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苜蓿制種第一人”曹緻中:年近80高齡,仍為“一粒種子”奔走

作者:種子天下
“中國苜蓿制種第一人”曹緻中:年近80高齡,仍為“一粒種子”奔走
“中國苜蓿制種第一人”曹緻中:年近80高齡,仍為“一粒種子”奔走

甘肅是全國人工種植苜蓿最多的省份,漫山遍野的苜蓿草在改善當地生态環境的同時,也給群衆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可就在三十多年前,甘肅的牧草種植和草粉加工還停留在書本和研讨會上,零星的種植也僅僅局限在試驗田裡······巨大的改變是因為甘肅有了自己培育的最适合本土生長的苜蓿,有了種子,有了技術,才有了今天的“全國最多”。而甘肅農業大學教授曹緻中,就是帶着團隊做出這些研究成果的“中國苜蓿制種第一人”。

“中國苜蓿制種第一人”曹緻中:年近80高齡,仍為“一粒種子”奔走

洗得發舊的白襯衫袖口稍稍挽起,微微佝偻的瘦削背影常常在田裡頂着烈日一待好幾個鐘頭。這是很多人對曹緻中的第一印象。如果沒人介紹,确實鮮少有人将這個形象與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聯系在一起。一粒小小的苜蓿種子,曹緻中已經研究了近60年。

“甘肅有許多地方是幹旱和半幹旱山區,還有大片荒漠戈壁。但卻是種草的好地方。尤其是苜蓿草,種苜蓿的畝收入比種小麥高出100元到200元,草多畜多生态好,農民富得快······”盡管如今年近80高齡,但與牧草打了一輩子交道的曹緻中說起“草”時,仍然很興奮。

“中國苜蓿制種第一人”曹緻中:年近80高齡,仍為“一粒種子”奔走

1968年,23歲的曹緻中從甘肅農業大學畜牧專業畢業留校任教,那時起,他的一生就和“苜蓿”這個詞緊緊綁定。工作後,他緻力于草種研究,特别是苜蓿研究,從未間斷。

曹緻中把教學、科研和推廣結合起來,把課堂搬到田間地頭,主攻牧草種質資源、牧草栽培育種和飼草加工利用、草産業等方面。暑去寒來,曹緻中的生活除了教學就是圍着牧草做研究。

工作終于有了成果:他主持育成了耐寒性極好的“甘農1号”“2号雜花苜蓿”“甘農3号紫花苜蓿”等新品種,主持或參與研究整理并申報注冊登記的各類牧草、草坪草品種共20個······跟着他做實驗的學生都看到了一個“權威而溫和”的老頭,正是他不在意年齡,隻挽起袖子醉心研究的狀态,讓很多學生體會到科研報國四個字的意義。

“中國苜蓿制種第一人”曹緻中:年近80高齡,仍為“一粒種子”奔走

是的,無論教師或科研工作者,不同的角色讓曹緻中對草都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2010年,在教壇耕耘40餘載的曹緻中退休了,可對牧草有特殊感情的他并未停下手中的研究。在他的心目中,那些生長在山川溝壑、草原戈壁和田野裡的一株株小草是有生命的,因為在這些綠色的小精靈身上寄托着他要讓隴原大地早日綠起來,讓這裡的農戶早日富起來的深情。

用腳步丈量隴原大地,提出可行方案,曹緻中仍然俯身于田繼續苜蓿種子研究與繁育推廣工作。在靈台縣龍門鄉,1500畝規模的試驗基地通過種草養畜,為黃土高原治理和農民緻富提供新型模式和技術。在高台縣南華鎮小海子村,當地農戶總會看到一位頭發花白的老頭下地:“咋又在田裡做實驗呢?”“他不累啊?怎麼這麼大年紀這麼能折騰?”

“中國苜蓿制種第一人”曹緻中:年近80高齡,仍為“一粒種子”奔走

十幾年裡,曹緻中活躍在小海子村的田間地頭,經過多年孜孜不倦地努力。如今曹緻中培育的“甘農12号苜蓿”已審定并投入生産,另外7個苜蓿新品種也正在區試和報審中。借着新品投入生産的契機,甘肅農業大學草業學院也與專業合作社合作,成功實踐了“育種家+企業+合作社及農戶”的制種模式,将紫花苜蓿制種産業在高台縣全面推開。

彼時佩服曹緻中的精神頭的農戶,真正嘗到了甜頭——僅僅十來年時間,小海子村一躍成了“中國苜蓿制種第一村”,其生産的優質苜蓿種子占全國總量的10%。這一切,歸功于曹緻中和團隊的堅持。去年6月,甘肅農業大學在小海子村建立了牧草育繁推教學科研基地。今年3月,學校又在小海子村建立了“牧草種業專家院”。

“中國苜蓿制種第一人”曹緻中:年近80高齡,仍為“一粒種子”奔走

随着牧草種植面積的擴大和草産業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接受,一個新的問題又擺在曹緻中教授的面前:許多地方由于沒有牧草加工龍頭企業的帶動,群衆眼看着自己種植的牧草得不到及時收購加工而爛在地裡,經濟上受損,也挫傷種草的積極性。

曹緻中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四處奔走,呼籲更多的企業和個人把資金、技術投入到興辦草産品加工企業中來。為了搭起飼草種植基地與加工企業間“聯姻”的橋梁,他拿着算出的一筆筆“草經濟”效益賬給村民和企業家講解。賬單上既有種糧與種草的效益比較,也有國内和國外草産品市場價格的參考······

“中國苜蓿制種第一人”曹緻中:年近80高齡,仍為“一粒種子”奔走

關山腳下、河西走廊、秦王川裡,曹緻中傳播草産業科技知識的步履不曾停歇。為了加快草産業的發展步伐,他将培養人才和出産品結合起來,讓自己培養的博士和碩士參與不同的深加工項目。

在雪域高原、大漠戈壁,曹緻中帶着團隊和學生播撒科技強國的種子,讓“小草”成為大産業,在校園裡,課堂上,曹緻中孜孜以求、甘為人梯,厚植立德樹人的情懷,培育草業英才。當“草産業的種子”在隴原大地生根發芽,曹緻中仍然用他的拳拳科研情,研究着那顆小小的“草種”,一天又一天······

“中國苜蓿制種第一人”曹緻中:年近80高齡,仍為“一粒種子”奔走

轉載請按以下格式注明:

文章來源:阿根廷農牧漁業部

本期編輯:陳馨蕊 魏嵘

本期稽核:翟怡婷

本期監制:蔣善軍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或全部文字及圖檔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以作處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