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國時期,高官權貴為斂财有多腐敗?是時候告訴大家真相了!

作者:曆史小松

在電視劇《追風者》中,虞世卿和康爺背後的大反派二姐(曆史原型為宋霭齡),為斂财不惜操縱庫券市場,大發國難财150億法币,國府内各類官商勾結,不顧百姓死活。

其實,在真實的民國曆史上,國府的高官權貴,為實作斂财更是無所不用其極,各類官商勾結、剝削百姓也是司空見慣。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民國時期的國家腐敗和黑暗!

首先,自1927年蔣氏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東北于1928年易幟後,南京國民政府完成形式上的全國統一。

民國時期,高官權貴為斂财有多腐敗?是時候告訴大家真相了!

不過,扶持蔣氏登入政壇頂端的,不是普通百姓,而是一群大買辦、大官僚階級,也就是以四大家族支撐的南京國府。

四大家族分别是:蔣氏(把控政治)、宋氏(把控财政,南京國府真正的大股東)、孔氏(把控财政)、陳氏(把控黨務)。

四大家族,對外同帝國主義列強勾結,出賣國家主權和利益,對内和地方買辦、地主等階級沆瀣一氣,壓迫平民百姓,腐敗更是根深蒂固。

當時,國軍一個步兵師上報編制人數為7000餘人,但是實際人數不到4000,下發的多餘物資,便被一些進階軍官全部轉手賣掉,填滿自己的腰包。

民國時期,高官權貴為斂财有多腐敗?是時候告訴大家真相了!

比如,在軍隊夥食标準上,每名士兵每個月有接近40斤的大米夥食補貼。但是,實際上都會一路克扣,然後再虛報幾千人,多餘的大米等糧食,再被轉手一賣。

在常德會戰爆發前,普通士兵隻能吃點糙米飯,就着爛菜葉和少量鹹菜,根本沒啥油水。

然後,國軍多數士兵還是穿草鞋,隻有少數軍官才有皮鞋和膠鞋可穿,而且部分還是中央軍序列,這一點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

縱觀整個民國,國軍内部吃空饷,喝兵血的現象,甚至到了喪心病狂的程度。

當然,這種級别的腐敗,在民國高官權貴的眼裡,似乎是不值一提。就拿宋霭齡來說吧,和孔祥熙聯姻後,仗着其身份大肆斂财。

1935年,在二三關庫券炒作案中,宋霭齡盈利高達2500萬元,而炒作的結果導緻部分銀行、大戶、散戶破産,甚至自殺跳樓(電視劇《追風者》中的黃包車夫阿文,便是因為庫券自殺的普通百姓)。

民國時期,高官權貴為斂财有多腐敗?是時候告訴大家真相了!

1935年11月,為防止白銀外流,實施白銀國有化政策,時任國府财政部長的宋子文,開始進行大刀闊斧的币制改革,“民國法币”便正式登上曆史舞台。

當宋霭齡從弟弟口中得到内幕消息以後,她便直接動用國庫資金,将大筆财政資金投入到外彙和黃金市場,準備用公家錢大賺一筆後,全部揣入私人腰包。

在抗戰爆發以後,宋霭齡更是将“前方吃緊,後方緊吃”的貪婪嘴臉,展現地淋漓盡緻。

1937年10月,國府遷都重慶後,抗戰正處于艱難局面,本應全國群眾一同抗日。

但是,宋霭齡料到後方物資緊缺,便利用其丈夫孔祥熙财政部長的權力,囤積食品和藥品于重慶,并等到物價飛漲再賣出。

民國時期,高官權貴為斂财有多腐敗?是時候告訴大家真相了!

當時,就連國府購買軍用飛機用于抗戰,宋霭齡都要從中抽取傭金,并全部存入自己的私人銀行。

1948年,蔣經國在上海灘開展打虎行動,宋霭齡的長子孔令侃,繼承家族衣缽,利用家族身份特權經營的揚子公司,囤積西藥、汽車、顔料、口紅、尼龍絲襪等奢侈品,還有鋼鐵等工業物資,偷逃海關稅款,哄擡物價,牟取暴利。

當時,一心想懲治貪官污吏的大公子蔣經國,就是因為這些高官權貴關系網,最終在上海灘打虎失敗,還被蔣氏一頓批評,而後辭去經濟督導員一職。

當然,大姐宋霭齡最臭名昭著的,還得是她在抗戰時期的侵吞美元公債案,而這件事也直接導緻孔祥熙的下台。

民國時期,高官權貴為斂财有多腐敗?是時候告訴大家真相了!

1941年,為了支援反法西斯戰争,美國羅斯福政府劃撥5億美元,借款給南京國府,而宋霭齡和孔祥熙商議,決定用其中的1億美元作為美國公債發行,以此大發國難财。

1943年,在得到證券市場通貨膨脹消息後,宋霭齡等人回購美元公債,轉移資金風險,累計獲利高達115億法币。

雖然最終這筆貪腐案被揭發檢舉,财政部長孔祥熙也由此下台,但是他們發的國難财卻并沒有受到損失,幾乎全部轉移到了美國和南美地區。

再說宋子文,可别以為他是個好人,實際上和蔣氏是一丘之貉,他推行币制改革也不是為了國家,而是友善自己和四大家族摟錢罷了。

1945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行政院院長宋子文,并沒有将重心放在戰後國民建設方向,而是加緊接收日僞物資,并親自前往北平、天津、上海等地督導接收。

民國時期,高官權貴為斂财有多腐敗?是時候告訴大家真相了!

在接收物資過程中,他更是濫用職權,以接收日僞财産為名,大肆掠奪百姓資産,包括房子、車子、黃金、鈔票等,借機橫征暴斂,百姓是苦不堪言。

當年,杜魯門政府在探查孔、宋兩大家族時,估算兩家的存款就高達二十億美元以上。其中一家銀行,宋霭齡的個人存款有8000萬美元,宋美齡有1.5億美元,而宋子文也有7000萬美元。

1942年,中原地區爆發極端災害,水、旱等災害交替,數千萬百姓流離失所,餓殍千裡,南京國府迫于輿論壓力劃撥2億振災款,但是實際到地方政府隻有不到8000萬。

本來這8000萬振災款,對于數千萬災區百姓來說,俨然是杯水車薪,但是地方官員還沒有将其用于救災,而是直接将大筆錢放進了銀行裡靠利息增值,鼓足官員腰包。

隻有少量救濟款,可以配置設定給鬧饑荒的地區,但是地方官員還要救濟款中扣除稅賦,導緻百姓能拿到的救濟款是少之又少。

民國時期,高官權貴為斂财有多腐敗?是時候告訴大家真相了!

其實,在南京國府内部的貪腐,并不是個例,而是一個系統性的、輻散性的A錢腐敗。

當時,從基層小吏到上層高官,幾乎都和貪腐脫不了關系。在四大家族之下,還有無數個大大小小的貪腐官僚家族,他們的貪腐腐敗,和四大家族相比較,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那個吃人的社會之下,普通老百姓不僅會被貪腐官僚壓榨,還要遭受來自軍閥、土匪、地主等的層層壓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