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17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上,美英法拒絕出席,獲獎者給中方下馬威

作者:傑絲聊曆史

你們知道諾貝爾獎有多沖突嗎?阿爾弗雷德·諾貝爾,一個聞名于世的發明家,卻也是戰争中不可或缺的軍火商。這位發明“炸藥”的大佬,在生命的尾聲,突然來了個180度大轉彎,把巨額财富用來獎勵那些為世界和平與科學進步做出貢獻的人。但諾貝爾獎的道路從未平坦,尤其是和平獎,更是争議不斷。說到這,你們記得2017年那場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典禮嗎?美英法三國大使缺席,那場面可真叫一個尴尬。而且,頒獎過程中,還不忘給中國“潑冷水”。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是不是覺得這背後有故事?

2017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上,美英法拒絕出席,獲獎者給中方下馬威

回顧那些年的諾貝爾和平獎,總是讓人感覺到一絲複雜。諾貝爾本人可能也沒想到,他的和平獎會成為國際政治的“風向标”。2017年可真不平凡,那年的和平獎頒給了一個叫做“國際廢除核武器運動”(ICAN)的組織。這個組織呼聲很高,目标直指全球核武器的徹底禁止。不得不說,這個目标聽着就挺震撼的,但也正是這一目标,攪動了西方幾個核大國的神經。

2017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上,美英法拒絕出席,獲獎者給中方下馬威

先說這個ICAN,是從澳洲的墨爾本起家的,2007年在奧地利維也納正式亮相。頭頂“廢核”光環的他們,立志要讓世界回到沒有核武器的“清白”狀态。到了2017年,這股力量已經不可小觑,擁有超過100個國家的支援。但諷刺的是,五大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也就是那些“大佬”們,一個都沒參與進來。

諾貝爾和平獎的頒獎典禮通常是各國展示外交禮儀的大好時機。2017年的頒獎典禮卻出現了“前所未有”的一幕——美國、英國和法國三個核大國,竟然隻派了二線外交官參加。這種“有意無意”的外交冷處理,不僅讓在場的人感到尴尬,也讓ICAN感到失望。他們的主席費恩當時也隻能苦笑,這種情況在他們看來,無疑是對他們努力的不認可。

2017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上,美英法拒絕出席,獲獎者給中方下馬威

為什麼這三個國家要這麼做呢?原因其實不難猜,ICAN的活動直接沖擊了他們的核武政策。尤其是在ICAN呼籲國家支援《禁止核武器條約》并獲得了一定的回應後,這種抵觸情緒就更加明顯。至于俄羅斯和以色列,盡管也是核武國家,但他們選擇出席,這種“另類”表态也引人深思。

ICAN的行動并沒有因為核大國的冷處理而停止。2020年10月,洪都拉斯維加斯條約》正式生效,成為國際法的一部分,雖然沒有核武國的簽字,但這足以說明,和平與廢核的呼聲已經不能被忽視。諾貝爾和平獎的背後,不隻是一個獎杯那麼簡單,它是對那些在世界範圍内推動重大變革者的認可和鼓勵。

2017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上,美英法拒絕出席,獲獎者給中方下馬威

讓我們回到那個儀式上,除了這些大國的态度外,儀式本身也是充滿了象征意義的。頒獎者和獲獎者均為女性,這在以往的諾貝爾獎頒獎曆史中并不多見。貝麗特賴斯-安德森,挪威諾貝爾委員會的主席,她代表的不僅僅是挪威,更是那份堅持和平的信念。而ICAN的領獎人貝亞特麗斯·菲恩和資深代表瑟洛·節子,則是代表了全球廢核運動的堅定和毅力。

2017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上,美英法拒絕出席,獲獎者給中方下馬威

在頒獎典禮上,節子的一番話頗為耐人尋味:“在和平運動中,女性一貫發揮着重要作用。”這不僅僅是對女性在和平運動中作用的肯定,更是對全球和平運動多元化和包容性的一種展現。諾貝爾和平獎,雖然是由男性創立,但今天,它傳遞的資訊是全人類的共同期望——和平。

2017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上,美英法拒絕出席,獲獎者給中方下馬威

就在這股慶祝和平的氛圍中,不和諧的聲音也随之而來。在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出了關于中國的提問,而節子的回答似乎并不那麼讓人舒服。她提到了中國在國際和平中的角色,并暗示中國在核武問題上的立場與ICAN的目标不盡相同。這一潑冷水,無疑是對中國的一個挑戰,也反映了國際社會中存在的不同聲音和立場。

2017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上,美英法拒絕出席,獲獎者給中方下馬威

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個國家的行動都可能成為國際舞台上的焦點。中國,作為世界的重要一員,其在國際事務中的角色和立場自然受到關注。ICAN的這次頒獎,不僅僅是對其廢核努力的認可,更是對全球核安全和和平努力的一種呼喚。

2017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上,美英法拒絕出席,獲獎者給中方下馬威

諾貝爾和平獎,從諾貝爾的遺産中誕生,本意是為了獎勵那些為人類和平做出貢獻的人們。但在這個複雜多變的世界裡,每一次頒獎都可能成為國際政治的風向标,每一次的選擇都充滿了深意。2017年的和平獎頒給了ICAN,這不僅是對廢核運動的支援,也是一種對全球和平理念的再次肯定。國際政治的波動和不同國家的立場,使得這一獎項始終充滿争議。我們期望的和平,是否真能通過這樣的獎項得到推廣和實作?還是隻是一場高調的理想主義表演?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