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算法人生(13):從“Scrum”看“PDCA時間管理法”

作者:人人都是産品經理
在工作和生活中,“反複練習”這個步驟是不可或缺的,這篇文章裡,作者就從Scrum架構、PDCA方法等内容出發,談了談自己的看法,不妨來看一下。
算法人生(13):從“Scrum”看“PDCA時間管理法”

很多人會好奇為什麼“讀了很多書,卻依然不知道怎麼過好這一生”?

大家可能都有各自的了解,但正如王陽明先生的“知行合一”所說,“知”要能“行”出來才算“真知”,生活中很多時候知并不一定能行,是以知與行之間還是差着些東西的。筆者認為,“知”與“行”之間差了一個“反複練習”,讀了書上的道理,沒有按照書中所說的去“行”,又或者“行了一次兩次,就放棄了”,這是因為“思維的連結”要被建立的話,需要反複的過程,沒有反複的練習,思維依然會連結到舊有的鍊條中。

你看小寶寶剛剛咿呀學語的時候,同一個詞和句子都是要跟着大人反複練習的。同樣,成年人的思維連結很多已經固定了,要想憑着看幾本書(隻是知道,但不去實踐),是不太可能将書本的知識轉化為“智慧”的,智慧要靠“實踐”書本上的知識,要靠“反複練習”才能拆解舊有的思維連結,建立新的思維連結。對于反複練習時間的方法,IT人常用的Scrum倒是一個很好的借鑒思路。

Scrum是一種靈活項目管理架構,項目被劃分為一系列短周期的工作單元,稱為Sprints,通常持續1-4周。

每個Sprint的目标是傳遞可工作的産品增量。它強調疊代式增量開發,旨在短周期内完成目标并持續改進産品,大緻的步驟分為Sprint Planning,Daily Scrum,Sprint開發,Sprint Review,Sprint Retrospective,這些步驟從另外一個PDCA循環角度來看是這樣的:

  1. 計劃(Plan):在Scrum中,這個階段對應于Sprint Planning會議。團隊基于Product Backlog選擇一組User Stories或其他工作項作為Sprint Backlog。在這個過程中,團隊明确計劃在接下來的一個Sprint(一般為兩周至三周)内要完成的工作。
  2. 執行(Do):這是Sprint執行階段,團隊在這個時間段内開發産品功能,進行測試并準備示範。整個Sprint期間,團隊專注于實作Sprint Backlog中所定義的目标。
  3. 檢查(Check):主要展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通過每日站立會議(Daily Scrum)對進度進行日常檢查,同步進度、協調合作并解決障礙;二是Sprint Review,在此階段,團隊展示他們已完成的功能,并與其他利益相關者一起審查産品的增量成果,收集回報。
  4. 行動(Act):對應的是Sprint回顧會議(Sprint Retrospective),在該會議上,團隊成員反思過去Sprint期間的工作方式,識别出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需要改進,并制定具體的行動計劃以便在下一個Sprint中實施改進措施。這個過程確定了團隊能夠不斷地從實踐經驗中學習并提升效能。

說到PDCA循環,它是美國統計學家愛德華茲·戴明博士推廣普及的一種連續循環過程,包含“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行動(Act)”的一種科學的品質管理和持續改進的方法論,它基于疊代改進的思想,鼓勵在計劃、執行、檢查和行動四個階段中形成閉環管理,確定每一個改進過程都是基于上一輪的回報和學習,大緻的步驟如下:

  1. 計劃(Plan):确定目标,分析現狀,識别問題,制定改善措施和計劃方案。
  2. 執行(Do):按照計劃實施方案,執行改進措施。
  3. 檢查(Check):收集資料,監測執行結果,對比計劃目标,檢查執行效果是否達到預期。
  4. 行動(Act):基于檢查結果,分析原因,采取相應行動。如果是成功改進,将成果标準化并推廣應用;若是未達預期,則需重新分析問題,修訂計劃,再次執行PDCA循環,直至問題得到解決。

讓我們來舉個例子,看看PDCA循環如何可以提升個人的時間管理效率:

  1. 計劃階段(Plan):個人可以根據目前的項目安排情況和個人的學習,生活安排來制定詳細的計劃,包含時間的配置設定,重要的事情在什麼時候做,瑣碎的事情是否可以統一劃分到某個時間段一起做,與人溝通的事情要看别人的時間點等等,可以明确每日、每周乃至一個時間段内的工作和個人生活的目标,以及完成每個任務大約所需的時間;
  2. 執行階段(Do):嚴格執行計劃,可以參考靈活開發或番茄工作法等時間管理方法,確定每個時間段都能專注于手頭的任務,遠離容易産生幹擾的環境或事物,減少幹擾和中斷。這裡依然推薦大家盡可能的進入“心流”中做事情,因為在心流中,“我”被放的很小,更容易集中精力在目前的事情上,進而完成這件事情的效率和品質就相對沒有進入心流(有分心時)更高些;
  3. 檢查階段(Check):定期評估任務完成情況,使用書面記錄的方式或一些工具軟體,定期檢查計劃和現實之間的差距,以免差距已經很大了才發現,那時候補救就更困難。筆者推薦有書面的形式來記錄,而且最好能展示在視線經常可見的範圍内,這樣友善及時提醒自己。
  4. 行動階段(Act):分析制定的任務被很好完成或沒有按時完成的原因,思考如何才能發揚優點繼續完成更多任務,或者要如何改進某項任務才能趕上進度,以後要如何避免類似事情的發生。這是一個自我思緒整理的過程,比如某項任務已經安排很久,但是一直拖延不做,就要深入分析是為什麼遲遲不能開始,是因為擔心會失敗,還是追求完美等等。隻有找到原因,才能去思考解決,才能去實踐解決方案是否奏效,這是一個不斷實踐、修正、循環,逐漸穩定的過程。

PDCA思想有一個重點是,基于“實踐結果”,調優後循環繼續實踐,這也是一條從“知”走到“行”的良好路線。隻有不斷地實踐了,基于結果去修正如何繼續行,如何更好的行,如何不受外界環境影響還能行,加上不斷地循環過程可以加強新思維鍊條的建立,進而才能更好地将書本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智慧”!

本文由 @養心進行時 原創釋出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定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平台僅提供資訊存儲空間服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