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9月,蔣介石決定以美械精銳王牌第18軍為骨幹,集中華中地區的中央軍部隊,組建第12兵團,駐紮豫南确山一帶,暫時歸華中“剿總”總司令白崇禧指揮。第14軍與第18軍一起駐紮确山,又同屬參謀總長陳誠一派,是以也被編入該兵團。11月初淮海戰役爆發,第12兵團司令黃維得到增援的指令,立即帶兵東進,向徐州靠攏。
黃維劇照
第14軍在浍河邊遭到合圍
黃維在黃埔軍校一期學習期間,就以性格倔強著稱,對蔣介石的指令一貫不打折扣執行。此次東進也積極性超高,當即兵分兩路,沿阜陽、沙河、蒙城一路插入淮海戰場。但第12兵團畢竟是十餘萬的大部隊,戰馬、車輛也多,沿途又沒有完整的公路,是以行軍速度很慢。當兵團主力到達蒙城附近的浍河一線時,解放軍中原野戰軍已沿浍河占領陣地,并構築了堅固的防禦工事。
黃維派第18軍和第10軍兵分兩路攻擊,卻始終無法突破;不久,擔任後衛的第85軍也遭到攻擊,還丢了兵團的後勤基地——蒙城。黃維眼看即将遭到合圍,當即指令尚未接戰的第14軍占領浍河南岸要點南坪集,掩護正在激戰的第10軍等部脫離戰場。
黃維兵團靠近浍河
軍參謀長被俘後僥幸逃脫
這道指令,使本來有機會先走的第14軍成了殿後的炮灰。該軍由于剛剛重建不久,僅下轄第10師和第85師,又各留1個團留守武漢。也就是說,該軍轄下實際上僅有4個團。加上倉促布防、陣地不穩,中原野戰軍又搶先渡過浍河南岸,突然襲擊第14軍右翼,将其打得七零八落。
好在第10軍、第18軍趁機從前線收縮,總算穩定了戰局,但第14軍在浍河南岸的前線指揮所卻遭到襲擊,軍少将參謀長梁岱也被俘虜。不過,好在梁岱是2個月前剛到任的,第14軍很少有人認識,是以他僞稱是軍部書記官,竟然躲過了審查,還奉命替中原野戰軍送勸降信。
熊绶春劇照
兵團覆滅後再次覆滅
當回到第14軍的時候才知道,有人在戰場上撿到了他的皮包,是以都以為他陣亡了,軍長熊绶春不僅出獎金找其屍體,還發電報給武漢後方往其家裡送撫恤金。梁岱雖然僥幸逃回,但黃維兵團已遭到四面合圍,中原野戰軍采用近迫作業掘壕前進的戰術,不分晝夜的攻擊,包圍圈日益縮小。
第12兵團各級指揮官蜷縮在掩蔽部裡,一籌莫展;士兵們缺吃少喝,四處搶奪空投物資、宰殺軍馬。12月12日,對第12兵團的總攻開始,不同口徑的炮彈不斷落在第14軍陣地上,仿佛一刻也沒有停息,至15日,軍部也被突破,軍長熊绶春被炸死,參謀長梁岱再次被俘虜。
消滅黃維兵團的報道
由于梁岱是在軍部被俘虜,身份再也無法掩藏,當到達我軍後方俘虜收容所裡,從業人員還認得他,并說道:“原來又是你,你怎麼變成了參謀長?”不過調侃歸調侃,梁岱還是得到了少将參謀長應有的待遇,每頓飯都有肉有白米飯,還有香煙供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