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說文解字》第796課:成語“朽木不可雕”中的“朽”字何義?

作者:談藝錄

接着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本課隻講一個字,即“歺”部的“㱙”。現代漢語已用“朽”替代了“㱙”。而“朽”是現代漢語常用漢字,收錄在1988年國家語委頒布的《現代漢語常用字表》中。

㱙(朽)。讀音有兩個:

(一)xiǔ。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标注的讀音,給出的解釋是:“㱙,腐也。從歺,丂聲。朽,㱙或從木。”形聲字。本義是腐爛。

《說文》沒有單列“朽”字頭,“朽”是“㱙”的說文或體。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今字用朽而㱙廢矣。”高田忠周(日)《古籀篇》卷四十二:“蓋人謂腐㱙,木謂腐朽。其字原當有别,許以草木兼于人也。”古文字中,“㱙”指人屍體的腐爛;“朽”指草木的腐爛。後來“㱙”字廢除,通用“朽”字,指一切事物的腐爛。

《說文解字》第796課:成語“朽木不可雕”中的“朽”字何義?

(腐爛的樹木)

《書·五子之歌》:“予臨兆民,懍乎若朽索之馭六馬。”孔傳:“朽,腐也。”我治理兆民,恐懼得像用腐爛的索子駕着六匹馬。腐爛的索子馭馬當然是危險重重的,借以形容大禹作為君主治理人民時膽顫心驚、如履薄冰的心理狀态,以勸誡夏代當下的君主。

《論語·公冶長》:“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腐爛的木頭不能用以雕刻,糞土壘的牆壁也無法粉刷。這裡的“朽木不可雕”後來發展為成語,用以形容人不堪造就或局勢不可挽回。其中的“朽”,用其本義,即腐爛。

《說文解字》第796課:成語“朽木不可雕”中的“朽”字何義?

(朽木不可雕也)

本義之外,朽還有其他用法:

(1)衰老。如:老朽。《三國志·魏志·曹爽傳》:“臣雖朽邁,敢忘往言?”臣雖然年老力衰,但哪裡敢忘記答應先帝的話呢?李賀《贈陳商》:“長安有男兒,二十心已朽。”

(2)磨滅;消散。《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最高的是樹立德行,其次是樹立功業,再其次是樹立言論。能做到這樣,雖然死了也久久不會磨滅,這叫做“不朽”。我們所熟知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是說人民英雄建立的功勳,永不磨滅。

《說文解字》第796課:成語“朽木不可雕”中的“朽”字何義?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3)氣味若有若無。《呂氏春秋·孟冬紀》:“其味鹹,其臭朽。”高誘注:“水之臭味也,凡鹹朽者皆屬焉,氣之若有若無者為朽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孟冬之月)味道是鹹味,氣味是朽氣。

(4)“朽筆”的的省稱。朽筆為國畫起稿時用,原起稿時用土筆,以白色土淘澄之裹作筆頭,用時可逐次改易,數至九而朽定。至清代改用柳木炭起稿。清代方薰《山靜居畫論上》:“作畫用朽,古人有用有不用,大都工緻為圖用之,點簇寫意,可不用朽,今人每以不施朽筆為能事。”所謂朽筆,其實就是用木炭作畫起稿,類似鉛筆起稿。

(二)guǎ。這個讀音隻用于“㱙”。同“咼(剮)”。剔肉。《列子·湯問》:“楚之南有炎人之國,其親戚死,㱙其肉而棄之,然後埋其骨,乃成為孝子。”殷敬順釋文:“㱙本作剮,音寡,剔肉也。”楚國的南方有個炎人國,他們的父母去世了,要把身上的肉剔下來扔掉,然後把骨頭埋到土裡,才算是孝子。

《說文解字》第796課:成語“朽木不可雕”中的“朽”字何義?

(剔肉)

㱙(朽)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796課:成語“朽木不可雕”中的“朽”字何義?

(㱙字的小篆寫法)

(【說文解字】之796,部分圖檔源自網絡,版權歸原版權方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