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買了半年的混動車,越用越憋屈,想直接賣了!有些話不吐不快

作者:烏鴉君的急救職場

在新能源汽車蓬勃發展的今天,混動汽車車成為了許多人的熱門選擇。

畢竟,這種車既可以加油,又能充電,靈活性很高。

因為這樣的緣故,我的好朋友老馬,去年也跟風買了一輛混動車。那會,他興緻勃勃地告訴我,這肯定是當下最好的選擇,兄弟,你也買一輛吧!

然而,最近幾天,他卻開始頻頻和我抱怨,表示這車越用越憋屈,想直接賣了。

我感到很奇怪,緊接着,他的一番話提醒了,好像的确有道理:一些喜歡混動汽車的人,可能從沒考慮這些點。

買了半年的混動車,越用越憋屈,想直接賣了!有些話不吐不快

01 為什麼覺得不好用?

首先,它認為這玩意的确沒有「長途焦慮」,但随之而來的卻是「短途焦慮」。

感覺像是養了一個”電動爹“,不是在充電,就是在充電的路上。

這話聽着有些難以了解,但了解混動的特點就好了:說白了就是,這類車型的純電續航太短了,城市出行,路程稍微遙遠點,就要一天一充。

特殊情況下,有時一天一充可能還不夠。

切換到混動模式,誠然能搞定這個難題,但對比電價來看,還是很心疼。

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開油車那會,400塊的油費眼睛都不帶眨的——而現在,1塊錢的電費,都認為太貴。

買了半年的混動車,越用越憋屈,想直接賣了!有些話不吐不快

就這種情況,肯定覺得心煩。

如果僅僅是頻率的問題,也不是不能接受,無非多跑幾次罷了。

但難受的是,充電速度還很慢:好比已經饑腸辘辘,後廚卻一直磨磨蹭蹭,不給上菜——真讓人很郁悶。

有好幾次别人純電汽車都走人了,就他還留在風中淩亂,整個人都無語了。

因為這樣的原因,他感覺自己成了大怨種,是以特别想賣車了。

不過說來也奇怪,為啥還是這麼多人買混動汽車呢?

買了半年的混動車,越用越憋屈,想直接賣了!有些話不吐不快

02 但為什麼這麼多人買?

敞開說就是,大多數人高估了自己的自律性,低估了純電模式,對自己的吸引。

在此之前,對比的是燃油車的費用,心裡會想:之前百公裡7升,現在百公裡3升,簡直不要太舒服。

但沒料到的問題,電費便宜也就算了,純電模式還更舒服:脫離了發動機的限制,汽車居然能做到這麼靜谧和平穩,震動感都減少了。

就這樣巨大的差異,根本就回不去了。

畢竟,如果這都能做到克制,還買混動車幹嘛,直接走上人生巅峰了——屆時,是邁巴赫不香,還是勞斯萊斯不酷?

買了半年的混動車,越用越憋屈,想直接賣了!有些話不吐不快

當然,更多的人是忽略了充電效率的問題,覺得隻要是充電,速度應該都是相同的。

但他們往往忘了,手機都分為慢充、快充、超充,汽車之間怎麼可能沒差異呢?

從真實的情況來看,汽車的差異隻會比手機更大,更複雜。

說白了就是,純電汽車已經能做到500kwh的功率了,混動和增程破百了都難,依舊在50-60kwh的功率區間在徘徊。

就這樣的差異,往往導緻不少人的悲劇。

那要怎麼辦呢?如何避免這樣的問題?

買了半年的混動車,越用越憋屈,想直接賣了!有些話不吐不快

03 應該怎麼辦?

給大家的建議無外乎2點,一點是準确評估自己的需求。

要明白,世界上就不存在完美,更不存在完美的汽車,要想清楚自己的真實訴求是什麼,再去購車。

譬如,追求皮實可靠,那還是買油車,百年發展的積累,這方面是無需質疑的。

追求經濟舒适,那選純電,不僅智能化更強、體驗更好,還很省錢,除了應對極寒天氣和超遠端出行有點麻煩,整體來說都很棒。

至于混動和增程,要搞清楚其中的本質差異,再去購買。

說白了就是,考慮「經濟性」選混動,高速油耗更低;考慮「智能化」選增程,本質就是純電車帶了一個“充電寶”,大部分體驗和純電接近。

買了半年的混動車,越用越憋屈,想直接賣了!有些話不吐不快

另一點則是,除非買純電,電車一定要有家充。

因為不管是增程還是混動,充電效率都挺低的,外出充電,真的很煩人。

此外,考慮到這類車型的純電續航很小,能耗管理也比較一般,往往跑個100-150公裡就要充電。

是以,一定不能忽略家充的事情。

而且這事,宜早不宜遲,因為每個小區的配電負荷都是有限的,特别是那些老小區,壓力上限很低。

說不定你耽誤幾天,直接超負荷了,你想申請,物業和國網都不批——到時候,就很被動了。

買了半年的混動車,越用越憋屈,想直接賣了!有些話不吐不快

總的來說就是,類似老馬這種情況,我相信并非是個例。

很多人也會因為頭腦發熱,直接就買了混動或者增程汽車,誤入了“可油可電”的陷阱。

但真實的情況是什麼樣的,用了一段時間,大家就清楚了——根本沒這麼完美。

說白了,還是要理性點,真實的分析自己的訴求,然後做決定。

否則,後悔都來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