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樓發生火災怎麼辦?向上逃還是向下逃?一場消防實驗給出答案

近年來,高層建築火災事故多發,一旦發生火災易導緻人員傷亡,而且高層建築火災蔓延速度快、撲救難度大、疏散困難,如遇此類場所起火我們該如何逃生?

5月7日上午,杭州錢塘新區消防救援大隊在一小區通過實驗模拟高層建築發生火災,現場示範如何正确自救逃生。

高樓發生火災怎麼辦?向上逃還是向下逃?一場消防實驗給出答案

試驗現場,為了模拟起火産生的煙霧,消防員在實驗用房的4樓點燃了煙霧彈。幾秒鐘的時間,煙霧很快就蔓延至整個房間,記者跟随消防員快速離開房間,并從屋外關閉了入戶門。在等待了一段時間後,發現煙霧并沒有從入戶門流出。接着,為了繼續測試防煙效果,消防員打開了入戶門後,退到了疏散樓梯間,并關上了樓梯間的防火門。這時的煙霧迅速湧出屋外,但在防火門的隔離下,樓梯間并沒有進煙。實驗進入第三步,消防員打開了疏散樓梯間常閉式防火門,這時,淡黃色的煙霧很快湧入了樓梯間,并從樓道采光井向上蔓延。

“從實驗看,在房屋内起火時,緊閉的入戶門、防火門可以有效阻擋有毒煙氣。而一旦打開,煙氣就會通過樓梯和采光井,迅速向上蔓延,形成煙囪效應。”消防員告訴記者,“但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小區采光井頂部會用玻璃等進行封閉,一些居民還會在采光井小平台和空調外機處堆放雜物,防火門也會因為堆放物不能及時關閉,一旦發生火災,高溫煙氣會蔓延至采光井形成堆積,極易引燃周邊雜物,造成更大的破壞。”

那麼當樓道裡充滿煙霧時,人們又該如何自救?消防員帶着記者又做了一組實驗。

高樓發生火災怎麼辦?向上逃還是向下逃?一場消防實驗給出答案

當樓梯間的煙霧彈再次被點燃,整個樓道很快被煙霧籠罩。這時,實驗人員被分為了三組:一組用手捂住口鼻、二組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三組佩戴逃生面具,大家同時從8樓向下逃生。

實驗對比在短短的一分鐘内就顯現出來,用手捂住口鼻的實驗人員在下了兩層後,受不了刺鼻的濃煙,躲進了邊上的樓層裡;使用濕毛巾的實驗人員,剛開始從8樓下到5樓時還一切正常,但快要趕到4樓時,随着煙氣愈發濃烈,實驗人員最終選擇了放棄前進。

高樓發生火災怎麼辦?向上逃還是向下逃?一場消防實驗給出答案

記者看到,第二組的實驗人員即便把手中的毛巾疊了8層,捂住的口鼻處還是被煙灰熏得黑乎乎。在濃煙環境下,濕毛巾的過濾作用還是有限,更好的方法是自備一次性逃生面罩。

那麼起火時,我們該往上跑還是向下跑,消防員也給出了自己的總結:當樓梯間有少量煙氣,火災初期煙氣聚集在頂部,能見度清晰時,應做好呼吸防護,迅速撤離該棟建築;樓梯間向下幾層有煙,煙氣層較低,可選擇傳回家中固守待援或就近選擇安全的地方進行避險或者通過另外一側疏散樓梯進行逃生。

“向上逃生需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判斷,首先要确定樓頂疏散門能開啟,現很多小區樓頂的門加裝了門鎖。”針對向上逃生,消防員特别強調,“如果能正常開啟,那麼靠近樓頂幾層住戶可通過樓頂到達其他單元樓進行逃生,或者在樓頂安全的地方等待救援,中間樓層和低樓層及不确定樓頂門能否開啟千萬别選擇向上逃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