
1.2023年1月4日,上海市法學會《關于上海市法學會2022年度黨組民主生活會征求意見的通知》下發後,航空法研究會積極學習,并回報相關材料。
2.2023年2月20日,航空法研究會郭俊秀會長、袁發強副會長兼秘書長召集航空法研究會秘書處,專題布置航空法研究會2023年度的黨建、學術等相關工作,研究會秘書處組成人員參加本次活動。
3.2023年5月6日,航空法研究會郭俊秀會長召開專題會長辦公會,集體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和黨的二十大報告有關法治建設重要論述,并就2023年度研究會各項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研究會副會長馬屹、闫可榮和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澹台仁毅副院長、上海市長甯區人民法院商事審判庭陳宇绮庭長、中國東方航空公司法律合規部曹穎副總經理、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法務審計部陳向東經理等會員機關代表上司參加會議。
五、社會服務
2022年1月,中國法學會印發《關于推進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制度的指導意見》,要求在全國法學會系統紮實推進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工作。為服務更高水準的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建設,航空法研究會會長郭俊秀領銜發揮首席法律咨詢專家作用,組織研究會專家參與全國首例涉及境外租賃營運中飛機相關權益處置案件,用專業知識有力推進該案追贓挽損,工作成效獲得受損群衆、上級部門及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上海市進階人民法院執行局、長甯區人民法院專門向研究會緻函感謝,該案亦成為涉衆型刑事案件财産執行之典範。2023年5月8日,上海市法學會經研究決定,對航空法研究會及首席法律咨詢專家郭俊秀同志予以通報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