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委十五屆四次全會精神,持續深化“千萬工程”,紮實推進“同心共富”工程,充分發揮新鄉賢在助力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中的積極作用,2024年初,中共浙江省委統戰部公布20家五星級“鄉賢助鄉興”同心共富實踐基地名單。為打造更多可複制、可借鑒、可推廣的新鄉賢工作樣闆,營造新鄉賢不忘桑梓、回報家鄉的良好氛圍,“浙江統戰”特推出“‘鄉賢助鄉興’同心共富實踐基地”欄目,陸續刊發2023年度同心共富實踐基地優秀案例,供學習參考。
海灣藍,海景美,一踏入嵊泗最東部的網紅小島——枸杞,直奔幹斜觀景平台,映入眼簾的便是廣袤的海上贻貝養殖盛景,這片面積達1.1萬畝的海域所承載的小小贻貝,如今已成為當地群衆增收緻富、共同富裕的“黑寶石”。近年來,嵊泗縣枸杞鄉依托區位優勢、資源禀賦,聚焦精養、穩産、高效、可持續的發展模式,積極探索新鄉賢助力共同富裕的新路徑,全力打造贻貝産業實踐基地,以産業興旺點燃共富引擎,助推特色藍海經濟持續高品質發展。
“大海可以養活很多人。”“一個人富不是真的富,要富大家一起富。”說起贻貝緻富,就不得不提當地新鄉賢張兆飛,1991年她白手起家,先後到福建、山東等地考察,學習當地人的養殖經驗,随後向親戚借了3000元開始了自己的養殖事業。2015年,張兆飛連同其他4位養殖專業大戶共同出資成立了景晟贻貝産業發展有限公司(即枸杞鄉贻貝産業實踐基地所在地),依托國家的農業優惠政策,經過快速發展,目前基地已擁有固定職工100餘人,年産贻貝7000多噸,遠銷國内外多個國家和地區,并擁有“嵊盟”“東海夫人”兩個注冊商标和地理商标“嵊泗贻貝”使用許可,獲得國家“無公害農産品與産地”稱号,被中國水産流通與加工協會授予貝類分會副會長機關。因在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和群衆增收緻富方面的突出貢獻,該基地也被評為2023年度全省五星級“鄉賢助鄉興”同心共富實踐基地。
随着産業的不斷發展,贻貝的生産和銷售漸漸上了正軌,但養殖規模不大、銷售混亂、附加值不高等“成長的煩惱”依然存在。“養殖這條路上,我們要相信報團取暖才能獲得更大的受益,到時候養的人養,賣的人賣,苗種可以統一管理,浮球繩子等器材可以統一購買,一年可以省下很多錢。”張兆飛自發組織當地的一衆養殖戶,開了個“集體讨論會”,實打實給大家算一筆經濟賬。經過多方溝通協調,約100多戶養殖戶加入其中,基地探索的“公司+合作社+聯合社+加工基地+養殖戶”模式越來越牢固,很多養殖戶從競争對手變成了夥伴,合作緊密的養殖戶年收入甚至可達五六十萬元。
“之前,我們通過派出島管船的形式,對海上私自違規擴建桁地的行為進行現場執法,但效果不佳,個别養殖戶看到執法船來了就跑掉了,很難掌握證據。如今,我們引進了數智養殖平台,借助無人機拍攝,對現場進行拍照驗證,然後在岸上對養殖戶進行處理,有助于我們推進科學化、标準化養殖。”枸杞鄉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在數字化發展背景下,當地政府以基地為中心,傾力打造“智慧養殖”平台,利用“衛星遙感+無人機”技術開展養殖海域圖像智能識别分析,加強贻貝養殖、收割、加工、包裝、運輸、銷售等環節全流程監管,并通過搭建涵蓋加工企業、合作社、普通養殖戶的多使用者體系和涉及縣、鄉、村三級的監管審批架構,梳理進出港報告、吊裝服務、出口及鮮銷申報等高頻業務,将原先線下業務流程轉至線上,通過數字賦能提升管理效能和服務水準。同時,“智慧養殖”應用場景的上線運作,也為海島漁民出海生産作業的安全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如今海上船隻誤闖養殖海域引發的糾紛事件同比下降53.1%,減少直接經濟損失530餘萬元。
此外,為了當好共富“領頭羊”,該基地積極引導本土其他企業、新鄉賢參與開發即食辣鹵贻貝、贻貝養生湯料包、多口味贻貝丸等多元化、高附加值産品,在贻貝收割期内專門面向低收入群體推出贻貝包苗、收割清洗等計件計時型靈活崗位,輻射帶動周邊漁農村就業500餘人,并主動帶頭繳納養殖海域使用金,累計帶動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約160萬元。同時加大贻貝品牌、産品的線上推廣,積極探索贻貝“直播帶貨”“線上展覽”“線上推廣”等銷售新模式,目前共累計組織參加線上國際性會展場8次,其中在青島國際漁博會上取得了144噸成交量、37萬美元成交額的好成績。
嵊泗縣委統戰部負責人表示,當下嵊泗正在走海島共富特色之路,依托省市兩級部門大力支援和統戰資源源源不斷的注入,“新鄉賢帶富工程”得到了質的提升,越來越多的鄉賢人才、鄉賢産業走進海島、反哺鄉村,逐漸高效轉化為實作高品質發展的強大動能。未來,嵊泗将緊跟省委統戰部“1156”戰略部署,依托“一島一特色”強化基地建設、隊伍建設,結合海島文旅、高端民宿、直播帶貨、特色美食以及海洋文化等業态布局,以點帶面積極塑造“鄉賢助鄉興”典型人物和成功案例,進一步夯實新鄉賢帶富實效,打造海島特色共富樣闆。
(供稿:嵊泗縣委統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