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全網群嘲的“媽媽愛吃剩菜剩飯”事件,揭開了父母最可怕的遮羞布

作者:頭趣知識
hi,我是頭趣知識,點選右上角關注,每天為你分享〔自媒體營運〕和日常幹貨。你想看的這裡都有。
全網群嘲的“媽媽愛吃剩菜剩飯”事件,揭開了父母最可怕的遮羞布

為人父母,千萬不要做“自我犧牲式”教育。

什麼是“自我犧牲式”教育?

“自我犧牲式”教育是指父母為了孩子過度犧牲自己的需求、時間和資源,還主觀地認為一切都是為了孩子的将來和幸福的一種教育方式。

全網群嘲的“媽媽愛吃剩菜剩飯”事件,揭開了父母最可怕的遮羞布

前段時間,在網上有一個“媽媽愛吃剩菜剩飯”的視訊引起了全網群嘲,揭開了父母最可怕的遮羞布。

視訊中的女子說,她媽媽從小因受家庭環境的影響,養成了“自我犧牲式”的教育。

媽媽為了孩子,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什麼都是優先考慮孩子,努力給孩子最好的。

比如:

吃飯的時候,媽媽總喜歡給孩子夾肉,自己卻不夾一塊,表示:

“自己不愛吃肉,吃了就會吐”

有時孩子做了一些好吃的糕點,媽媽又擔心不夠吃,然後表示:

“自己不喜歡吃這些甜品,對牙齒不好。”

有時她上街去買了一些價格比較貴的水果回來,媽媽同樣也不吃,表示:

“太甜太酸了,我吃不來這些水果。”

甚至,媽媽很多時候都不和子女一起坐在飯桌上吃飯,而是等子女吃完了,她才開始吃飯。

全網群嘲的“媽媽愛吃剩菜剩飯”事件,揭開了父母最可怕的遮羞布

那天,女子做了一桌比較豐盛的午餐,想和媽媽坐下來一塊吃,卻被媽媽拒絕了。

等到她們吃完飯了,媽媽才默默地一個人坐在飯桌上吃剩菜剩飯…

看着媽媽孤單地背影,女子的内心充滿了五味雜陳,是憤怒,也是愧疚。

明明位置坐得下,明明飯菜夠吃,非要過度犧牲自己,非要把自己放在很低的位置。

是以,她從來不懷疑父母對孩子的愛,隻是希望父母能夠對自己好一點,而不是犧牲自己。

是以,不少網友紛紛評論道:

“說實話我媽就是這樣的人,家裡一共四個人,煮了4個雞蛋,一人一個不是正好嗎,她非要讓我爸吃兩個,我跟我弟一人一個,然後她自己不吃,真的掃興至極”

“我的媽媽,水果放爛了也不吃,我說要扔了,她就開始吃了,一袋蘋果,先吃爛的,然後吃了一袋爛的”

“我媽總說(為了你我省吃儉用,這不舍得那不舍得委屈了一輩子。不是為了你,我早和你爸離婚了,我做這些都是因為你),這些話說了三十幾年了”

全網群嘲的“媽媽愛吃剩菜剩飯”事件,揭開了父母最可怕的遮羞布

是啊,很多時候父母的付出和給予,本應該是愛的表達。

但當這種“付出”變成了“犧牲”,就會過于厚重,反而成了束縛和壓力。

因為父母自我犧牲式的愛,背後藏着隐形的條件:你要聽話、要感激、要報恩。

是以,當孩子會在被迫的接受中陷入愧疚, 不敢快樂,因為他們看到父母那麼辛苦,自己不能這麼開心,在他們看來,自己的開心是一種罪過。

正如教育家馬卡連柯說:

“父母送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就是為了他犧牲自己的一切,甚至是幸福。”

深表贊同。

父母對孩子表達自己的強烈的犧牲感,這不會讓孩子感受到愛,有的隻是厭惡和逃離,讓他們背負沉重的心理枷鎖,成了孩子揮之不去的心理創傷。

全網群嘲的“媽媽愛吃剩菜剩飯”事件,揭開了父母最可怕的遮羞布

其實,中國父母自我犧牲式的愛是處處可見的。

甚至,他們在為孩子犧牲全部的時候,還會帶一點自豪感。

前兩天,在網上看到一個令人窒息的視訊:

視訊中的媽媽,平時為了孩子省吃儉用,午飯和晚飯一般隻喝粥配老幹媽,或者吃剩菜炒個米飯就行了。

基本上,他們也很少去菜市場上買點肉回來煮,都是隻吃自家種的蔬菜+自家養雞下的雞蛋。

那天中午,她和老伴原本隻打算連午飯都不吃了,但看見昨晚吃剩的大白菜還有一點,便拿去炒了點米飯。

就這樣,一頓能填飽肚子且沒有營養的午飯就搞定了。

于是,她便拍下了一張圖檔,并一臉自豪地配文道:

“兒子一天在學校吃飯花30多塊,買一杯20多的奶茶,而我們兩個老的在家吃剩白菜炒飯。”
全網群嘲的“媽媽愛吃剩菜剩飯”事件,揭開了父母最可怕的遮羞布

還有的部落客說:

她一直無法了解父母那種沒苦都要制造苦來吃的行為,明明有電鍋,媽媽偏要淩晨四點起床燒柴火煮飯,然後告訴她:“她很辛苦”。

明明家裡有洗衣機,媽媽偏要在冬天用結了冰的水手洗衣服,然後告訴她:

“用洗衣機洗衣服浪費水浪費電,對衣服也不好...”

還有,明明是大夏天,接近40度的高溫,中午正是太陽最為毒辣的時候,媽媽卻偏偏選擇在太陽下拔毛。

然後,又在一邊抱怨她為這個家付出了多大,為孩子付出了多少,多麼辛苦多麼累。

用自虐的方式表明自己犧牲了很多,來使得自己站在道德制高點上,讓孩子内疚,讓孩子覺得抱歉。

在她反抗媽媽的時候,媽媽又會拿道德來綁架她,說:

“媽媽每天辛辛苦苦的付出是為了誰?省吃儉用為了誰?還不是為了你們!”

這些話,部落客從小聽到大。

是以,她非常讨厭父母自我犧牲式的愛,讨厭父母做的一切都是為孩子而受苦,讓她内疚一輩子。

全網群嘲的“媽媽愛吃剩菜剩飯”事件,揭開了父母最可怕的遮羞布

這種自我犧牲的愛,是分不清責任,守不了原則,辨不明課題,無法因材施教的父母,往往都是傷害孩子最深的那個人。

恰如哲學家羅素在《幸福之路》中談道的:

“做父母的不是應該盡可能地為孩子多做些事情,凡是自我犧牲的父母,往往對孩子極端自私,會從感情上掌握住孩子,過分的牽挂往往是占有欲的僞裝。”

是以,亞洲父母的愛給的剛剛好,就是沒有好到快樂的長大,沒有感受到滿滿的愛意,又沒有差到讓兒女不孝狠心對待,剛剛好能痛苦一生。

全網群嘲的“媽媽愛吃剩菜剩飯”事件,揭開了父母最可怕的遮羞布

網上有這樣的一個話題:“為什麼快樂之後會産生愧疚感呢?”

其中,評論區有人是這樣回答:

每年假期,暑假、寒假、五一、國慶這些,我們寝室都有組織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但我一次都沒有參與過。

每次放長假,當寝室的室友們都開開心心地去旅遊時,我會選擇去做兼職賺點零花錢,或者直接回家幫父母幹農活。

當然了,我自己也想去旅遊,但我卻不敢去。

因為一出去旅遊我就會想到要花錢,花的又是父母的錢,還不如把這些錢留下來當生活費。

我的父母從來沒有去過旅遊,我去享受他們沒有享受過的生活,去見他們從未見過的風景,我的内心是愧疚的。

他們從小給我灌輸貧窮思想,讓我少花點錢,父母工作不容易,養我長大不容易,為了我多麼的辛苦之類的話。

導緻我不敢大手大腳地亂花錢,超過一百塊錢的東西,都要慎重考慮東西的價值

是以,我又怎麼能安心的去旅遊呢?

甚至,平時和朋友出去玩吃到一些比較美味的食物,我也不敢和我父母分享,因為這些東西他們沒有吃過…

全網群嘲的“媽媽愛吃剩菜剩飯”事件,揭開了父母最可怕的遮羞布

在“愧疚式教育”下長大的孩子,每一點小小的快樂,每一個小心願的實作,都伴随着巨大的愧疚感。

為了消除愧疚感,孩子不得不學着“懂事”、“體諒”,久而久之,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忽視、壓抑自己的需求,缺乏去争取的動力和勇氣,在愧疚中過得擰巴又委屈。

因為父母的快樂是建立在孩子身上,父母都不快樂,孩子又怎麼會幸福快樂的成長呢?

是以,一個合格的父母要做的是引導孩子,而不是強調父母單方面的犧牲。放手讓孩子自由活動,做他想做的事情。

全網群嘲的“媽媽愛吃剩菜剩飯”事件,揭開了父母最可怕的遮羞布

在這裡,我真心希望所有父母:

你們可以在一開始有這個意識,但在子女獨立之後,你們的生活不應該還是隻有子女。

我希望你們的幸福感,不是全都來自于子女你們的幸福感,應該由很多很多的事情組成。

比如、你和朋友的聚會,你自己吃到了一個好吃的菜,所有的這些東西它可以構成你的幸福感,而不是僅僅來源于子女。

正如蘇茲·盧拉所言:

“我發現,當我關懷自己時,我的孩子是受益人,我發現,我們必須首先不惜一切代價關懷自己的内心——我們的身體、心智、情緒和内心生活的核心。 我們自身的轉變是給孩子最偉大的禮物,可以讓他們自由地成為他們自己。”

這世上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遇,隻有一種愛是為了分離,這就是父母之愛。

作為父母真正的成功,就是讓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發表自己的高見!

共勉!

--END--

我是頭趣知識,點個關注,每天都為你更新頭趣新知識!

圖檔來源于網絡,侵權請告知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