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血脂、血壓可謂心血管健康“三劍客”,是市民頗為關注的三個身體名額。近日,有科普稱,其實“看腳就知道你血糖高了”,例如糖尿病常見的并發症“足潰爛”就是典型代表。
糖尿病足有多嚴重?又該如何防治?四川省人民醫院糖尿病足診療中心副主任醫師夏偉來為大家揭秘防治糖尿病足的關鍵。
熱點回顧:
腿腳會釋放血糖高的信号
網友:原來腿上的色塊是糖斑
日前,有科普稱,由于血糖超标時,運輸糖的血管往往最先受到損傷,其中,小血管受損導緻的症狀通常先于大血管出現,糖蛋白沉積在裡面,讓血管壁的厚度遠遠高于普通人。腿腳離心髒較遠,血液循環會差,當高血糖導緻血管管腔變小、病變較重時,缺血症狀就會較明顯。是以,腿腳容易釋放信号。
“血糖高會讓傷口不易愈合,手腳部有‘蟻走感’的瘙癢,腿腳僵硬麻木,小腿前側出現邊界清晰的褐色斑塊,皮膚幹燥甚至皴裂。”例如糖尿病的并發症“足部潰爛壞死”。
這一觀點引發網友熱議,相關話題“看腿就知道你血糖高了”登上微網誌熱搜榜前五。在評論區中,許多網友對照科普資訊,對自身健康狀況表示擔憂:“我有點瑟瑟發抖”“14年糖齡的我腿上真的是這種深色的糖斑。”......同時,也有網友提出疑問:“有什麼日常辦法可以減輕症狀嗎?”“這個要先去檢查嗎?”專家解讀:
糖尿病最可怕的并發症之一
“糖友”要避免光腳走路
面對這些提問,四川省人民醫院糖尿病足診療中心副主任醫師夏偉表示,糖尿病足是最可怕的糖尿病并發症之一,也是許多國家非外傷截肢的首位原因,“是以防治糖尿病足十分必要。”
據介紹,造成糖尿病足的原因包括:既往有足潰瘍史,周圍神經病變和自主神經病變,缺血性血管病變和周圍血管病變,足部畸形,糖尿病的其他慢性并發症,鞋襪不合适等。是以,預防糖尿病足的關鍵點在于要定期檢查并識别患者是否有糖尿病足的危險因素。
夏偉建議,為預防糖尿病足,大家可以每天自查腳,“主要看有無各種損傷、擦傷、水疱、皮膚幹燥、郓裂雞眼和(老繭)皮膚溫度、顔色、趾甲異常腫脹、潰湯、黴菌感染。”
同時,要避免赤腳走路,并掌握正确的洗腳方法。使用溫水浸泡腳10-20分鐘,水溫在38℃以下。“另外,在夏天不光腳走路、不光腳穿鞋、不穿露腳趾的鞋。選擇合适的鞋襪,内部平整光滑、透氣性好,尤其是襪子,破洞了就不要再穿了。”夏偉補充說。
最後,夏偉還叮囑糖尿病人,不要自行使用雞眼膏治療雞眼和胼胝;不要在公共浴室修腳;不要在熱沙或水泥地上赤足行走。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朱馨月 責任編輯 羅皓 編輯 劉春春 圖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