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初見峥嵘到星辰大海——神州飛船發展全紀錄

作者:藍星穿梭者

(文章有點長,請大家耐心讀完哦,讀不完的可以關注我)

1961年4月,前蘇聯航天員尤裡·加加林乘坐東方一号飛船飛上太空,宣告了人類載人航天時代的到來。

從初見峥嵘到星辰大海——神州飛船發展全紀錄

加加林與東方一号飛船

雖然加加林乘坐東方一号飛船僅環繞地球飛行一周,卻完整地驗證了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發射入軌、在軌運作、生命保障、測控通信、安全傳回所需要的關鍵技術,證明了人類有能力實作可靠的天地往返。

從初見峥嵘到星辰大海——神州飛船發展全紀錄

美國水星号

1962年2月20日,約翰·格倫乘坐水星6号飛船繞地球飛行3圈,成為美國第一個進入地球軌道的人。

大陸載人航天項目啟動(1960年~1980年之間)

在同一時期,中國科學院也開始了載人航天的規劃。

從初見峥嵘到星辰大海——神州飛船發展全紀錄

中國科學院

1967年9月,王希季和第八設計院進行了一種載1人飛船的總體方案論證。并且将飛船命名為曙光一号。當年年底,八院先後完成了可載1名、2名、3名和5名航天員的四種方案的論證。

從初見峥嵘到星辰大海——神州飛船發展全紀錄

王希季

1968年4月1日,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507所)成立,開始了航天員的選拔工作。

1970年7月14日,毛澤東圈閱了曙光一号飛船航天員選拔報告。是以,中國第一個載人航天計劃就被稱為“714”計劃。

1970年11月27日,國防科委送出《關于研制載人飛船、通信衛星、飛彈衛星的請示報告》,提出曙光一号飛船由兩名航天員駕駛,最長飛行時間為8天,争取1973年發射無人飛船,1974年發射載人飛船。

1971年4月,載人航天工程方案論證會召開,提出的方案為載2人雙艙式,構型類似于美國的雙子座号。方案論證會後,由于政治形勢的變化,加之反對之聲不斷,曙光一号研制出現了極大困難。

從初見峥嵘到星辰大海——神州飛船發展全紀錄

曙光一号圖紙

1974年10月23日,由于某些政治因素,曙光号飛船研制工作停止研發。

曙光一号飛船研制雖然停止了,還是取得了一些技術方面的進展,包括高空生物實驗、航天員選拔、航天醫學以及實驗裝置研制。

從初見峥嵘到星辰大海——神州飛船發展全紀錄

1970年6~7月,首批20名航天員選拔工作結束。而後開展了大量醫學試驗與測試。通過曙光一号飛船的預研,培養了一批從事飛船設計的技術專家,對飛船結構、材料、防熱、試驗、航天員食品以及專用裝置設計也積累了不少經驗。

載人航天項目二次啟動(1990年~至今)

面對外部的技術封鎖和内部資源匮乏,中國航天人并未退縮,反而堅定了自主研發的決心。

步入九十年代,随着改革開放帶來的國力提升和技術積累,中國再次啟動了載人航天工程,并設計研發了神州飛船作為載人航天的核心載體。

從初見峥嵘到星辰大海——神州飛船發展全紀錄

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做出了實施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戰略決策,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被定名為“神舟”,代号 “921”工程,并明确了載人航天“三步走”的發展戰略,

第一步是發射無人和載人飛船,将航天員安全地送入近地軌道,進行對地觀測和科學實驗,并使航天員安全傳回地面;

第二步是突破載人飛船和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發射空間實驗室,解決有一定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第三步是建造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從1992年9月2日到 1995年,神舟飛船完成了總體技術方案的設計工作。

1998年,研制機關完成了火箭-飛船-發射場的合練、零高度 狀态下的逃逸救生飛行試驗等重大試驗工作。随後,飛船系統轉入正樣研制階段。

從初見峥嵘到星辰大海——神州飛船發展全紀錄

"神州飛船"系列時間節點

神州一号(1999年)

神州一号是中國自行研制的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它的成功發射标志着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邁出了實質性的第一步。這次任務主要驗證了飛船總體方案設計的正确性以及飛船在軌運作的能力,包括飛船的結構、熱控系統、電源系統、測控通信系統、姿态控制系統、回收着陸系統等關鍵子系統的性能。

從初見峥嵘到星辰大海——神州飛船發展全紀錄

神舟一号傳回艙

神州二号至神州四号(2001-2002年)

此階段的三次無人飛行任務是對神州飛船各項技術的深入測試和完善。神州二号進一步檢驗了飛船的實際環境适應性和可靠性;神州三号則攜帶模拟宇航員的假人模型并裝載了一些生命保障系統,進行了微重力環境下相關科學實驗;神州四号在嚴寒條件下發射,驗證了飛船在極端氣候下的工作能力。

從初見峥嵘到星辰大海——神州飛船發展全紀錄

神舟二号發射

神州一号至神州四号都為不載人試驗飛船。連續四次試驗的成功,保證了大陸航天事業的下一步計劃“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順利進行”。

神州五号(2003年10月15日)

神州五号是大陸第一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航天員楊利偉搭乘飛船成功繞地球飛行一圈,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此次飛行不僅驗證了飛船的安全性和各項生命保障功能,而且突破了載人航天飛行的重大關鍵技術。

從初見峥嵘到星辰大海——神州飛船發展全紀錄

楊利偉

從1999年到2003年,大陸先後成功地發射了四艘無人飛船和一艘載人飛船,突破了載人飛船再入升力控制、應急救生、軟着陸、GNC故障診斷、艙段間分離、防熱等13項關鍵技術。作為中國高技術領域的跨世紀工程,神舟飛船的總體性能達到了20世紀90年代國際先進水準。

神州六号(2005年10月12日)

神州六号實作了中國首次雙人多天太空飛行,航天員費俊龍和聶海勝共同完成了為期5天的飛行任務,期間進行了多項科學實驗和操作演練,證明了神州飛船具備多人長時間飛行的能力。

從初見峥嵘到星辰大海——神州飛船發展全紀錄

費俊龍和聶海勝

神州五号和神舟六号載人飛船的成功,使得大陸航天工程第一步“發射載人飛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試驗性載人飛船工程”的目标順利完成。

而從神舟七号開始,大陸将“逐漸開展空間應用實驗”的任務目标。

神州七号(2008年9月25日)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載人飛船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将航天員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和景海鵬送入太空。

從初見峥嵘到星辰大海——神州飛船發展全紀錄

翟志剛、劉伯明和景海鵬

神州七号實作了中國首次太空行走,航天員翟志剛穿着國産艙外航天服成功出艙,标志着中國掌握了空間出艙活動關鍵技術,成功完成了多項技術試驗。飛船系統還成功進行了與天鍊一号資料中繼衛星的通信試驗。

神州八号( 2011年11月01日)

神舟”八号飛船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進入預定軌道與天宮一号完成剛性連接配接,形成了組合體,組合體運作12天後,飛船脫離天宮一号并再次與之進行交會對接試驗,這标志着大陸已經成功突破了空間交會對接及組合體運作等一系列關鍵技術,傳回艙于2011年11月17日降落于内蒙古中部地區的主着陸場區。神州八号任務的成功完成實作了中國空間技術的重大跨越。

從初見峥嵘到星辰大海——神州飛船發展全紀錄

神舟八号與天宮一号對接圖

神舟八号飛行任務不載人,跟随神舟八号飛船一同前往太空的,還有兩名各重75千克的模拟“航天員”,按真實飛行狀态穿着艙内航天服,服裝上安裝有生理信号測試盒,能模拟産生心電、呼吸、體溫、血壓等生理信号。

神州九号(2012年6月16日)

“神舟”九号載人飛船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将航天員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和劉洋送入太空,并與天宮一号完成自動交會對接,于2012年6月29日傳回。神舟九号任務圓滿成功标志着載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務取得了重大成果,為今後的載人航天的發展、空間站的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從初見峥嵘到星辰大海——神州飛船發展全紀錄

神州十号(2013年6月11日)

“神舟”十号載人飛船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将航天員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和王亞平送入太空,傳回艙于2013年6月26日傳回地面。神舟十号升空後再次和天宮一号實行對接,對其進行短暫的有人照管試驗,并首次開展中國航天員太空授課活動,神舟十号完成了中國航天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首次應用性飛行。神舟十号飛行任務實作了中國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連戰連捷,為工程第二步第一階段任務劃上了圓滿的句号,也為後續載人航天空間站的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從初見峥嵘到星辰大海——神州飛船發展全紀錄

聶海勝、張曉光和王亞平

神州十一号(2016年10月17日)

“神舟”十一号載人飛船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将航天員航天員景海鵬、陳冬送入太空,并與天宮二号對接,進行人在太空中期駐留試驗,于2016年11月18日進入傳回程式,傳回艙降落主着陸場。神舟十一号實作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中從第二步到第三步的過程,為中國空間站建造營運和航天員長期駐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從初見峥嵘到星辰大海——神州飛船發展全紀錄

景海鵬、陳冬

神州十二号(2021年6月17日)

神舟十二号載人飛行任務是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第四次飛行任務,也是空間站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執行此次任務的是航天員是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

從初見峥嵘到星辰大海——神州飛船發展全紀錄

神舟十二号的成功發射,意味着中國第一座自主研發的空間站開始進入一個全新的篇章,開始驗證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首次啟用載人飛船應急救援任務模式外,神舟十二号還進一步驗證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的功能性能,全面驗證航天員長期駐留保障技術,在軌驗證航天員與機械臂共同完成出艙活動及艙外操作的能力。

從初見峥嵘到星辰大海——神州飛船發展全紀錄

神州十三号(2021年10月16日)

2021年10月16日0時23分,搭載神舟十三号載人飛船的長征二号F遙十三運載火箭點火發射,神舟十三号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将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态良好,發射成功。

從初見峥嵘到星辰大海——神州飛船發展全紀錄

神舟十三号航天員在軌飛行期間,先後進行了2次出艙活動,開展了手控遙操作交會對接、機械臂輔助艙段轉位等多項科學技術實(試)驗,驗證了航天員長期駐留保障、再生生保、空間物資補給、出艙活動、艙外操作、在軌維修等關鍵技術。

從初見峥嵘到星辰大海——神州飛船發展全紀錄

神舟十三号載人飛行任務的成功,标志着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任務完成,中國空間站即将進入建造階段。

神州十四号(2022年6月5日)

2022年6月5日10時44分,搭載神舟十四号載人飛船的長征二号F遙十四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陳冬、劉洋、蔡旭哲3名航天員執行神舟十四号載人飛行任務。

從初見峥嵘到星辰大海——神州飛船發展全紀錄

神舟十四号載人飛船是中國空間站進入建造階段的首發載人飛船,也是神舟十三号的應急救援飛船,于2021年進駐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首次創造了待命長達7個月的紀錄。

在大陸空間站建造時代,無論是長二F運載火箭,還是神舟載人飛船均采用“滾動待命”政策,在前一發載人飛船發射時,後一發載人飛船在發射場待命,并具備8.5天應急發射能力以實作太空救援的能力。是以,在神舟十四号發射之前,神舟十五号也已經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做好了準備。

從初見峥嵘到星辰大海——神州飛船發展全紀錄

神州十四号徑向對接

神州十五号(2022年11月29日)

2022年11月29日23時08分,搭載神舟十五号載人飛船的長征二号F遙十五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神舟十五号飛行乘組由航天員費俊龍、鄧清明和張陸組成。

在與神舟十四号航天員在軌輪換後,在軌駐留6個月。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兩個乘組6名航天員将在太空“會師”,并共同在軌工作一周左右時間。

從初見峥嵘到星辰大海——神州飛船發展全紀錄

神州十六号(2023年5月30日)

2023年5月30日9時31分,搭載神舟十六号載人飛船的長征二号F遙十六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神舟十六号飛行乘組由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和桂海潮組成,景海鵬擔任指令長。

從初見峥嵘到星辰大海——神州飛船發展全紀錄
從初見峥嵘到星辰大海——神州飛船發展全紀錄

神州十七号(2023年10月26日)

中原標準時間 2023年10月26日11時14分,搭載神舟十七号載人飛船的長征二号F遙十七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神舟十七号飛行乘組由航天員湯洪波、唐勝傑、江新林組成。

從初見峥嵘到星辰大海——神州飛船發展全紀錄

神舟十七号載人飛行的主要任務包括實施航天員出艙活動和貨物氣閘艙出艙任務,繼續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開展平台管理正常工作、航天員保障相關工作以及科普教育等重要活動。

神州十八号(2024年4月25日)

中原標準時間 2024年4月25日20時58分,搭載神舟十八号載人飛船的長征二号F遙十八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神舟十八号飛行乘組由航天員葉光富、李聰、李廣蘇組成。

從初見峥嵘到星辰大海——神州飛船發展全紀錄

神舟十八号航天員乘組駐留期間,将按計劃管理、照料空間站與應用載荷,進行空間站維護維修與狀态巡檢,保障空間站安全可靠高效運作。

從初見峥嵘到星辰大海——神州飛船發展全紀錄

神十八乘組将實施6次載荷貨物氣閘艙出艙任務和2至3次出艙活動,在目前空間站已有的空間碎片防護措施基礎上,航天員乘組将通過出艙活動,對艙外管路、電纜及關鍵裝置安裝碎片防護加強裝置,視情開展艙外巡檢,進一步保障空間站安全。

神州十九号(預計2024年下半年)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2024年将實施神舟十九号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乘組已經標明,正在開展任務訓練。

從初見峥嵘到星辰大海——神州飛船發展全紀錄

結語,在不久的将來,神州飛船将繼續在航天領域發揮重要作用。一方面,随着空間站建設的不斷推進,神州飛船将承擔更多的載人飛行任務,為空間站的營運和維護提供有力支援。另一方面,随着航天技術的不斷發展,神州飛船也将進行技術更新和性能提升,以适應未來更加複雜和艱巨的航天任務。

此外,神州飛船的發展還将助力大陸在國際航天領域樹立更高的地位。通過參與國際航天合作與交流,大陸将能夠學習到更多先進的航天技術和管理經驗,進一步提升自身的航天實力。同時,神州飛船也将成為展示大陸航天成就和實力的重要視窗,增強國家在國際舞台上的影響力和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