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戰争有東征、西征、南征,為何唯獨用“北伐”二字?

作者:國學大觀園

東征、西征、南征與北伐,雖在字面上僅有一字之差,但其背後的意義卻截然不同。盡管“北伐”二字常被提及,然而“北征”亦非子虛烏有,它在曆史記載中頻頻現身。尤其在古代的曆史叙事中,北征的身影更為常見,然而它與北伐之間的界限卻常顯模糊。

征的含義

《孟子》曾言:“征者,上伐下也。”這所謂的“上”與“下”,簡而言之,即上級與下級,而在古代戰争的語境中,則是指天子與諸侯。這代表了天子對反叛諸侯的讨伐。征字本身就帶有正當遠行的意味,進而延伸為遠距離的戰争。是以,征戰在此種意義上,被視為一種正義的行為,是上級對犯錯下屬的正當懲罰,于道義上無可非議。

古代戰争有東征、西征、南征,為何唯獨用“北伐”二字?

在大陸古代封建時期,尤其是自漢朝以後,經過儒家文化近兩千年的熏陶,儒家文化中的天、地、君、親觀念深入人心。君主的地位僅次于天地,其指令具有無上的權威性。是以,“征”這個字,便代表了正義的戰争。

然而,秦始皇時期的焚書坑儒,卻是因為儒家的思想與當時統一六國的行動背道而馳。在春秋時期,二者之間的差別最為明顯。從字面意義上看,發動和參與戰争需要巨大的決心。是以,那些出師有名的征,總是多于那些聲其罪的伐。

伐字的含義

“伐”字,猶如一把鋒利的劍,寓含着擊打與擊殺的強烈意味,充滿了攻擊性。這個字背後,是對利益的無盡争奪和搏鬥,猶如戰場上的硝煙與火光。與之相對,“征”字則像是一面勝利的旗幟,帶有征服的意味,點到為止,既含蓄又深邃。

在戰争的語境中,“伐”字仿佛一位熱血的戰士,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然而,仔細品味,我們會發現“伐”的戰争名義其實是由主動方單方面決定的,這份名義是否具有正當性,是否站在道義的制高點,都充滿了不确定性。相比之下,“征”的戰争名義則更為公衆所認可,出師有名,堂堂正正。

古代戰争有東征、西征、南征,為何唯獨用“北伐”二字?

戰争,是國家間利益的較量,是力量的角逐,是智慧的碰撞。自古以來,成王敗寇,話語權永遠掌握在勝利者的手中。而“伐”字,正是這種力量與智慧的象征,它代表着維護正義,讨伐失格的一方。在儒家思想中,“征”與“伐”的界限分明,但在實際運用中,二者往往可以互換使用,并無太大的差别。

是以,在一定程度上,“伐”這個字其實涵蓋了“征”的概念。它既有攻擊性,又代表着正義,既展現了戰争的殘酷,又展示了戰争的必要性。它是一把雙刃劍,既能傷人,也能自衛,而如何使用這把劍,則完全取決于握劍者的智慧和勇氣。

曆史上的北伐

諸葛亮所發動的北伐,實則是為了拯救中原于水深火熱之中。劉備,身為漢朝皇室的後裔,肩負着維護漢室榮耀的使命。而曹操,雖然身為漢室的重臣,卻野心勃勃,以天子之名操控諸侯,篡奪漢室江山。身為漢室血脈的蜀漢,有責任也有義務讨伐曹魏,恢複漢室的榮光。

古代戰争有東征、西征、南征,為何唯獨用“北伐”二字?

漢朝,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文化逐漸深入人心。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臣子應忠誠于國家,恪守孝道。然而,曹操身為漢朝臣子,卻以天子為工具,行不忠不義之事,實在是令人痛心疾首。是以,劉備指令諸葛亮出兵讨伐,不僅是為了維護漢室的尊嚴,更是為了捍衛正義與公平。

諸葛亮先後五次揮師北伐,雖然蜀國在戰争中取得了豐碩的戰果,但最終因種種原因而不得不退兵。這五次北伐戰争,可劃分為兩個大型全面戰争(第一次北伐與第五次北伐),一次中型區域戰争(第四次北伐),以及兩次小型局部戰争(第二次北伐與第三次北伐)。

在這場正義的戰争中,劉備與諸葛亮以匡扶漢室、誅滅曹賊的名義出征,他們的軍隊是以被譽為正義之師。正因為有這樣崇高的目标,他們的行動被稱之為北伐,而非簡單的北征。這是因為他們的目标不僅僅是征戰北方,更是要恢複漢室的榮光,實作國家的統一與繁榮。

北宋雍熙年間,那是一段英勇的北伐傳奇。公元986年,為了奪回後晉時期石敬瑭割讓給遼國的燕雲十六州,宋太宗趙光義揮師北伐,決心保衛疆土與人民。那時,二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兵分四路,士氣如虹,一路向北,收複失地,盡顯英勇之姿。

古代戰争有東征、西征、南征,為何唯獨用“北伐”二字?

然而,曆史總是充滿了波折。西北路軍米信部新城會戰失利,東路軍曹彬又在岐溝關遭遇遼名将耶律休哥的頑強抵抗,導緻宋軍損失慘重。宋太宗無奈下令撤退,雍熙北伐的壯志終究未能如願。

宋朝的北伐失敗,其原因諸多。宋太祖兩次杯酒釋兵權,使宋朝武力大減;過度重文輕武的國策,更讓宋朝軍事實力江河日下。後期的宋朝,無論軍事實力還是經濟實力,都難以支撐長期的北伐戰争。于是,宋朝的目光轉向了西夏,北伐之夢暫時擱置。

古代戰争有東征、西征、南征,為何唯獨用“北伐”二字?

靖康之變後,北宋覆亡,金兵鐵蹄踐踏中原。南宋紹興四年,嶽飛懷着精忠報國之志,奉宋高宗趙構之命,再次揮師北伐。此次北伐,旨在驅逐金兵、收複中原故土、洗雪靖康之恥。嶽飛率軍一路北上,嶽家軍紀律嚴明、骁勇善戰,深受百姓愛戴,收複了随州、唐州、信陽等多座被金兵侵占的城池,成為南宋曆史上收複失地最多的一次北伐戰争。

然而,嶽飛最終因種種原因被迫放棄北伐,含冤而亡。曆史總是如此殘酷,讓人扼腕歎息。

結語

縱觀曆史上的北伐戰争,不難發現,“北伐”較“北征”而言更被人接受。這既是因為曆史上多次著名的侵略戰争都是從北向南傾進,也是因為曆史上幾次具有代表意義的北伐戰争都是正義的讨伐之戰。這些戰争傳承至今,使得人們對“北伐”印象深刻。

無論是東征、西征、南征還是北伐,都是将士們用性命和鮮血鑄就的戰争故事。無論最終成敗,受苦的都是無辜的百姓。願世間永遠太平、安康,不再有戰争的硝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