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陸遜:與孫權四十年君臣情誼,戰功顯赫,為何最後會被逼死?

作者:蜀山史道

前言

三國時期,英雄輩出,謀士如雲,其中陸遜可謂一位戰功卓著的謀臣。與孫權結下四十年的君臣情誼,他在戰場上獨具威名,屢建奇功,為東吳立下赫赫戰功。然而,命運卻對他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最終卻被逼入絕境而死。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緻陸遜如此悲慘的結局?他與孫權之間的情誼又是如何演變的?在光輝的戰功之下,到底隐藏着怎樣的心酸與苦衷?

陸遜:與孫權四十年君臣情誼,戰功顯赫,為何最後會被逼死?

孫策鐵血平江東 陸遜家族遭殃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并起。在江東一隅,一個草根出身的年輕人孫策憑借過人的智謀和膽略,開疆拓土,最終在這片富庶的土地上建立了自己的根基。然而,他的崛起之路卻是建立在無情的鐵血統治之上。

當時的江東大族根深蒂固,世家顯赫,他們不願意容忍一個草根新貴的橫空出世。這些世家大族擁有豐厚的财富和廣大的人脈,在江東根深蒂固,是孫策最難對付的對手。

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孫策不得不祭出了一種極端的手段——徹底打壓江東世家,有些甚至被滅族。在這場動蕩中,陸遜家族也難逃厄運,家族頂梁柱陸康一命嗚呼,全族瀕臨覆滅的邊緣。

陸遜:與孫權四十年君臣情誼,戰功顯赫,為何最後會被逼死?

這種鐵血手段固然能夠迅速消除異己,但也難免引起衆怒。孫策的做法無疑是在以暴力手段換取穩定,這種做法雖然在短期内奏效,但長遠來看,必然會引發更多的不穩定因素。

陸遜家族的遭遇也說明,孫策的統治方式過于極端,很容易引發反彈。這種做法雖然能夠暫時鞏固自己的地位,但最終恐怕也難逃覆滅的命運。

陸遜:與孫權四十年君臣情誼,戰功顯赫,為何最後會被逼死?

陸遜投靠孫權 憑治理成就獲信任

面對孫氏的鐵腕統治,陸遜家族原本懷有敵意。但是明哲保身的陸遜很快意識到,與其對抗注定沒有出路,不如趁機重新崛起。于是,在孫策去世後,他毅然投靠了孫權,成為了孫權的幕僚。

一開始,陸遜隻是被派往基層任職。但他憑借過人的智慧和才幹,在海昌縣大展身手,使這片貧瘠的土地重制生機。

陸遜:與孫權四十年君臣情誼,戰功顯赫,為何最後會被逼死?

他規模化屯田,儲備糧食;遭遇旱災時,他開倉赈濟貧民;他還鼓勵當地人發展農業生産,使官府的組織管理和社會生産水準都得到了極大提升。

很快,陸遜就在當地樹起了威望。這種治理成就不僅讓他在孫權眼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也為他日後的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陸遜:與孫權四十年君臣情誼,戰功顯赫,為何最後會被逼死?

陸遜的做法可以說是一種典型的投名狀。當時,孫氏勢力與江東大族之間的沖突還未完全解決,陸遜明智地選擇了投靠孫權這一條路。

通過在基層的出色表現,他不僅獲得了孫權的信任,也為自己赢得了一個重新崛起的機會。這種靈活的應變能力和超強的政治嗅覺,無疑是陸遜成功的關鍵所在。

陸遜:與孫權四十年君臣情誼,戰功顯赫,為何最後會被逼死?

陸遜軍事大放異彩 先後擊敗強敵

憑借在海昌的出色表現,陸遜獲得了孫權的信任,開始被重用。在軍事上,他更是大放異彩,先後擊敗了費棧、關羽和劉備等強敵,為孫吳立下了汗馬功勞。

面對費棧的起事,陸遜運用疑兵之計,使對方防線潰散。這種巧妙的戰術運用,不僅展現了陸遜的軍事才能,也充分展現了他的智謀。

陸遜:與孫權四十年君臣情誼,戰功顯赫,為何最後會被逼死?

對付關羽,他則采取了更加精妙的心理戰術,讓這位蜀漢名将陷入自滿的泥淖。至于劉備的夷陵之戰,陸遜更是使出了渾然天成的兵法,巧妙地消耗了蜀軍的銳氣,最終讓他們在暑熱中力竭而歸。

這些勝利不僅讓陸遜在軍事上聲名鵲起,也大大增強了孫權對他的信任。在孫權看來,擁有如此出色軍事才能的陸遜,無疑是一個可靠的助手。而對于陸遜來說,這些輝煌戰績也為他日後的政治地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陸遜:與孫權四十年君臣情誼,戰功顯赫,為何最後會被逼死?

陸遜地位日漸高漲 開始影響朝政

功勳卓著的陸遜地位日漸高漲,最終被任命為丞相,集軍政大權于一身,可謂位極人臣。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他開始忘記了當初的本心,變得驕縱傲慢起來。

他上書孫權,要求"寬賦息調",減輕對人民的剝削;他還反對孫權對外征戰,主張"限江自保"。看似是在主張仁政,實則是在限制皇權,縱容江東大族的發展。

陸遜:與孫權四十年君臣情誼,戰功顯赫,為何最後會被逼死?

陸遜已經開始動了反客為主的心思。他似乎忘記了自己當初投靠孫權的初衷,開始試圖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影響力,來牽制和制衡孫權的權力。

這種行為無疑是在挑戰孫權的權威。作為一國之君,孫權自然不會容忍臣下的如此僭越行為。在陸遜看來,自己的功勳和地位足以與孫權抗衡,但他顯然低估了孫權的決心和手段。

陸遜:與孫權四十年君臣情誼,戰功顯赫,為何最後會被逼死?

立嗣之争引發沖突 孫權出手打壓

立嗣之争成為了孫權扭轉局面的關鍵。孫權對太子孫和有些失望,因為孫和已經完全被陸遜的儒家思想所同化,如果讓他繼位,并托孤于陸遜,那就等于把皇權拱手相讓。于是,孫權開始扶持四子魯王孫霸,引發了"二宮構争"。

這場立嗣之争不僅是一場皇位的争奪戰,更是孫權與江東大族之間的一場較量。孫權清楚地意識到,如果讓陸遜等人掌握了太子的大權,那麼他們就可以借助儒家思想來限制皇權,最終把持朝政。

陸遜:與孫權四十年君臣情誼,戰功顯赫,為何最後會被逼死?

是以,孫權必須出手打壓江東大族,以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借助立嗣之争,孫權開始清除江東大族的力量。陸遜的黨羽紛紛被流放或處死,江東大族很快就失去了反抗的力量。

看到同僚一個個被殺,陸遜意識到自己的未來也将不樂觀,最終在憤懑中離世。這場權力之争不僅奪去了陸遜的性命,也徹底摧毀了江東大族的勢力,為孫權鞏固統治掃清了障礙。

陸遜:與孫權四十年君臣情誼,戰功顯赫,為何最後會被逼死?

結語

從一個默默無聞的草根,到最終位極人臣,再到被逼身死,陸遜的人生軌迹可謂跌宕起伏、撲朔迷離。

隻有明白君臣相處的分際,才能避免重蹈陸遜的覆轍,在人生的道路上行穩緻遠。權力的遊戲往往殘酷無情,即便是再出色的人才,也難免會被權力的旋渦所吞噬。

是以,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不要被眼前的榮耀所迷惑,而是要明智地把握住自己的位置,在權力的博弈中謹慎行事,才能最終在這個險惡的世界中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