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什麼是自然曆史的标本
自然曆史研究有廣泛的主題。生活在地球上的動植物,以及構成地球岩石和礦物的細菌,都是自然史的主體,是以自然史上有無數種研究資料——标本。一般來說,自然史标本有标本資料。您至少需要知道收集物品的地點和時間。這是因為自然曆史研究的對象會根據空間和時間顯示不同的狀态,如果不收集資料,就無法客觀地了解集合的性質。是以,在包裝和處理自然曆史标本時,不僅要妥善處理标本,而且要注意不要将印有标本資料的标簽和注冊号與标本分開。
沒有任何屬性資訊可以将藝術品與其他收藏品區分開來,但自然曆史标本則無法區分。同一物種的幾個标本儲存在标本室中。有時,同一物種的動物标本可能在同一地點收集了100多個,除了不同的年份和日期。在自然史研究中,研究自然界的生物變異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是以儲存了許多标本。
由于生物體中的突變,如果進行詳細的形态學或DNA分析,即使是同一物種的标本也與每個個體不同。在研究完成之前,可能無法發現這種差別,并且在研究開始之前很難區分這種差異。是以,對于自然曆史博物館來說,與标本一起保留标本的财産資訊的标簽和注冊号非常重要。
自然史标本大多是研究資源,許多未探明的标本儲存在标本室中。區分儲存在不同标本容器中的相同标本的唯一方法是标本标簽和注冊号。如果在攜帶标本時标簽和注冊号丢失,則無法區分。是以,在處理自然曆史标本時,在注意不要損壞标本的同時,還要特别注意不要丢失,混合标本标簽和其他媒體來記錄标本的屬性資訊。
二。自然史标本的類型
自然曆史标本可分為動物、植物、細菌、岩石和礦物。從包裝和處理的角度來看,有必要根據其牢固的脆弱性和儲存方法對标本進行分類。首先,從标本的儲存狀态來看,可分為幹燥狀态的儲存标本(動物剝皮标本、毛皮、骨标本和植物幹葉标本、化石、岩石和礦物标本等)和液體浸泡标本,即浸泡在儲存溶液中,儲存在玻璃和塑膠樣品中。
三。标本室中标本的布置
自然史标本通常根據分類系統排列在标本室中(圖1)。分類系統是動物,植物,真菌,岩石和礦物。動物也可以分為魚類,哺乳動物和昆蟲。是以,标本種類的不同排列方法并不相同。使用什麼分類系統取決于管理标本的博物館和研究人員。是以,在移動标本時,要求研究人員提前詳細說明标本的排列。
圖1 魚标本室。液體浸泡試樣根據分類系統有序排列
移動試樣時,要注意布置方法,将試樣移動到目标試樣室後,必須按原布置方式進行布置。如果标本的排列方式與以前不一樣,标本不容易找到,會給博物館和研究人員帶來極大的不便。
四。試樣的包裝和處理
(1)液體浸泡試樣的包裝
液體浸泡标本包括魚類,甲殼類動物(類似于蝦和螃蟹),針鼹(如海星,海參等),蜘蛛和海藻。将标本浸泡在玻璃或塑膠容器中的儲存液中。移動液體浸泡的标本時,請注意不要弄碎試樣瓶或标本容器。用手扛起容器的頭部可能會取下容器的蓋子,并意外取出标本。是以,在握住試樣容器時,必須用一隻手固定容器的底部或用手握住靠近底部的位置。
在處理試樣瓶時,出于安全原因,可以用氣泡袋等防沖擊緩沖材料包裹試樣瓶,然後将其包裝在塑膠盒中。标本瓶有各種形狀和形狀,放置在塑膠盒中的标本瓶可能會因移動而損壞。是以,當将試樣瓶裝入箱中時,請務必将其固定,不能移動。瓶子和瓶子之間必須有間隙,可以填充緩沖材料,如碎片或布料,以及舊報紙。試樣瓶傾斜,倒入時瓶内的儲存液肯定會漏出,絕對要防止這些情況,是以一定要将試樣瓶垂直放在塑膠盒中(圖2)。
如果塑膠容器的容積超過20升,則不需要特殊包裝。隻要它在運輸過程中是安全的并且不移動。
圖2 魚标本的包裝。左:将試樣翻出并存放在塑膠盒中 右:用緩沖材料包裹試樣瓶,并将其放在箱子給出的隔間中間
(2)液體浸泡試樣的處理
處理放置在塑膠盒中的液體浸泡試樣的方法與處理玻璃家具等的方法基本相同。無需使用帶有空氣彈簧的汽車。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車輛中的塑膠盒在搬運過程中需要固定,不能移動。有時塑膠盒重疊。盒子有被傾倒的風險,是以你最多隻能堆疊2-3個盒子。
(3) 幹燥試樣的包裝
(1) 昆蟲标本
昆蟲标本儲存在一個統一大小的标本運輸箱中,稱為"德國箱"。雖然昆蟲标本的大小各不相同,但幾乎所有标本都可以用别針固定在盒子裡。松開銷釘,當試樣移動時,它可能會互相碰撞或落入盒子中。是以,在處理之前,請務必将試樣固定在盒子中,使其無法移動。獨角獸仙女和鳥羽蝴蝶的标本在處理過程中往往會移動,需要特别注意。由于完成固定标本的操作需要專家幫助,是以在處理之前請與博物館館長溝通。将運輸箱放在紙闆箱中,并将沖擊緩沖材料固定在堡壘上,以防止其在處理過程中移動。
(2) 剝離試樣
用紙或薄布剝離試樣,以防止其在處理過程中移動。可以站立的剝離标本稱為真正的剝落标本(恢複到原始生命狀态的剝落标本)。在處理過程中需要防止試樣之間碰撞造成的損壞。是以,小、中型試樣要放在大紙箱中,試樣之間用防震緩沖材料堵住,避免試樣移動。大的真皮标本,需要用氣泡袋等來包裹、保護,然後放在木框上固定。
鳥類和小型哺乳動物的一些标本被稱為假剝皮标本(圖3)。這些是用于研究的标本,與真正的剝落标本不同,它們不能獨立存在。假剝皮标本通常從動物的内髒中取出并幹燥。形狀通常是鳥收起翅膀後的簡單形狀。用薄片包裹假剝離試樣,進入紙闆箱等,并在試樣之間插入薄片或防震緩沖材料,以防止試樣移動。另外,薄薄的紙張,緩沖材料應覆寫在試樣上,試樣牢固地固定在紙闆箱中。
圖3 鳥類強力剝皮标本
(3) 骨标本
哺乳動物,鳥類和人類骨标本的骨标本大小和形狀各不相同(圖4)。由于骨标本極易破損,是以需要特别注意其治療。大型哺乳期交叉結膜骨标本(将整個身體的骨骼連接配接到自給自足的狀态)需要包裹在木制架構中,然後才能移動而不會損壞。如果身體每個部位的骨骼是分開儲存的,則在大多數情況下,标本容器包含一定數量的骨骼。此時,每塊骨頭應分别包裹在氣泡袋或紙上用紙闆箱包裹,骨頭之間用沖擊緩沖材料堵住以固定。
(4)植物幹葉标本
植物幹葉試樣一般都有一定的規格标準,以一定尺寸的原紙貼在幹葉标本上。是以,在包裝幹葉試樣時,将紙張放在紙闆箱等中進行包裝,可以插入防震緩沖材料,以防止底部紙張移動。
(5)化石、岩石、礦物标本
化石标本的大小和形狀各不相同。需要包裝氣泡袋和舊報紙。請注意,不得對标本産生影響。
為防止岩石和礦物标本接觸,請将每個标本包裹在紙或報紙上。如果标本互相接觸,化學性質會發生變化,這可能會對後續分析産生巨大影響。如果标本容器中收集的标本較大,則可以通過棉克隆等從上方按住它們。此時,無需單獨包裝标本。最重要的是防止标本的移動和試樣之間的接觸。
圖4 一隻嘴奶動物的骨骼互相連接配接的标本
(4) 幹試樣的處理
液體浸泡的标本儲存在玻璃瓶或塑膠容器中,是以無需使用帶有空氣彈簧的汽車進行處理,但幹燥的标本比液體浸泡的标本更容易損壞。如果液體浸泡試樣的容器外側覆寫有緩沖材料,即使容器之間有輕微的碰撞,也不容易損壞。但是,對于幹燥的标本,如剝落,骨标本和昆蟲标本,如果标本互相碰撞,損壞的可能性非常高。是以,請務必将标本固定在轉運車中。是以,幹試樣需要在配備空氣彈簧的運輸車中攜帶。
(5)顯示試樣的處理情況
用于展示的标本和用于研究的标本在性質上沒有差別,可以說差異隻存在于外觀上。研究标本隻需要保持在可用于研究的狀态,與外觀的美麗無關。最重要的是研究中需要使用的部分,以及隻要滿足此條件,特征是否完整儲存。但是,用于展覽的标本承擔着向觀衆傳達主題的重任,需要追求一定的展示效果,是以需要注意外觀的美感,尺寸和姿勢。
用于展示的标本的分類,如用于研究的标本,分為剝皮标本,骨标本,液體浸泡标本,植物幹葉标本,岩石和礦物标本等。此外,展出的标本不能用于研究。如複制品、模型、透視和其他僞影。
不會将展出的标本從一個博物館大規模轉移到該國的其他博物館,這将給他們自己的展覽帶來問題。是以,中國自然曆史博物館之間展出标本的運輸相對較少。
展品标本的包裝和處理需要與研究标本基本相同的東西。将标本從展區移走,注意不要損壞标本,将其包裹在氣泡袋等防震緩沖材料中,并将它們放入紙闆箱,塑膠箱或木箱中進行處理。
但是,展覽标本也與研究标本不同。歸還借用的标本時,标本必須與原來處于相同狀态。是以,有必要提前正确記錄樣品在顯示線上的位置。此外,懸挂在天花闆上的大型标本等,通常以特殊的方式展出。有時需要使用高空作業車輛等,操作方法比較危險。是以,有必要提前檢查展覽現場,并認真溝通負責任的學生,讨論如何将展示标本移出展覽現場。
來源/文物和藝術品包裝運輸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