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的霹靂-15和印度的“阿斯特拉”就因為射程問題,成了大家熱議的焦點。
那麼,這些飛彈真的像傳說中那麼神嗎?咱們來扒一扒。
先說說中國的霹靂-15。
這款飛彈,據說射程能達到200公裡,聽起來是不是挺吓人的?但别急,這事兒美國空軍好像有不同看法。
他們覺得,這個射程可能有點誇大其詞,實際能打多遠,還得打個問号。印度那邊呢,更是直接質疑,他們說,除非條件特别理想,否則霹靂-15哪能飛那麼遠啊。
這就有意思了,因為巴基斯坦從中國手裡買的霹靂-15E,宣傳上說能打145公裡,但按照美軍的估計,實際上可能隻有105到110公裡。
這個距離,和巴基斯坦現有的美制F-16C/D戰機上挂的AIM-120C飛彈的射程差不多。這就意味着,巴基斯坦本來想靠霹靂-15E來提升自己的空中打擊能力,但現在看來,這個算盤可能沒打響。
好了,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印度的“阿斯特拉”飛彈。
印度媒體說,這款飛彈射程能達到110公裡,甚至可能更高,有130公裡。
這聽起來,是不是感覺“阿斯特拉”還挺能打的?但如果真是這樣,那印度為什麼還要從其他國家買武器呢?這不是自相沖突嗎?
而且,印度對中國武器的評價,總是帶點兒酸溜溜的味道。
他們對中國的五代機、航母、飛彈等先進武器,總是說“誇大其詞”,“粗制濫造”。而對于印度自己的武器,就是“曆經戰火考驗”,“值得信賴”。這種雙重标準,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不過,說到底,飛彈的射程隻是一方面,真正打起來,戰機的性能、飛行員的技術水準、戰術的運用,這些因素都很重要。
是以,單純比較飛彈的射程,并不能全面反映一個國家的空軍實力。
再來看看霹靂-15E和“阿斯特拉”的具體性能。
霹靂-15E用的是雙脈沖發動機,這技術挺先進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飛彈的射程和機動性。而“阿斯特拉”,雖然研發過程挺坎坷,但印度媒體對它寄予厚望,認為它能和國際上的先進飛彈一較高下。
但話說回來,這種自信有沒有足夠的實力支撐,還得打個問号。
舉個例子,美國的AIM-120系列飛彈,自從問世以來,就一直在不斷更新改進,現在已經成了國際市場上的熱門産品。
而中國的霹靂-15,雖然起步晚,但憑借先進的技術,也有望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