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土葬、火葬”都不要争了,中央“喪葬習俗改革”開始執行!

作者:王閑知

#精品長文創作季#

“土葬、火葬”都不要争了,中央“喪葬習俗改革”開始執行!

在中國,人們的下葬方式多種多樣,有土葬、火葬、水葬、天葬等等。其中,一些下葬方式是比較小衆的。而土葬和火葬是較為普遍的,也是最傳統的。最早的時候,人們下葬是不受限制的。可随着土地資源越來越少、環境越來越差,國家也對殡葬方式做出了改革。

這也不奇怪,我們國家是一個人口大國。每年死去的人數也不少,若是沒有統一的規定就很容易出現混亂。尤其是土葬,這邊挖個坑放棺材,那邊也挖個坑。挖着挖着土地資源都被占據了,不利于社會的發展和建設。

“土葬、火葬”都不要争了,中央“喪葬習俗改革”開始執行!

一、土葬和火葬

受傳統文化的影響,中國人對下葬儀式非常重視。他們不僅會對逝者表達尊重,還會在儀式中寄托自己的哀思。中國有句老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孝道是植根于每個中國人心底的概念,而人們認為下葬也是盡孝的一種方式,這種觀念深入人心。

人們對下葬儀式的重視展現在方方面面,也對下葬方式格外講究。有的人會在活着的時候告訴子女希望以什麼方式下葬,這也是他們最後的期望。

“土葬、火葬”都不要争了,中央“喪葬習俗改革”開始執行!

土葬和火葬是最為傳統的兩種下葬方式。首先是土葬,土葬的由來就要提到原始社會。那時候的人們對大地有着深厚的感情,認為土地是生養他們的“母親”。是以就會在死後把屍體埋在土地中,與大地母親融為一體。

《周禮》中也提到了土葬,裡面說道“終生必死,死必歸土”。從這裡也看得出那時候人們對土葬的執念有多深了,不過這也能反映出人們的一些封建思想。

“土葬、火葬”都不要争了,中央“喪葬習俗改革”開始執行!

很多朝代都是使用土葬方式的,土葬在中國社會上已經存在了數千年。更是在不同地區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出現了一次葬法、二次葬法、多次複葬法等等,具有獨特的曆史意義和文化内涵。

“土葬、火葬”都不要争了,中央“喪葬習俗改革”開始執行!

不過,随着中國社會的變革與發展,土地資源出現了日益緊張的情況,這也讓土葬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土葬是把屍體埋在已經挖好的墓穴裡,會占用土地資源,農村還好說,可城市裡就不容易找地了。

城市發展的比農村好,越是發達的城市就越是重視土地,幾乎是“寸土寸金”。是以,現代社會的墓地用地還是比較緊張的,想要土葬得花不少錢,這給逝者家屬帶來了很大壓力。

“土葬、火葬”都不要争了,中央“喪葬習俗改革”開始執行!

除此之外,土葬還會帶來環境問題,給生态環境造成污染。土葬可不是簡單把屍體埋在土裡就行,必須挖墓穴、安葬遺體,但在施工的過程中就很容易給周邊土壤和地下水帶來污染,影響到環境。一個人土葬可能沒有什麼影響,可一群人都土葬對環境的危害就變大了。

“土葬、火葬”都不要争了,中央“喪葬習俗改革”開始執行!

另一個傳統下葬方式就是火葬,火葬和土葬一樣,都較為常見。但是火葬并不是古代常用的下葬方式,在現代社會使用火葬的人才變多,這種方式是慢慢普及的。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釋出的檔案中就明确了火葬的要求,這也推動了火葬的發展。

“土葬、火葬”都不要争了,中央“喪葬習俗改革”開始執行!

尤其是在土地資源日益稀缺的今天,很多人都開始青睐火葬。在火葬時,隻需要把死者的屍體進行焚燒。把餘下的骨灰拿去安葬就可以了,既節約了土地資源,還很友善。

但是土葬也有它的缺點。首先是有人不支援,一部分中國人是相信封建迷信的。認為人死後要将屍體儲存完整才行,否則就是對死者的不尊重,這類人不支援火葬。其次,火葬雖然友善但也會給環境帶來污染,在進行屍體焚燒的過程中會産生大量煙塵和廢氣,污染空氣。

“土葬、火葬”都不要争了,中央“喪葬習俗改革”開始執行!

總的來說,土葬和火葬都不是完美的下葬方式。土葬占用土地資源、價格昂貴、有污染,火葬被一些人反對、還會污染空氣。中國一直都在進行殡葬改革,針對不同的情況調整政策。

二、中央殡葬改革

中央殡葬改革已經進行了很多年,在1952年,内務部就提出了“墓葬改革”的口号。主張平移墳墓,有計劃地建立火葬場和共用墓地。到了1956年,毛澤東、周恩來等國家上司人在會議中共同簽名倡議火葬,不支援保留遺體和遷移墳墓。

“土葬、火葬”都不要争了,中央“喪葬習俗改革”開始執行!

後來,中國的火葬場數量越建越多,火葬也開始發展起來。1965年國家釋出的《關于殡葬改革工作的意見》當中就表明中國要改革舊的殡葬習俗,大力推廣火葬。

中國的首個殡葬管理法規是在1985年出台的,名字叫做《殡葬管理暫行規定》。依法辦事能讓社會更有秩序,這使國家的殡葬管理走進了法制階段,越來越規範。

“土葬、火葬”都不要争了,中央“喪葬習俗改革”開始執行!

從“十三五”開始,國家就在殡葬服務上投入了大量資金,支援全國各地的殡葬服務建設。還推廣節地生态安葬方式,鼓勵綠色殡葬。另外,還加強了殡葬服務管理。釋出了《“十四五”推進火葬區殡儀館補空白實施方案》,将重心放在縣級火葬區249個殡儀館空白建設上。

“土葬、火葬”都不要争了,中央“喪葬習俗改革”開始執行!

這也給人們提了個醒,火葬也許會成為中國将來的主流下葬方式。殡葬改革一直都在進行,國家做出的任何一項決定都不是偶然,而是深思熟慮的結果。中央殡葬改革是一定會發生的,适當的調整政策才能适應國家在各個階段的發展,維持社會穩定。

“土葬、火葬”都不要争了,中央“喪葬習俗改革”開始執行!

中央殡葬改革的内容有很多,在2023年的一次會議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就提出了投資規劃免費公墓的建議,這個建議說出了很多百姓的心聲。的确,現代社會的土地不夠用,尤其是城市。一片墓地的價格貴的離譜,很多人都沒有錢給親人安葬。

如果這個建議能夠施行,很多選擇土葬的人會非常高興。這會減輕他們的經濟壓力,也更容易買到墓地,體面地将親人安葬。另外,統一建設免費公墓能有效避免亂葬亂埋的現象發生,消除攀比和奢侈的風氣。

“土葬、火葬”都不要争了,中央“喪葬習俗改革”開始執行!

從這我們也可以看得出來,國家是打算推行火葬。但卻沒有強行制止人們進行土葬,選擇權利在百姓的手裡。中國的殡葬政策還是很人格化的,總是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考慮問題,也保護了那些對土葬有執念的人。

不論是火葬還是土葬都會給環境帶來污染,事實上,中國目前進行的殡葬改革政策就是想擺脫傳統土葬和火葬的“桎梏”,鼓勵老百姓接受更加多元的下葬方式。創新是很重要的,在新時代上,我們的殡葬方式也需要創新。

“土葬、火葬”都不要争了,中央“喪葬習俗改革”開始執行!

除了土葬、火葬等傳統下葬方式外,一些新的下葬方式逐漸被人們接受。水葬就是把逝者的骨灰撒到江河、湖泊或者大海。這就能避免造成污染空氣、占用土地資源的情況,符合綠色的生态文明理念。

樹葬也是一種新方式,是把逝者的骨灰埋在樹底下,這還能促進綠化。

新的下葬方式還有很多,國家現在鼓勵和支援人們使用這些新方式,推動下葬方式的創新發展,讓它變得多元化。

不過,中國允許所有下葬方式的存在,不會因為傳統的下葬方式有弊端就廢棄它,每個人都可以按照個人意願進行選擇。

“土葬、火葬”都不要争了,中央“喪葬習俗改革”開始執行!

三、殡葬改革的意義

殡葬改革是曆史的必然選擇,也是中國發展的必由之路。喪葬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隻有在時代變化的時候做出改變和創新,喪葬文化才能不拖時代的後腿。

殡葬改革對國家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是環境保護方面,傳統的下葬方式也許會給空氣、地下水、土地帶來污染。可一些新的下葬方式就會降低污染,這也是保護環境的一種手段,值得發展。

“土葬、火葬”都不要争了,中央“喪葬習俗改革”開始執行!

其次是土地資源的占用方面,尤其是土葬,土葬占用的土地資源是最多的,必須把整個屍體都埋到土地裡。如果人們的下葬方式變得多元化,那麼可利用的土地資源一定會變多,減小土地壓力。

要知道,很多中國人的思想還是保守的。要想讓中央喪葬習俗的改革得到成功,就必須讓公衆的思想發生變化。尤其是在農村,很多人都相信鬼神的存在,偏遠地區更是有“保留屍體就能和親人見面”的說法,這都是不能信的!

“土葬、火葬”都不要争了,中央“喪葬習俗改革”開始執行!

是以,要想改變公衆的迷信思想可不容易,還需要一定的時間。相關部門可以大力推廣新的喪葬文化,打擊封建迷信。向群眾普及新下葬方式的優點,讓他們接受新變化。

法律是推動政策實施的保障,為了讓中央殡葬改革順利進行。國家還需要頒布一些相關的法律法規,完善殡葬管理制度,讓人們的行為得

到規範。

對于我們個人而言,自然是需要相應國家号召。積極支援多元化殡葬方式這個提議,這也算是為國家做貢獻了。

“土葬、火葬”都不要争了,中央“喪葬習俗改革”開始執行!

結語:

雖說火葬和土葬是中國傳統的下葬方式,但卻會占用土地資源、污染環境。在堅持綠色發展的新時代,我們需要進行殡葬方式的改革。

中央喪葬習俗的改革已經進行很久了,在未來我們也許會看到多元化的下葬方式,但想要徹底實作還需要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