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餘承東卸任是以退為進,華為将親自下場造車?

作者:钛媒體APP
文 | 唐辰同學

一個猜測,餘承東卸職将接下更重的擔子。昨晚今晨最重磅的行業消息,莫過于餘承東的職位變動。根據36氪透露,4月30日下午,華為内部釋出人事調整檔案,宣布餘承東将卸任華為終端BG CEO一職,仍保留終端BG董事長職位。原華為終端BG、首席營運官何剛接任華為終端BG CEO。

餘承東卸任是以退為進,華為将親自下場造車?

繼任者何剛守成

公開資料顯示,從2011年到現在,餘承東擔任華為終端公司CEO已經近13年。其繼任者何剛,1998年加入華為,2012年轉戰手機業務,出任華為消費者BG手機産品總裁,他接手兩年後的2014年,華為手機業務收入從30億美元增長至140億美元。在此次調整前,其職位是華為終端BG首席營運官。

對此,有所謂知情人士透露,華為公司擁有完善的内部治理架構,此次為正常非重大調整,可以讓餘承東有更多的精力為消費者打造精品。也有消息稱,此次調整實際之前已确認,餘承東将會去做5.5G業務。

不少分析認為這次任命,與華為車BU在去年9月的調整十分相似。當時原華為光産品線總裁靳玉志接任餘承東,被任命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而餘承東卸職後擔任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董事長。

當時華為人士表示,在内部并不是大的人事變動,隻是基于業務架構進行的調整。當時華為車BU方面表示,餘承東升任車BU董事長,會繼續加大在車業務方面的投入。

在唐辰看來,何剛的此次接任水到渠成,從其履曆上看,不會存在業務上的生疏感。從另外一個角度看,華為終端業務偏向守成,越來越多的迹象表明,華為手機業務正迎來強勢複蘇。

就在任命消息釋出當天,4月30日,華為披露2024年一季報,期内公司實作營業收入約1784.5億元,同比增長36.66%,實作淨利潤約196.5億元,同比增長約564%。若以此初步進行計算,華為在今年一季度每天淨利潤超2億元。

這波盈利離不開華為在手機業務上強勢回歸。根據Canalys的最新報告,2024年一季度華為拿下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第一,曆經13個季度的坎坷重回第一。具體來看,今年一季度華為手機出貨量達1170萬台,市場佔有率為17%。

實際上,華為手機業務的強勢回歸在去年就有所展現。2023年,華為ICT基礎設施業務實作銷售收入3620億元人民币,同比僅增長2.3%,而終端業務實作銷售收入2515億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長了17.3%。

這背後最大的助力是華為Mate 60系列的強勢表現。Counterpoint資料顯示,2023年第四季度,中國智能手機銷量觸底回升,同比增長6.6%,其中蘋果手機銷量同比下滑9%,華為銷量同比增長71.1%。Counterpoint認為,華為搭載其自主研發的麒麟9000S晶片的Mate 60系列是華為成功的關鍵驅動因素。

除此之外,Pura 70系列手機銷售情況也十分火熱。4月18日,華為推出了“HUAWEI Pura 70系列先鋒計劃”,Pura 70 Ultra和Pura 70 Pro于當天10:08先鋒開售,幾乎一秒售空。目前,華為商城官網發貨期已經排到30天以後。受歡迎程度不亞于半年前推出的Mate60系列。

即便如此,但在特定的大環境下,華為手機還面臨着出海難題,對其銷售産生重大影響。就目前看,華為手機要恢複到2019年的巅峰狀态,還有更多的坎兒需要邁過。并且,從行業角度看,整個智能手機行業尚未完全擺脫困境,還處于艱難回暖狀态。

對于何剛來說,接任華為終端業務是一場順風局。守好就能打好,并不需要餘承東再在一線大喊“遙遙領先”。

餘承東繼續開疆

事實上,官方并未正式披露餘承東的下一步動向,這也是更多人關心的話題。唐辰有一個猜測:善于打硬仗的餘承東,将接受更大的任務,即聚焦智選車,也就是鴻蒙智選業務,開拓新能源車市場。甚至有可能,華為将推翻過往的決定,将親自下場造車。

近三年來,餘承東頂着華為“不造車”的壓力,先後成功與賽力斯、奇瑞、北汽、江淮等車企深度合作,推出四大鴻蒙智選(前身為智選車)品牌。其中,問界是華為鴻蒙智行目前打造最為成熟的品牌。2022年,華為與賽力斯合作推出問界M5、M7兩款車型,當年總銷量為7.8萬輛。

本月華為再度釋出和奇瑞合作推出的智界S7車型,也有不俗成績。4月13日至4月14日,智界S7大定達到2079台。據餘承東介紹,2024年1月1日至4月22日,鴻蒙智行累計銷量10.5萬輛,位列中國市場新勢力銷量第一。

攀高的銷量,帶動了車BU和智選車業務趨向盈利。今年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餘承東表示,受到與主機廠合作的中高端車型影響,華為車BU接近實作盈虧平衡,預計今年實作扭虧為盈。而在今年前三月,華為智選車業務已經實作盈利。

這個成績,離不開餘承東的推動。某種程度上,餘承東推動的華為汽車業務走的十分擰巴。一邊是華為公司層面是“出了名的不造車”,多次重申要嚴格執行禁令。比如華為創始人、董事長任正非署名,于2023年3月發出汽車業務決策公告,再次強調“華為不造車”,“有效期5年”。

餘承東從2020年開始兼任智能終端與智能汽車部件IRB主任,華為與車企聯合造車的華為智選車業務就在消費者BG之下,由餘承東負責。他幾乎相當于“戴着鐐铐跳舞”。

鴻蒙智行的模式目前看起來跑的還不錯,但重度模式之下,品牌合作方一旦出現不配合的情況,業務就會出現阻塞。以智界S7為例,智界是華為與奇瑞汽車合作的第二個智選車品牌。雙方對此都寄予厚望,華為也為其傾注了大量資源。

從資料上看,這款車型推出即是華麗開局。智界S7在去年11月28日上市,截至去年年底,其大定訂單量突破1萬個。但媒體報道,自從下定後,智界S7大部分使用者陷入了漫長的等待,部分地區使用者的提車時間,甚至推遲至今年4月——這是智界S7上市後的第五個月。

傳遞時間不斷拉長,大定使用者的焦慮開始顯露,不少人在社交平台持續更新等車情況。他們之中,有人在傳遞群中要求銷售給出明确的傳遞時間,然而得到的回複卻是“無法确定”,或者答非所問。失望之下,一些使用者開始嘗試退定、轉讓訂單。

類似的困難,未來将會更多的出現在鴻蒙智行的合作品牌當中,這也将牽扯到餘承東更多的精力。換句話說,在新能源汽車如火如荼的當下,手機業務守成,華為需要一個新的面向消費者的業務曲線,汽車業務是最為成熟的選擇。餘承東專心造車,開疆拓土,或将是他的新任務。

最近北京車展火熱,餘承東的行程也排滿,先是在北京開了問界新M5釋出會;緊接着傳回深圳參加華為董事會,然後馬不停蹄的又回到北京,參加車展接受媒體采訪。

在此期間,問界M7起火事故引發廣泛輿論關注。界面新聞報道,4月26日,山西運城一問界M7車輛高速追尾後起火緻司乘3人死亡。4月29日,事故家屬釋出最新聲明稱,感謝好心人第一時間破窗救人,不願再被打擾。

不僅如此,餘承東的這次“以退為進”,還有可能推翻華為不造車的決定。其最大的動機即是雷軍和小米SU7的的刺激。

小米SU7的成功,實質上展現在兩個層面。一方面是流量狂歡,雷軍的“爽文男主”,小米SU7全年産能飽和等,都成功出圈。另外一方面,小米SU7的火爆印證了雷軍造車路線的可行性,即“人車家”故事是能講通的。而這個模式,華為是小米之外最有機會成功的一家。

拆開來看,單論流量,華為不輸小米。從模式上看,受限的智選車模式仍然能夠沖到行業頭部。如果放開禁锢,華為親自造車,迸發的生态能量可想而知。但這條路并不好走,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已成一篇紅海,“亂成一鍋粥”,激烈的淘汰賽,随時會淘汰掉一個玩家,誰都沒法保證繼續留在牌桌上。最新如理想,MEGA的失利,對李想的重挫,帶來的是整個理想汽車的反思和調整。

當然,随之而來的行業反彈,對于華為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難題。業界曾流傳“華為過處,寸草不生”。這是對華為實力的認可,但也是一種恐懼。但不可否認,一出好戲,馬上上演新篇章。這對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來說,也是好事。有競争,消費者才能得到更多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