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方大主導轉型見成效 海航控股扭虧為盈

作者: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吳靜 盧志坤 北京報道

自去年以來,在文旅複蘇、暑運火爆的帶動下,各大上市航司業績恢複顯著。

相比于仍在不斷減虧的三大航空央企,海航控股(600221.SH)去年已率先實作扭虧為盈。

根據近日釋出的财報,2023年,海航控股實作收入586.41億元,同比上升156.48%;實作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11億元,上年同期為-202.47億元,實作扭虧為盈。

據了解,經過此前的破産重整,新海航在方大集團入主後迎來“新生”,去年海航航空實作近五年首次經營性盈利。

業績扭虧為盈

海航控股方面表示,去年公司扭虧為盈主要得益于民航業整體複蘇影響。

據了解,海航控股旗下航司包括海南航空、新華航空、長安航空、山西航空、雲南祥鵬航空、福州航空、烏魯木齊航空和廣西北部灣航空。海航控股方面表示,去年,公司積極搶抓市場機遇,擴大運力投放,優化航線布局,并推出“精品快線”等差異化航空産品。

國際航線的快速恢複或是其業績實作扭虧為盈的重要因素。去年海航控股通過國際航線運送旅客127萬人次,同比實作近13倍的增長。

2023年,海航控股重新開機了海口至墨爾本、海口至悉尼、北京至波士頓以及重慶至巴黎等關鍵航線,并在2023年年末進一步加速推進國際航班的恢複,開通了海口至奧克蘭的航線,複航杭州至劄幌、北京至普吉等重要航線,全年恢複、新開國際及地區航線逾100條。

不過,與2019年相比,無論是運力投放還是需求量,海航控股去年的恢複程度仍存在差距。财報顯示,去年公司ASK(可用座位公裡)達125547.71百萬人公裡,同比增長153.53%,恢複至2019年的72%;PRK(收入客公裡)達102222.74百萬人公裡,同比增長205.01%,僅恢複至2019年的70.32%。

據了解,去年中國民航業進入恢複發展的一年,年内全行業共完成運輸總周轉量1188.3億噸公裡、旅客運輸量6.2億人次,同比分别增長98.3%、146.1%,分别恢複至2019年的91.9%、93.9%。

其中,國際客運航班從年初的每周不到500班恢複至目前的4600餘班,增長9.6倍,複航國家數量達到疫情前的89.2%。中歐客運恢複至疫情前的六成以上,中美定期直飛客班增至每周63班。

但國際航班恢複不及預期、國内航班供過于求、油價上漲等仍是困擾上市航司盈利的重要因素,也成為各大航司今年的業績抓手。

根據海航控股披露,今年一季度,公司國内航線客運量已恢複至2019年同期的八成,至1612.04萬人次;地區航線則恢複46.30%至3.98萬人次;國際航線恢複率最低,為40.48%,客運量為51.85萬人次。

據了解,今年夏秋航季,海南航空進一步優化了國際航線網絡,航線通達歐洲、北美、亞洲、大洋洲各主要城市。5月和6月将新增5條國際航線,分别為5月16日複航重慶—西雅圖航線,5月17日複航北京—愛丁堡航線,5月29日複航深圳—維也納航線,6月18日複航上海浦東—布魯塞爾航線,以及6月24日複航北京—布拉格航線。

海航控股在财報中提及,未來随着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建設,公司将利用海南自由貿易港第五航權及第七航權相關政策,積極開拓自貿港國際航線。

對于今年國際航線的拓展計劃,海航控股在财報中還表示,将加大日韓、東南亞等周邊國家短程航線拓展力度,完善海南區域門戶網絡建構加快恢複定期國際客運航線,尤其是涉及“一帶一路”、RCEP國家的航線恢複,加快恢複北美地區航線。

據了解,自去年以來,國内已相繼出台包括過境免簽、單邊以及雙向免簽證等措施,持續推動國際航空客運市場增長。

根據民航局預判,預計2024年,全行業将完成運輸總周轉量、旅客運輸量和貨郵運輸量1360億噸公裡、6.9億人次和760萬噸,同比分别增長約14.4%、11.3%和3.3%。其中,國際客運市場将加快恢複,預計2024年年底每周達6000班左右,恢複至2019年的80%。

新海航進入“大發展年”

據了解,海航控股實作扭虧為盈的過程十分曲折。早在2017年時,海航系三家上市公司出現千億元債務危機,進而引發海航集團破産重整。

在此期間,新冠疫情的暴發使得航空業尤其是民航企業遭受重創,海航集團的航空闆塊亦未幸免。

據此前媒體報道,經過多方推動,2021年年底,遼甯方大集團以380億元增資入股(外加30億元的風險救助金),于當年12月8日正式入主海航集團航空主業。彼時,方大航空(2021年6月,方大集團實業作為牽頭主體,聯合其下屬關聯企業,設立海南方大航空發展有限公司,作為投資主體參與海航航空主業的重整投資)持有海航航空集團(以下簡稱“海航航空”)95%股權,通過海航航空控制的大新華航空及大新華航空子公司American Aviation LDC.間接持有“ST海航”40.95億股股票,“ST海航”實控人變為遼甯方大集團董事局主席方威。

在引入方大集團半年後,海航控股于2022年5月18日實作“摘星”,當年9月,“ST海航”正式脫帽,更名為“海航控股”。

面對新海航,方威提出要改變過去隻追求收入規模的發展思路,他為新海航提出了“安全第一、服務第一、利潤第一”的發展目标。

但方大集團入主的第一個财年,新冠疫情影響加劇,同當年各大航司一樣,海航控股各營運名額均大幅下降,當年公司營收228.64億元,同比大幅減少32.76%;歸母淨利潤為虧損202.47億元,同比止盈轉虧。

按照方威的規劃,2022年是新海航的“整頓年”,2023年是“鞏固年”,2024年是“大發展年”。據海航航空官微于1月份披露,在安全管控方面,2022年至2023年兩年間,海航航空加大航材、發動機等關鍵安全運作保障資源投入,保證了安全運作持續平穩,累計投入航材和維修資金近195億元。

在服務提升方面,自去年6月份以來,新海航結合旅客切實需求細化服務分類,按照基礎服務“應有盡有”、延伸服務“盡善盡美”、增值服務“宜供則供”原則,旗下航司均向全服務轉型。

在經營效益方面,海航航空對内實施精細化成本管控,對外精準搶抓機遇,拓寬營收邊際。據了解,方威将此前在鋼鐵行業積累的管理模式帶入海航航空,以“幹到給到”激勵政策刺激一線幹部發揮主觀能動性。

通過積極創新産品、加大營銷力度、拓展輔營收入、嚴控内部成本,海航航空集團2023年業績實作收入1226億元,同比2022年同期提升110%,實作近五年首次經營性盈利,管理成效顯著。

“2023年方大集團所有闆塊都盈利,航空闆塊整體是微利,受世界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和國際匯率波動等因素影響,經營性的盈利是不容易的。”在1月份的海航航空專題會上,方威這樣表示。

今年以來,國内航空業持續複蘇,海航控股運力、運輸周轉量不斷增加,一季度公司實作營收175.5億元,同比增長33.48%;淨利潤為6.87億元,同比增長334.51%。

值得注意的是,為提升運力水準,方大集團入主後,加大了飛機購置規模,方威在去年年中的海航航空集團幹部大會上提出,2029年新海航機隊規模要達到1000架左右,2035年達到1200—1300架。

在釋出年報、一季報當晚,海航控股還同時公告稱,将繼續引進燃油效率更高、技術更為先進、盈利能力更強的窄體飛機以進一步擴大機隊規模,公司計劃于2024至2026年新引進25架737系列飛機、3架A320/A321系列飛機。

(編輯:盧志坤 稽核:童海華 校對:顔京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