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獨家幹貨:企業要發展,靠什麼?就用ABC薪酬績效一體化模式

作者:小咨說管理
獨家幹貨:企業要發展,靠什麼?就用ABC薪酬績效一體化模式

大家好,我是小咨說管理,緻力企業高品質經營管理。

導讀:

任正非說,什麼是人才?錢給的多了,不是人才也變成了人才。

但是怎麼分錢?很多管理者算不清楚這本賬,導緻想分也不敢分,不會分。

一方面生怕自己吃虧,以為分多了,就會把自己拿的大頭也搭進去了;或者分少了、分的不公平了,員工跑路更快了。

老K在多年的企業和管理咨詢過程中,原創了ABC績效薪酬一體化體系。

經過不斷探索、完善并經過多家大中小企業實戰,證明确實簡單高效,打通了企業的價值創造、價值評價與價值配置設定的閉環。

讓分錢的模式和企業的績效捆綁起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員工多勞多得、老闆多發多賺,實作雙赢。

了解了這個模型,比較容易就了解了海爾的人單合一、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經營、國企的工資總額控制、劃小核算單元的運作邏輯。

用這個模型,結合不同的企業實際情況,隻需要稍加調整,就可以實作企業内部的市場化運作模式。

今天簡要地把這個績效薪酬一體化體系做個介紹。原理很簡單,但因為涉及數學模組化計算,如果老K講的不是很明白的地方,可以留言繼續溝通哈。

以下是正文。

ABC績效薪酬一體化體系,打通價值創造、價值評價與價值配置設定

老辦法,開篇一張圖,其餘就看圖說話哈。

獨家幹貨:企業要發展,靠什麼?就用ABC薪酬績效一體化模式

這是老K原創的ABC績效薪酬一體化體系原理圖。

1. 怎麼看明白這幅圖?

原理比較好了解。

A代表公司級;B代表部門級;C代表員工級

價值創造(企業效益)層面,A代表公司效益;B代表部門效益,C代表個人效益。A是各個Bi的和。某個B是其内各個Ci的和。

價值評價(績效)層面,A代表組織績效、B代表部門績效、C代表員工績效。

價值配置設定(薪酬激勵)層面,A代表公司級激勵包,B代表部門級激勵包,C代表個人激勵。激勵包A是Bi的和。某個B是其内Ci的和。

2. 怎麼用這幅圖?

ABC層面的價值創造-價值評價-價值配置設定是層層橫向分解、縱向支撐的關系。

2.1 公司級的價值創造-價值評價-價值配置設定在A層面是打通的。

假如公司業績去年的業績是A0,如果今年定的目标業績是A1,創造的價值增量為△A=A1-A0。

薪酬包系數,采用工資總額的概念。假如去年的薪酬包是SA0,今年的薪酬激勵與業績的挂鈎系數,設為α(增量法),

那麼今年的薪酬包:

SA1=SA0(1+α*KA)(增量法,KA為績效系數)

或者:SA1=A1*KAβA(0基計算法,β為0基挂鈎系數,,KA為績效系數)

以上是公式說明。可能比較枯燥。

那拿個簡化的0基計算的例子來說明。

假如某一個制造型企業,采用ABC績效薪酬一體化後,其薪酬水準與銷售額的挂鈎系數為βA=10%。那麼去年銷售業績1000萬,這工資總額就是100萬。假設績效系數KA為1.0(即不考核其它名額的完成情況)

如果今年如果銷售業績做到2000萬,那麼公司層面的工資總額就等于2000*0.1=200萬。

增量模型計算起來複雜點,但是原理差不多。

如果懂得零基預算和增量預算的小夥伴,就更加好了解了。它們的計算原理是一樣的,差别隻是模型不同,參數的設計不同。

2.2 部門級的價值創造-價值評價-價值配置設定在B層面也是打通的,不過需要借助模型處理

因為要細分描述,就繼續用簡化模式來描述。

假設這家公司隻有4個部門。2個銷售部門(銷售1部,銷售2部),一個生産部門,還有一個職能部門。

這個時候的價值創造,銷售部門比較好說,總的是2000萬,其中1部1200萬,2部800萬。

但是,如果制造部門生産了2200萬産值的貨物,怎麼計算?職能部門沒有産出,怎麼計算?

模型隻以最終的出廠價值來計算。也就是總體隻有2000萬的業績。制造部門和職能部門都是按照2000萬這個業績基準來計算。

這個是從公司-部門轉換的一個關鍵點。

但價值配置設定的難點在于如何确定βBi的值。

這個就要進行模型分解和支撐了。

即将βA合理地分拆成βB1、βB12、βB13、βB14。使得1200*β銷售1部+800*β銷售2部+2000*β制造部+2000*β職能部=200萬即可。

例如:

β銷售1部=β銷售2部=0.05;β制造部=0.03;β職能部=0.02

最後做到以上等式平衡即可。

此處因為預設KBi=1.0,是以計算公式比較簡單。實際的績效考核,KBi肯定不都等于1.0,真實的計算公式比較複雜,隻是舉簡化的例子不影響了解哈。

2.3 員工層面的配置設定模型類似部門級處理

差别在于,銷售部門的員工,創造業績的,按照業績分解計算;不直接創造業績的,類似職能部門的計算方式。

職能部門的員工,就不再計算價值創造,而是直接用部門級的配置設定模型來計算價值配置設定。

3. 價值評價部分的處理

前面都是預設KA、KBi、KCi=1.0。

但是不同階段、不同部門和不同崗位,關注點導緻設定的績效考核内容不同,此處,就需要利用績效考核的工具,設定量化的名額來計算。

這是績效部分。可以常見我前面寫過的文章來了解:績效考核的目标不必分解到每個人(點選閱讀)。有描述基本的考核思路,也是進行了最大程度的一體化設計。

一旦考核内容和标準确定後,不影響價值創造和價值配置設定的基本盤,各個部門的收益,就和公司的業績直接地關聯起來。

真正地實作了“大河有水小河滿,大河無水小河幹”的效果。

阿米巴經營、劃小核算單元等等模式,都可以用此法打通。顆粒度可以做到年度兌現、季度兌現,甚至日清日結。

更多文章,歡迎大家關注“小咨說管理”,也希望您更多地互動、分享、參與踴躍留言,分享話題,覺得有用請點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