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禁止蕉綠”為啥能登上辦公桌

作者:臨淄融媒

  “集美,我最近鴨梨山大,藍瘦想哭,真的蚌埠住了。”

  “尊嘟假嘟?”

  以上對話詞組是不是感覺很耳熟?從稀飯(喜歡)、鴨梨山大(壓力山大)、藍瘦香菇(難受想哭),到無處不在的告白宣言520(我愛你)、1314(一生一世),再到尊嘟假嘟(真的假的)、耗子尾汁(好自為之)、奪筍(多損)、蕉綠(焦慮),諧音梗可謂随處可見,我們的日常用語已經很難完全擺脫它了。

  天天被諧音梗包圍的我們,“打不過就加入”,同時也忍不住想要搞清楚,這些奇奇怪怪的諧音梗究竟為什麼會出現?大家到底為什麼這麼喜歡諧音梗?

“禁止蕉綠”為啥能登上辦公桌

  最近,一款名為“禁止蕉綠”的諧音梗水果火了,這款水果的真身是廣西小米蕉,這種小米蕉帶杆發貨,通體綠色,需要水培15天後才能熟透。因為“禁止蕉綠”有“戰勝焦慮、遠離壓力”的積極暗示,是以不少網友買來之後擺在辦公桌上。

  “禁止蕉綠”爆火的背後,離不開諧音梗的加持。

  漢語博大精深,國語有22個聲母和39個韻母,滿打滿算能拼出400多個音節,就算四聲變化,有效音節也僅有1300種左右。然而,漢字的數量遠不止這些,這就使得大量漢字都有不止一個的同音字。是以,中國人隻要開口說話,那麼幾乎每個字都可以玩諧音梗,這是原生的“優勢”。

  諧音梗由來已久,過去,人們會把想要表達的真正含義蘊含在語言深處,講究言外之意,重在義生文外。漢語諧音藝術正好展現了這種含蓄、内斂的審美意趣。

  古代文人諧音梗玩得很溜,并且還很“進階”,畢竟這是他們的“看家本領”。

  比如,劉禹錫的“道是無晴卻有晴”以“晴”諧“情”;李白的“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以“絲”諧“思”、以“枝”諧“知”;南朝樂府民歌《讀曲歌》中的“思歡久,不愛獨枝蓮,隻惜同心藕”,“蓮”諧“憐”、“藕”諧“偶”,收到這種情詩,真的很難不心動。

  再比如《紅樓夢》中的人名“甄士隐”諧音“真事隐”,“英蓮”諧音“應憐”,馮淵諧音“逢冤”,“元迎探惜”四春諧音“原應歎息”,等等,這些諧音暗示了其人命運。

“禁止蕉綠”為啥能登上辦公桌

  諧音梗還出現在古時候的“相親”中,《詩經·召南·摽有梅》中寫道:“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詩中的女孩們借用了“梅”和“媒”的諧音,表面上在數梅子,其實是催促男孩們求娶。

  還有一件趣事跟諧音梗有關。《清稗類鈔》中記載,身為禮部尚書的和珅設宴請兵部侍郎紀曉岚吃飯,看見一條狗跑過,便不懷好意地問道:“是狼是狗?”因為“侍郎”與“是狼”同音,其言外之意自是想戲弄對方一番。

  紀曉岚回敬道:“是狗。尾巴下垂是狼,上豎是狗。”

  由于“上豎”與“尚書”同音,紀曉岚一語既出,和珅自讨沒趣,隻好幹笑幾聲。

  可見,古人也喜歡花式玩諧音梗。

  在資訊飛速更新疊代的當下,一個流行詞往往用不了半年就會OUT。沒有哪個諧音梗會永遠好笑,但諧音梗永遠好笑,因為它們實在太好傳播了。

  比如曾引來衆多網友接梗的“陸遊氣壞了”,這個梗源于一個網友發的一條微網誌:“我說我比較喜歡李白的詩,陸遊氣壞了,結果我家沒辦法上網了。”有才的網友紛紛給續上了:“陸遊氣壞了”,找歐陽“修”啊,歐陽“修”不了,找王之“換”啊,王之“換”不了,找蔡元“賠”啊……甚至連蘇轼都被無辜牽連,要走出“蘇轼圈”。

“禁止蕉綠”為啥能登上辦公桌

  人們為什麼這麼喜歡諧音梗?心理學中的失諧理論認為,這種原本期待與實際資訊的沖突失諧,就是幽默感的來源,在這些情境下,聽衆們聽到了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不正經”内容,原本期待中的正經緊張就會一下子松弛下來,這一放松就産生了愉悅感。也就是說,諧音梗好笑,靠的就是一音兩意的意料之外。

  比如,老師:“文學家韓愈二十五歲成為進士!”學生:“我七歲就近視了!”妻子:“我的卷發棒在哪裡?”丈夫:“棒就棒在弧度特别自然。”

  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常能見到諧音梗的影子,比如打碎了物品,都會念叨“碎碎平安”;新人結婚,床上會擺滿紅棗、花生、桂圓、蓮子,表示對新婚夫婦“早生貴子”的祝福;過年倒貼福字,寓意福到了。

  諧音梗的風還吹到了政府部門,比如“粵省事”“浙裡辦”“蘇服辦”“渝快辦”……從南方到北方,各地政務服務平台的“大名”用上了諧音,特色鮮明,對群衆來說記得住還讨個好口彩,其中也蘊含着更好為人民服務的深意。

  諧音梗如果能夠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友善表達和交流,對語言文字就是一種豐富。不論是古文中常見的“柳”和“留”、“蓮”與“憐”的借代,還是歇後語中“小蔥拌豆腐——一清(青)二白”的諧音,它們巧妙地利用了語言學中的同音現象,或隐秀蘊藉,或輕松有趣,都起到了内外和諧的表意效果,得以流傳至今。

“禁止蕉綠”為啥能登上辦公桌

  不過,再流行的表達方式也當适度。随着越來越多無厘頭的諧音梗段子充斥在網絡環境中,各種層出不窮的爛梗猶如病毒般迅速複制傳播,難免産生不良影響。

  諧音梗的頻繁使用,會影響、誤導人們對漢字的正确了解和使用,不利于社會語言文字的規範,尤其是當諧音梗延伸至嚴肅的教育教學語境中,會對國小生學習正确的語言知識造成幹擾,影響他們對語言的了解和表達能力的後續發展。

  比如,有國小生的作業中出現了“耗子尾汁(好自為之)”“藍瘦香菇(難受想哭)”等諧音梗,甚至還出現了“Word天啊”“Duck不必”“Sun心病狂”這種漢語與外語混搭的諧音梗。

  無聊濫俗的諧音梗倘若被濫用,極易導緻言語上的暴力、行為上的失範。在網絡上不時會看到有人利用諧音梗攻擊、網暴他人,這在一定層面上反映出,諧音梗的使用如果不加以控制,任其泛濫成災,不僅會幹擾網絡的清朗,更會對我們的語言環境造成污染。

  很多商家喜歡用諧音梗推銷自己,并由此吸了不少粉。但有些商家卻将不合時宜、影響公衆情緒的“諧音”用到廣告宣傳中。比如,某商場一張《女裝尺碼建議表》上标着女裝尺碼L對應“爛”、XL對應“稀爛”、XXL對應“稀巴爛”就引起了公衆極大反感。

  總之,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還是要有節有度地使用諧音字、諧音梗。玩梗本來是一件快樂的事,諧音梗的妙處,就像它的名字,在于“諧”,把它當成生活的調味劑,增添幾分樂趣,但可用不等于随便濫用,用好了諧音梗才能持續傳播,生生不息。

來源:“山東宣傳”微信公衆号(ID:sdxcweixin)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