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晶片戰争終于要結束,華為不跪打赢了,徹底打臉了那些說妥協的

作者:艾倫愛吃炒煤

一場突如其來的科技冷戰,讓中國科技企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被無情切斷供應鍊,禁運最先進的晶片和技術,華為這家曾經光芒四射的科技巨頭瞬間陷入谷底。在困境面前,有人呼籲妥協低頭,有人認為應該放棄自主研發。但華為選擇了另一條路——自力更生,科技自主。

曾幾何時,在智能手機的戰場上,華為可謂是叱咤風雲。憑借出衆的産品品質和領先的技術實力,華為成為全球第一大手機制造商。然而,2019年5月的一紙禁令,徹底改變了華為的命運。

晶片戰争終于要結束,華為不跪打赢了,徹底打臉了那些說妥協的

當時,美國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将華為列入了出口管制"實體名單",禁止美國公司向華為出售元器件。這一禁令無異于扼殺華為手機業務,因為其多年來一直依賴美國晶片廠商的供應。華為面臨被徹底斷供的危機。

面對重重打壓,路在何方?一度有聲音呼籲,華為應該放軟實力争取恢複供應,哪怕是暫時放慢自主研發的腳步。畢竟,當務之急是保住現有手機業務,守住市場佔有率。可是,華為沒有選擇那條捷徑。

晶片戰争終于要結束,華為不跪打赢了,徹底打臉了那些說妥協的

"路是自己走出來的,關鍵就看自己能不能真正解決晶片問題。"面對質疑,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态度堅決。不達目的,誓不罷休,這就是華為的精神。

2019年9月,在萬衆矚目之下,華為釋出了其首款自主研發的旗艦SoC晶片-麒麟990 5G。這款晶片不僅實作了5G通訊,而且性能與當時的高通旗艦産品恰恰相當。它的問世,讓外界看到了華為自主可控實力的一斑。

但這還遠遠不夠,僅憑一款好晶片是無法完全解決被制裁的困境。一場曠日持久的"晶片戰争"随即而來。

晶片戰争終于要結束,華為不跪打赢了,徹底打臉了那些說妥協的

由于美國的技術封鎖,華為被迫在極大的困難中啟動晶片自主研發程序。這意味着,華為不僅要掌握晶片的設計能力,還需要在晶圓代工環節實作突破。所幸,在此之前華為便有了一些布局。不過,要完全實作自主可控,任重道遠。

與此同時,華為在基礎架構軟體方面也在加速自主創新。特别是在鴻蒙系統和計算産品方面,華為花費了大量資源。華為建構起了從晶片到作業系統的完整生态,為擺脫外部制裁奠定了基礎。

晶片戰争終于要結束,華為不跪打赢了,徹底打臉了那些說妥協的

時間來到2022年,華為終于迎來了自主可控的決定性時刻。這一年,華為先後推出了7nm工藝的麒麟9000系列晶片,以及基于鴻蒙系統的手機産品線。更值得一提的是,業内傳聞已久的華為自主指令集架構晶片也正式亮相。

經過多年艱辛探索,華為終于完整掌握了晶片設計、晶園代工、作業系統等全部核心能力。從此之後,無論是遭受何種外部打壓,華為都有了完全自主可控的實力做支撐。晶片戰争,終于結束。

塵埃落定,我們回過頭來看,在備受質疑之時,華為為什麼就是不願意低頭妥協呢?原因無非有三:

晶片戰争終于要結束,華為不跪打赢了,徹底打臉了那些說妥協的

其一,放棄自主可控等于将生殺予奪權全部拱手相讓。作為一家科技公司,沒有掌握核心技術的主動權,意味着你的未來将完全被他人掌控。華為如此龍⾁⽼老重的公司,怎麼可能甘心被他人玩弄于股掌之間?

其二,自主可控是中國科技産業進步的必由之路。中國擁有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大消費市場,極不應該缺失自主創新能力。華為作為中國第一家真正掌握了核心科技能力的企業,用行動樹立了标杆。

其三,自主創新是高科技公司寶貴的核心競争力。缺乏創新,長期依賴外部供應,意味着隻能在技術路線圖和晶片選型上被動跟随,必将在激烈的市場競争中失去優勢地位。

晶片戰争終于要結束,華為不跪打赢了,徹底打臉了那些說妥協的

毫無疑問,華為選擇了一條最為正确而且無怨無悔的道路。現在,它已經完全擺脫了被制裁的陰霾,自主可控成果還将持續放大。未來,無論是智能手機、車載計算、雲伺服器、人工智能,亦或是6G/7G通信,華為都将憑借自主創新這柄利⼑持續在各領域發力。

或許,在某個未來的日子,華為不再僅是一家手機公司,它會成為引領中國科技進步,影響全人類文明程序的科技巨無霸。而那一個個孕育着閃光晶片和作業系統的日夜裡,必将成為華為成長的重要印記。

晶片戰争終于要結束,華為不跪打赢了,徹底打臉了那些說妥協的

華為的經曆昭示了一個道理:自主創新沒有止境,科技自立永無盡頭。隻有百折不撓地自主創新,中國科技公司才能在世界的科技版圖上真正伸張自己的身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