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史上最真摯的愛情,最入骨的相思

作者:金峰之約真情永遠
史上最真摯的愛情,最入骨的相思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說君兮君不知。

——[ 先秦 ] 佚名《越人歌》

據劉向《說苑·善說》記載:春秋時代,楚王母弟鄂君子皙在河中遊玩,鐘鼓齊鳴。搖船者是位越人,趁樂聲剛停,便抱雙槳用越語唱了一支歌。歌中唱出了越人對子皙的那種深沉真摯的愛戀之情。

史上最真摯的愛情,最入骨的相思

有美人兮,見之不忘。

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

鳳飛翺翔兮,四海求凰。

無奈佳人兮,不在東牆。

将琴代語兮,聊寫衷腸。

何時見許兮,慰我彷徨。

願言配德兮,攜手相将。

不得於飛兮,使我淪亡。

——[漢代]司馬相如《鳳求凰》

司馬相如,是西漢大辭賦家。他與卓文君私奔的故事,長期以來脍炙人口,傳為佳話。據《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記載:他人京師、梁國宦遊歸蜀,應好友臨邛(今四川邛崃)令王吉之邀,前往作客。當地頭号富翁卓王孫之女卓文君才貌雙全,精通音樂,青年寡居。一次,卓王孫舉行數百人的盛大宴會,王吉與相如均以貴賓身份應邀參加。席間,王吉介紹相如精通琴藝,請他彈奏,相如就當衆彈了兩首琴曲,意欲以此挑動文君。“文君竊從戶窺之,心悅而好之,恐不得當也。既罷,相如乃使人重賜文君侍者(婢女)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與馳歸成都。”這首詩,據說就是相如彈琴歌唱的《鳳求凰》歌詞。因《史記》未載此辭,到陳朝徐陵編《玉台新詠》始見收錄,并加序說明,唐《藝文類聚》、宋《樂府詩集》等書亦收載,故近人或疑乃兩漢琴工假托司馬相如所作。

史上最真摯的愛情,最入骨的相思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 唐 ] 白居易《長恨歌》

《長恨歌》是中國唐朝詩人白居易的一首長篇叙事詩;這首詩是作者的名篇,作于公元806年(元和元年)。全詩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

史上最真摯的愛情,最入骨的相思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時,日日與君好。

——唐·無名氏

詩為唐代銅官窯瓷器題詩,作者可能是陶工自己創作或當時流行的裡巷歌謠。1974-1978年間出土于湖南長沙銅官窯窯址。見陳尚君輯校《全唐詩補編》下冊,《全唐詩續拾》卷五十六,無名氏五言詩,第1642頁,中華書局,1992年10月版。

史上最真摯的愛情,最入骨的相思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尋常百種花齊發,偏摘梨花與白人。

今日江頭兩三樹,可憐和葉度殘春。

——[ 唐 ] 元稹《離思》

唐德宗貞元十八年(802年),太子少保韋夏卿的小女兒年方二十的韋叢下嫁給二十四歲的詩人元稹。當時二十四歲的元稹科舉落榜,但是韋夏卿很欣賞元稹的才華,相信他有大好前程,于是将小女兒許配給他,兩人在婚後卻是恩愛百般,感情非常好。當時正是元稹不得志的時候,過着清貧的生活,韋叢從大富人家來到這個清貧之家,卻無怨無悔,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關心和體貼丈夫,對于生活的貧瘠淡然處之。

唐憲宗元和四年(809年),韋叢因病去世,年僅二十七歲。此時的三十一歲的元稹已升任監察禦史,幸福的生活就要開始,愛妻卻駕鶴西去,詩人無比悲痛。韋叢營葬之時,元稹因自己身萦監察禦史分務東台的事務,無法親自前往,便事先寫了一篇情詞痛切的祭文,托人在韋叢靈前代讀。但即便如此,到了下葬那天,元稹仍情不能已,于是又寫了三首悼亡詩,這就是最負盛名的《三遣悲懷》(即《遣悲懷三首》) 。元稹對妻子一直有深切的思念和無法釋懷的悲傷,韋叢與他同苦七年,卻在他即将飛黃騰達的時候離開了他,而元稹能做的隻有祭奠亡故的愛妻,以及在詩中寫下自己的思念。''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貧賤的夫妻總是這樣,盡管互相恩愛卻因為物質條件的貧瘠而無法讓心愛的人過得更加幸福,韋叢因為幾組情意綿綿的詩歌而永遠留在了後世讀者的心中。

史上最真摯的愛情,最入骨的相思

相逢恨晚,人誰道、早有輕離輕折。

不是無情,都隻為、離合因緣難測。

——宋·吳儆《念奴嬌》

吳儆(jǐng)(1125~1183)字益恭,原名備,字恭父,休甯(今屬安徽)人。與兄吳俯講學授徒,合稱“江東二吳”。

史上最真摯的愛情,最入骨的相思

當初相見,君恨相逢晚。

一曲秦筝彈未遍,無奈昭陽人怨。

——宋·朱敦儒《清平樂》

朱敦儒(1081-1159) 字希真,号岩壑,河南(治今河南洛陽)人。早有聲名,但不願為官。高宗紹興二年(1132),始應召入朝,賜進士出身,為秘書省正字,擢兵部郎中,遷兩浙東路提點刑獄。秦桧為相時,任鴻胪少卿;桧死,遭罷免。早年生活放蕩,詞風尚婉麗。中年,逢北方淪陷于金,國破家亡,多感懷、憂憤之作,格調悲涼。晚年隐居山林,詞多描寫自然景色與自己閑适的生活。其詞語言清暢,句法靈活自由。但多數詞作帶有濃厚的虛無思想,内容消極。著有《岩壑老人詩文》,已佚;今有詞集《樵歌》。

史上最真摯的愛情,最入骨的相思

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鬥酒會,明旦溝水頭。

躞蹀禦溝上,溝水東西流。

凄凄複凄凄,嫁娶不須啼。

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竹竿何袅袅,魚尾何簁簁。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漢·卓文君《白頭吟》

《白頭吟》是漢代才女卓文君的作品。(存疑)據傳,司馬相如發迹後,漸漸耽于逸樂、日日周旋在脂粉堆裡,直至欲納茂陵女子為妾。卓文君忍無可忍,因之作了這首《白頭吟》,呈遞相如。

史上最真摯的愛情,最入骨的相思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

東風惡,歡情薄。

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鲛绡透。

桃花落,閑池閣。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陸遊《钗頭鳳·紅酥手》

《钗頭鳳·紅酥手》是南宋詩人、詞人陸遊的詞作品。此詞描寫了詞人與原配唐氏(一說為唐婉)的愛情悲劇。

史上最真摯的愛情,最入骨的相思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幹,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

難,難,難!

——宋·唐婉《世情薄》

《钗頭鳳·世情薄》是南宋詞人唐婉(也作唐琬,一說為唐氏)的詞作品。

唐婉與陸遊被迫分開後,在沈園偶然相遇,陸遊寫下《钗頭鳳·紅酥手》,唐婉回到家中,愁怨難解,于是和了這首《钗頭鳳·世情薄》。詞中描寫了唐婉與陸遊被迫分開後的種種心事,直抒胸臆,美輪美奂。俞平伯著《唐宋詞選釋》認為此詞“當是後人依斷句補拟”,可備一說。

史上最真摯的愛情,最入骨的相思

人生若隻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骊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清·納蘭容若《木蘭詞·拟古決絕詞柬友》

這首詞是寫給一位朋友的模仿古樂府的決絕詞。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彩奪目的一席。

史上最真摯的愛情,最入骨的相思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唐·崔護《題都城南莊》

唐德宗貞元初年,博陵才子崔護科舉落第,便在長安找個住處繼續攻讀。清明節的一天,崔護去城南領略大自然的景色。在一戶農家小院前想讨碗水喝,農家出來一位美麗的姑娘端來一碗水,崔護被姑娘的美貌深深打動了,不禁産生了愛慕之情。第二年清明節的一天,他又來到這個農家前,但大門上了鎖,于是他在院門上寫下了這首詩留給姑娘。

史上最真摯的愛情,最入骨的相思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千裡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鬓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 宋 ] 蘇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轼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寫的一首悼亡詞。蘇東坡十九歲時,與年方十六的王弗結婚。王弗年輕美貌,且侍親甚孝,二人恩愛情深。可惜天命無常,王弗二十七歲就去世了。這對東坡是絕大的打擊,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蘇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銘》裡說:“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趙郡蘇轼之妻王氏(名弗),卒于京師。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東北彭山縣安鎮鄉可龍裡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于平靜語氣下,寓絕大沉痛。公元1075年(熙甯八年),東坡來到密州,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夢見愛妻王氏,便寫下了這首“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 ”(陳師道語)且傳誦千古的悼亡詞。

史上最真摯的愛情,最入骨的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