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恰如其分的享受孤獨才是人生常态

作者:随想者叁石
恰如其分的享受孤獨才是人生常态

似乎每個人都害怕孤獨。

而孤獨如影随行,即便你身處繁華世界,也無法真正擺脫。

作家馬德曾說過:“忍受孤獨是可怕的事。但當你看到那些享受孤獨的人,一下子就不怕了。”

享受孤獨,就像和自己的影子做朋友一樣,體會“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美妙。

也是“且聽風吟,靜待花開”的灑脫。

恰如其分的享受孤獨才是人生常态

孤獨,是夢想的回歸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缤紛,漁人甚異之。複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

複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不知有多少人,向往《桃花源記》裡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問世事,沒有争鬥,雞犬相聞。

可我們卻和想象的生活漸行漸遠。

為什麼那麼多人,在城市裡日日拼的風生水起,卻仍然夢想着在田園鄉村有一處院落,過着前院種花,屋後種菜,天高風清的神仙生活。

俗話說:“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人這一生,不管你走了多少路,看過多少風景,享受了多少美好,總是盼望着“落葉歸根”。

因為害怕孤獨,而走向繁華,因為厭倦了繁華,而回歸孤獨,這就是生命的本質。

恰如其分的享受孤獨才是人生常态

孤獨,是生命的進階狀态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酒逢知己千杯少...

将進酒...

迎來送往、禮尚往來,生命中的誰都不能怠慢。

1845年7月的一天,美國作家梭羅獨自一人來到瓦爾登湖畔,建造小木屋,開墾荒地,開始自給自足的生活。沒有朋友來打擾他,也沒有親人來探望他。陪伴他的,隻有一汪湖水,還有日出日落,早晨的薄霧,黃昏的晚霞。

他在《瓦爾登湖》中寫道:“我願意深深地紮入生活,吮盡生活的骨髓,過得紮實,簡單,把一切不屬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幹淨利落,把生活逼到絕處,用最基本的形式,簡單,簡單,再簡單。”

梭羅的一生不長,隻活了四十多歲。他告别世界的時候,說:“愉快的旅行開始了。”這就是生命真正的感悟,悟透了生死,明白了無常。

懂得享受孤獨的人,把欲望舍去,崇尚簡單和樸素,普通的生活,就足夠好了。

恰如其分的享受孤獨才是人生常态

孤獨,使人看透真相

生命的意義,不能用長度來衡量,而是用寬度和厚度、高度來展現。當一個人的内心充滿了絕望的時候,不是頹廢,而是充滿了力量,馬上就會絕境重生。

當你真正去肯定自己,認可自己,與自我和解時,那一刻即使你仍獨自一人,但你卻再也不會覺得孤單無援。

不在沉默中消亡,就在沉默中爆發。

有大智慧的人,敢于剖析自己的靈魂。懂得舍去和放下,不讨好任何人,不在乎成功與失敗,不追求金錢,不因别人的言語而煩惱,完全做真實的自己,寫下屬于自己的文字,和靈魂對話。

恰如其分的享受孤獨才是人生常态

《百年孤獨》裡有這樣一段話:

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我們無論出生、成長、相愛,還是成功、失敗,孤獨都因你而在。對每個人而言,孤獨是必經的修行,也是與自我相處的方式。

因為人生本就是獨自趕路的旅程,越往前走,身邊的人就越來越少,最終隻剩下自己。

孤獨是常态。會享受孤獨,是人生最好的姿态。

恰如其分的享受孤獨才是人生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