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萊州彙金工程部經理李芹濤
經過幾日的追尋,終于“逮住”了李芹濤。4月15日,我與他在井下共度一程。工作間隙,他簡要向我講述了他的職業生涯:2001年,李芹濤從山東壽光的一個鄉村脫穎而出,考入昆明理工大學。2005年,采礦專業畢業的李芹濤,投身到山東河西金礦采礦技術工作中。春去秋來,時光荏苒,一轉眼,李芹濤已為中國黃金事業奉獻了近20載光陰。在這20年裡,他與大地為伴,以巷道為家,以礦石為友,從基層技術員起步,摸爬滾打,曆經磨砺,終将自己鍛造成一塊熠熠生輝的“金石”。
李芹濤與同僚一起研究采礦項目
近年來,李芹濤先後榮獲萊州彙金礦業投資有限公司“優秀共産黨員”“勞動模範”“特殊貢獻獎”;2020年,以李芹濤名字命名的“李芹濤創新工作室”獲中金資源頒發的“萊州彙金李芹濤項目工程量優化創新工作室”。
闖關奪隘 圓夢亞洲第一深井
“胸中有丘壑,眼裡存山河”。2014年5月,李芹濤加入萊州彙金紗嶺金礦項目建設團隊,被委以公司工程管理部經理的重任。作為國内超大超深黃金地下礦山的典型代表,紗嶺金礦項目被列為山東省重點項目及重點基礎設施項目,被科技部列為“未來産業”中“未來空間”專項深部礦産資源勘查開采示範項目;被工業和資訊化部列為“資源開發重點工程”,這個讓黃金行業為之矚目的項目平台,點燃了李芹濤心中的激情。
曆時5年之久的籌建後,2019年5月9日,萊州彙金紗嶺金礦豎井進入正式施工階段。作為一個規模大、投資大、工期長的井建項目,無論是在管理協調方面,還是在施工生産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艱難險阻。李芹濤帶領所屬團隊按照公司上司提出的工程建設和科研“兩手抓”的訓示,沒日沒夜盯在項目現場,實作對項目施工進度、技術品質、安全文明施工等全方位管控,確定施工品質。
這是一個全新的挑戰!
當時,1500多米的深井施工在國内無成功經驗可借鑒,要想啃下這塊“硬骨頭”,前方有太多難關要過。
作為項目團隊中的中堅,李芹濤深知自己肩負的使命,始終堅守在項目的最前線。他堅持每天深入一線,與施工機關緊密合作,猶如一位細心的指揮家,確定每一個音符都準确無誤。
他堅信,隻有不斷挑戰自我,才能發現更廣闊的天地。李芹濤經常與工程團隊分享他的心得:“作為工程人,最快速的成長方式就是紮根在一線項目上,像磨刀石一樣磨砺自己,多做有挑戰性的工作。”
百年大計,不能有絲毫懈怠。作為工程設計的執行者,李芹濤深知設計的重要性。他帶領團隊,将“建設不止,優化不息”的理念融入每一個項目中,猶如一位精巧的匠人,不斷雕琢和優化設計方案。他與設計院的同仁們攜手合作,奔赴國内外優秀礦山進行考察,與業内專家深入交流,汲取智慧的火花。
在井巷工程方面,李芹濤和他的團隊巧妙運用優化尺寸和簡化系統的方法,減少了1.39萬m³的掘進量,為項目節省了1940萬元的投資。在馬頭門支護方式方面,他獨具慧眼,将原設計的鋼筋混凝土支護調整為高強度耐沖擊纖維混凝土支護,為項目注入了一股強大的動力,不僅加快了施工進度,而且節省了約336萬元的投資。
在通風系統方面,李芹濤和他的團隊通過深入研究,最終決定将通風方式改為單一抽出式,并通過論證證明了其可行性。這一優化措施直接減少了6台套風機,降低了主通風機裝機容量2020kW,減少了掘進硐室工程量約5122m³和支護工程量約745m³,為項目節約了噸礦主風機通風動力費3.33元/t,節省了1863萬元的投資。
一米一米下掘,一關一關攻破。2022年5月26日,萊州彙金礦業投資有限公司紗嶺金礦項目主井掘砌工程以1551.8米落底成井,一舉創下亞洲豎井一次性掘砌成井最深紀錄。2023年5月6日,副井掘砌工程以1459米的深度順利落底成井。項目建設團隊為之付出的所有艱辛終于收獲了豐碩的果實,全體參建人員無不為之振奮。此時此刻,也許隻有奮戰過的他們才能體會到這種勝利背後所隐藏的辛酸和艱難。
整整4年,1460多個日日夜夜,李芹濤和他的團隊統籌謀劃、科學組織,先後攻克深豎井施工效率、爆破效率優化、注漿治水、裝置運轉等諸多建設難題,形成了以在深部複雜地質條件下開展壁後注漿為代表的系列深部施工操作規範,成功填補了國内超深豎井施工領域的諸多技術空白,最終克服高提升、高溫、高氯、高應力等深豎井施工危害,以5776.9米的施工總進尺、32萬立方米的施工量實作了項目豎井井筒掘砌工程的圓滿收官。
匠心堅守 用實幹诠釋新時代黃金人
對于李芹濤來說,“連軸轉”已經是一種常态。中午12點,剛從井下回到地面,就有人拿着一張張表格找他簽字,在更衣室裡,還不斷有人找他彙報工作。等到别人都吃完飯了,他才匆匆地趕到食堂。下午1點半,李芹濤又準時出現公司的排程會上。下午6點,早已過了下班時間,筆者試圖到辦公室找李新濤再聊聊,隻見他桌面上擺着一堆一堆的檔案,轉過身去,他在隔壁辦公室,同采掘工廠中的房間主任孫富臣和浙江中巷工程公司的項目經理一起,正在談一份合同。
“夙夜在公,勤勉敬業”,這是員工對他的最直接的印象。2014年加入萊州彙金紗嶺金礦項目團隊以來,他一心撲在工作上,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礦山事業上,沒有節假日,不分晝夜,年複一年,初心不改,很少陪伴家人。
在項目前期籌建階段,李芹濤積極調研分析項目選址、規劃設計、當地水文地質環境、裝置選型、物資市場情況等各個環節,找準切入點,在辦公室選址、設計優化、裝置購置、采購價格測算及談判、施工分包價格測算及談判等方面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前期證照手續辦理,他與各部門緊密合作,積極參與各項專業申報材料的編制,確定證照辦理順利推進,為項目開工保駕護航。
項目轉入井下施工階段侯,他更是沖鋒在前,與施工機關并肩作戰,共同攻克難關。井建項目施工要求高、工藝複雜、涉及總分包機關多,管理難度大。作為工程管理部經理,李芹濤深知協調與排程的藝術。他以超凡的事業心和責任感,零拖拉、零扯皮、零誤事,嚴謹把握每一個可能影響工程進度和品質的細節。
有召必應,使命必達。作為一線工程管理者,需要有誓達目标的決心和不遺餘力地奮鬥。
每天清晨的晨會,每周一的排程會,他都如時鐘般準時,随時掌握豎井施工的脈搏。正是憑借這股不屈不撓的精神,讓他在工程施工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紀錄:面對前期豎井施工循環時間長的挑戰,他巧妙調整工序,優化爆破,更換裝置,将原本30—40小時的循環時間穩定縮短至23—26小時,并重新整理了單月豎井施工153.6米的最快紀錄!
精業笃行 勇立行業科研最前沿
員工的自驅力和創新力是企業的核心競争力。在工作中,李芹濤充分吸納先進理念并不斷優化工作流程,在管理與技術上都倡導簡單、創新、高效的工作模式,不斷激發團隊與個人的活力。
萊州彙金公司紗嶺金礦井巷工程設計深度深、難度大。由于深部地層應力、地質條件、水文條件的複雜性以及不确定性因素和未知因素多且更複雜,建井過程中遇到了一系列“攔路虎”。
以李芹濤為核心,公司成立了“李芹濤創新工作室”。面對這些挑戰,李芹濤和他的團隊選擇了迎難而上,大力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為解決中國深井礦山新技術、新工藝與新裝備“卡脖子”問題提供彙金解決方案。
從2019至2024這幾年間,“李芹濤創新工作室”主導了通風、爆破、注漿、岩石力學、支護、設計優化、尾礦綜合利用等7項技術類創新工作的研究,取得的固化成果大多經項目建設采用,為項目高效運作保駕護航。
他帶領技術人員廣泛梳理了紗嶺金礦超深井巷工程施工中的難點問題和“卡脖子”問題,并在中國黃金集團公司立項了多個科研項目進行深入研究。作為彙金技術攻關的“排頭兵”和“領頭雁”,李芹濤帶領團隊始終奮戰在原創性、引領性的科技攻關最前沿,通過前期的科研研究和實踐探索,短短幾年内,“李芹濤創新工作室”在高應力岩體爆破理論、關鍵爆破技術研究、超深豎井井壁滲漏綜合治理技術研究、細粒級尾砂膏體充填關鍵技術研究以及深部岩石力學與采礦方法研究等領域取得了卓著的研究成果,獲得了多個省部級科技進步獎。
在超深豎井關鍵爆破技術研究方面,“李芹濤創新工作室”針對爆破效率低、超挖比例大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解決方案,不僅提高了施工效率,還減小了出渣量,縮短了施工循環時間。
在岩石力學和頂闆分級研究方面,“李芹濤創新工作室”通過分析紗嶺金礦岩石力學特征,結合實際地質條件進行了預分級和頂闆分級工作,為後續的支護設計和施工提供了重要依據。
在尾礦綜合利用方面,“李芹濤創新工作室”創新性地提出了尾礦無害化處理方案,并通過尾礦充填、尾砂分級銷售等措施解決了尾礦堆存問題,不僅為礦山少尾化排放目标作出了積極貢獻,還為公司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李芹濤積極發揮“頭雁引領”效應,将積累的豐富經驗和專業知識傾心傳授給公司年輕人,以匠心、耐心、恒心培養出了一批業務精、素質高、講奉獻的高素質人才隊伍。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勁持久的動能。
“項目施工這四年,在我人生職業生涯中應該是很難忘的經曆,在施工過程中,不僅豐富了專業經曆,更多的是在工程難題的解決層面有了更多的先進理念和想法,這是我工作時強力的支撐。”李芹濤說。
九萬裡蒼穹,有夢總淩雲。在新時代趕考路上,李芹濤用自己的敬業、擔當、精益、專注、創新,诠釋着極緻的“工匠精神”,支撐着他的築夢旅程。(任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