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每斤1200元還供不應求 小涼山“彜黃1号”是怎麼來的?

楊紅梅 樂山觀察 牛萍

“這一批‘黃金芽’再過兩天就可以采了,加工成幹茶出售,今年春茶就圓滿收官了。”4月30日,楊明全在樂山市馬邊彜族自治縣榮丁鎮新華村的茶山上一邊檢視嫩芽長勢,一邊謀劃着發動更多農戶種植,5年内将種植面積擴至1萬畝以上。

楊明全口中的‘黃金芽’就是“彜黃1号”茶樹品種,其茶葉、湯色、葉底均呈黃色,與普通茶葉相比,顯著優勢是富含較高的氨基酸,制成幹茶後1斤售價可到達600元至1200元,因其獨特品質,從上市以來便供不應求,市場潛力大。

“彜黃1号”如何發展成勢?得從12年前說起。

每斤1200元還供不應求 小涼山“彜黃1号”是怎麼來的?

變異珍品 偶然所得

楊明全,一個50多歲滿臉黝黑純樸的農村“大叔”,從事農業生産經營30多年,在茶葉培育和制作上經驗豐富,是馬邊“茶葉圈”有名的“土專家”,也是“馬綠1号”培育的主要“骨幹”人員之一。

2012年5月的一天,楊明全在自家茶園檢視茶葉的長勢,無意間發現一顆老川茶樹單株變異,長出了金黃色的芽子。“漂亮得不得了!”驚喜萬分的他趕緊向當地農業部門彙報。

茶樹芽葉顔色變異品種是一類重要的茶樹品種資源,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在馬邊彜族自治縣農業局技術人員的指導下,楊明全留養該株茶樹的穗條,開始了長達10年的扡插繁殖培育之路,培育出穩定的變異珍品,如今種植1000畝,已投産500畝。

每斤1200元還供不應求 小涼山“彜黃1号”是怎麼來的?

楊明全檢視“彜黃1号”生長情況。

以茶之名 為茶正名

2014年,四川省茶科所深入馬邊調研,會同馬邊農業農村局、楊明全一同選育這一變異品種,開展品種抗性鑒定、品質鑒定、DUS鑒定以及品種區域試驗等工作。

通過選育試種發現,該品種生物學性狀調查和生化成分分析,引種至宜賓高縣、廣元旺蒼等地區試種,區試效果明顯。

“經考察、論證和反複篩選,确認其中一個品系葉色黃化性狀特色明顯、加工綠茶産品香氣馥郁,滋味鮮爽,具有開發推廣價值,2021年将該品系命名為‘彜黃 1 号’。”馬邊農業農村局進階農藝師甘勇回憶道。

據介紹,該品種葉片水準着生,葉片形狀窄橢圓形,葉片長8.21厘米、寬2.80厘米,葉色黃色,适宜制作烘青綠茶,感官品質色澤“三黃”突出,即幹茶金黃、湯色嫩黃、葉底玉黃,湯色嫩黃明亮,葉底玉黃明亮。

每斤1200元還供不應求 小涼山“彜黃1号”是怎麼來的?

茶旅融合 展望未來

“彜黃1号”新品種具有很高開發、推廣價值,其成功選育有助于推進“中國彜茶之鄉”建設和馬邊茶産業高質高效發展。

在談到“彜黃1号”未來發展時,楊明全表示,馬邊越來越重視馬邊茶葉發展,組織舉辦了政、銀、企茶葉專場對接會、“采茶季”等活動,為茶農、茶企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平台。“今後,我想抓住各級幫扶、東西協作和托底性幫扶的機遇,把老鄉們發動起來,一起發展壯大‘彜黃1号’,一起增收緻富。”

近年來,馬邊堅持“生态立縣、旅遊興縣、産業強縣”發展定位,緻力打造“中國彜茶”品牌,大力推進茶葉産業規模化、标準化、品牌化發展。目前,馬邊有茶葉面積23萬畝,17.5萬名農村群衆人均茶葉收人5000元左右。茶葉直接帶動2萬餘戶8萬名茶農增收緻富,已成為該縣23萬彜漢各族群衆的“綠色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