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走進大興安嶺【原創】/ 原鐵十師陶玉和

走進大興安嶺【原創】/ 原鐵十師陶玉和

  大興安嶺山脈,是興安嶺的西部組成部分,位于黑龍江省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區東北部,是内蒙古高原與松遼平原的分水嶺,與太行山和雪峰山連成一線,将内蒙古、黑龍江、吉林、遼甯等地緊密相連。

走進大興安嶺【原創】/ 原鐵十師陶玉和

器材:HUAWEI JAD-AL50

  大興安嶺山脈示意圖。

走進大興安嶺【原創】/ 原鐵十師陶玉和

大興安嶺其實并不陡峭,而是山勢平緩。

走進大興安嶺【原創】/ 原鐵十師陶玉和

  大興安嶺總面積約32.72萬平方千米(其中内蒙古自治區境内大約24萬平方千米,黑龍江省境内8.48萬平方千米)

走進大興安嶺【原創】/ 原鐵十師陶玉和

  綠色山林

走進大興安嶺【原創】/ 原鐵十師陶玉和

  陽光透射

走進大興安嶺【原創】/ 原鐵十師陶玉和

  大興安嶺北起黑龍江畔(東北脊梁),南至西拉木倫河上遊谷地,東北——西南走向,全長1400多千米,寬200~400千米,海拔1100~1400米,主峰索嶽爾濟山。

走進大興安嶺【原創】/ 原鐵十師陶玉和
走進大興安嶺【原創】/ 原鐵十師陶玉和

  林中人家

走進大興安嶺【原創】/ 原鐵十師陶玉和

大興安嶺不僅支撐着東北與内蒙古工、農、牧、漁等産業的命脈,也是維持生命的糧倉與飲用水源。

走進大興安嶺【原創】/ 原鐵十師陶玉和

  河道縱橫蜿蜒

走進大興安嶺【原創】/ 原鐵十師陶玉和

  大興安嶺森林生态系統是松嫩平原和呼倫貝爾大草原的天然綠色屏障,是中國重要的林業基地之一。

走進大興安嶺【原創】/ 原鐵十師陶玉和

  波光粼粼,水天一色。

走進大興安嶺【原創】/ 原鐵十師陶玉和

  枯死的一棵樹,不知是不是雷電劈的。

走進大興安嶺【原創】/ 原鐵十師陶玉和

  大興安嶺地勢呈西高東低,位于地勢第二階梯東緣,第二梯階第三梯結合部,大興安嶺山脊以東為第三階梯地,以西為第二階梯地,屬淺山丘陵地帶。

走進大興安嶺【原創】/ 原鐵十師陶玉和

  林間也有大塊的平地。

走進大興安嶺【原創】/ 原鐵十師陶玉和

  大興安嶺北部、西部和中部高。平均海拔573米,最高峰黃崗梁(海拔2029米),最低海拔180米(呼瑪縣三卡鄉沿江村)。冬寒夏暖,晝夜溫差較大,年平均氣溫零下2.8℃,最低溫度零下52.3℃,無霜期90~110天,年平均降水量746毫米,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走進大興安嶺【原創】/ 原鐵十師陶玉和

  大興安嶺以興安盟境内洮兒河為界,分為南北兩段。北段長約770千米,地勢由北向南逐漸升高,次高峰位于興安盟阿爾山摩天嶺,海拔1711.8米。山地東西兩側是嫩江右岸支流和額爾古納河水系的發源地,森林覆被率達60%以上,以興安落葉松占優勢的針葉林為主,主要樹種有興安落葉松、樟子松、紅皮雲杉、白桦、蒙古栎、山楊等,是中國東北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國家森林保育區。

走進大興安嶺【原創】/ 原鐵十師陶玉和

  草皮、灌木、喬木,相得益彰。

走進大興安嶺【原創】/ 原鐵十師陶玉和

  排列齊整。

走進大興安嶺【原創】/ 原鐵十師陶玉和

  南段又稱蘇克斜魯山,長約600千米,草原植被居多。在大闆——林東——魯北——烏蘭哈達一線以東的低山地帶坡緩谷寬,寬闊的山間盆地與河谷平原交錯,是優良草牧場。

走進大興安嶺【原創】/ 原鐵十師陶玉和

  黃崗梁是大興安嶺最高峰,海拔2029米,位于内蒙古克什克騰旗東北部,黃崗梁地區儲存了第四紀冰川最完整的形态,且類型多樣,是典型的山谷冰川,黃崗梁兩側有冰鬥、U型谷、角峰、終碛堤、側碛堤、條痕石漂礫等冰川遺迹,被稱為冰谷林海,是發現的儲存最好、冰川地貌齊全、科研價值最高的第四紀冰川遺迹。

走進大興安嶺【原創】/ 原鐵十師陶玉和

  主要山脈

2020年,呼倫貝爾市民政局對呼倫貝爾市行政區内14條大興安嶺山脈支脈、次支脈進行命名。命名如下:五河山支脈、三旗山支脈、牙拉達巴烏拉支脈、烏日根烏拉支脈、多倫山支脈、莫柯嶺支脈、高平山支脈、伊勒呼裡山支脈、甘諾山支脈、加爾敦山支脈、雅克山支脈、阿拉齊山次支脈、紮克奇山次支脈、呼爾雅泰山次支脈。

走進大興安嶺【原創】/ 原鐵十師陶玉和

  綠茵如毯。

走進大興安嶺【原創】/ 原鐵十師陶玉和

  黑龍江至南部的大興安嶺主脈之間的主要分水嶺為額木爾山脈,平均海拔為1000米左右,構成東部中山地帶;老潮河與大林河之間的霍洛台山,海拔927米,地勢稍低,構成南北向中部的中山地帶;西為大興安嶺北端主脈,分水嶺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地勢較高構成南北向西部的中山地帶。

走進大興安嶺【原創】/ 原鐵十師陶玉和

  宛如彎彎的月亮。

走進大興安嶺【原創】/ 原鐵十師陶玉和

  哈拉哈火山群

哈拉哈火山群位于阿爾山,是大興安嶺地區重要火山群之一,火山群集中的區域面積達3500平方千米,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其中有50餘個火山錐,上百個火山丘,7個高位火山口湖(天池),數十個熔岩堰塞湖,較為出名的有松葉湖、杜鵑湖、烏蘇浪子湖、鹿鳴湖以及多姿多樣的熔岩地貌。分布在大黑溝一帶的熔岩丘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玄武岩地貌。

走進大興安嶺【原創】/ 原鐵十師陶玉和
走進大興安嶺【原創】/ 原鐵十師陶玉和

  河道彎彎曲曲。

走進大興安嶺【原創】/ 原鐵十師陶玉和

  生物資源

大興安嶺山脈中分布着“林海之船”馴鹿、駝鹿、雪兔、紫貂、花尾榛雞(又叫飛龍)等40餘種奇珍異獸,森林自身的能量流動與物質循環維持并優化了大興安嶺的生态環境。

走進大興安嶺【原創】/ 原鐵十師陶玉和

  大興安嶺以興安盟境内洮兒河為界,分為南北兩段。北段長約770千米,地勢由北向南逐漸升高,次高峰位于興安盟阿爾山摩天嶺,海拔1711.8米。山地東西兩側是嫩江右岸支流和額爾古納河水系的發源地,森林覆被率達60%以上,以興安落葉松占優勢的針葉林為主,主要樹種有興安落葉松、樟子松、紅皮雲杉、白桦、蒙古栎、山楊等,是中國東北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國家森林保育區。

走進大興安嶺【原創】/ 原鐵十師陶玉和

  南段又稱蘇克斜魯山,長約600千米,草原植被居多。在大闆——林東——魯北——烏蘭哈達一線以東的低山地帶坡緩谷寬,寬闊的山間盆地與河谷平原交錯,是優良草牧場。

走進大興安嶺【原創】/ 原鐵十師陶玉和

  本美篇文字部分源于《百度》

編輯: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