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黃,是中藥上品,其制品繁多。
就拿鮮地黃來講,鮮地黃取自新鮮地黃根,色澤白黃,内含汁液,有清熱、涼血、化瘀血、生新血的作用,對于吐血、外感病、溫病等,往往會用到鮮地黃。
在清朝時,很多醫家非常善用鮮地黃,藥店亦多有提供,但現在,在藥店是很難找到鮮地黃的。
我們平時用的生地比較多,生地就是曬幹的鮮地黃,生地黃以滋陰涼血為主。
而把鮮地黃經過九蒸九曬的炮制以後就變成了熟地,為什麼要做成熟地呢?
熟地和生地不一樣,生地是涼血的,藥性是涼的;熟地藥性偏溫,微微有點溫性,甘而不苦,它是滋陰補腎的主藥。
熟地黃用于男科:
一來補肝腎之血,宗筋得血而硬;
二來入腎,能生精填髓,針對宗筋發軟有奇效;
三來氣味純淨,能補五髒,調陰陽,助宗筋起勃;
最後,熟地經火力蒸曬,性涼變溫,其功更薄,補陰而不傷陽,活血而不傷正。
頭條粉絲“金龍***”,38歲,主訴ED。
1.宗筋發軟
2.難以進洞
3.功能減退
4.身體發熱
5.腰膝酸軟
6.夜尿頻數
7.燥渴思飲
8.神疲乏力
舌頭無苔,顔色偏紅,脈象細弱,沒有力氣。
四診合參,辨為陰虛,夾有腎精虧虛。
腎精是腎陰陽的源頭,是一個男人的原動力,腎精不足往往向腎陰不足發展。
是以,方子我用到了熟地黃,取其“填骨髓,長肌肉,生精血。補五髒内傷不足,通血脈,利耳目,黑須發。”之功。
加枸杞子、阿膠,助熟地養血補精之功;懷山藥、陳皮開胃健脾,補後天之精;麥冬潤養肺金,下于腎而使腎陰充足。
最後加肉桂溫補陽氣,引火歸元,防止方子過于陰涼。
1療程,身體發熱大大減緩,夜尿減少,宗筋能順利挺起;
2療程,精神好轉,力量增強,宗筋堅硬,順利進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