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去年掙了6.5億,業績連續三年雙增長!百洋醫藥商業化能力再提升

作者:風口财經用戶端

風口财經記者 王貝貝

A股首家健康商業化平台上市公司百洋醫藥披露了2023年年報及2024年一季報。

2023年報顯示,百洋醫藥實作營業收入75.64億元,同比增長0.7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56億元,同比增長29.55%;經營性現金流淨額6.10億元,較同期增長99.41%;同日披露的2024年一季報顯示,百洋醫藥2024年一季度實作營業收入16.61億元;歸母淨利潤1.66億元,同比增長35.6%。

值得一提的是,百洋醫藥業績連續三年實作雙增,盈利能力顯著。2021年至2023年,百洋醫藥營業收入分别為70.52億元、75.1億元、75.64億元,同比增速分别為19.94%、6.5%、0.72%;營收增速有所放緩,但近三年歸母淨利潤持續增長,分别為4.23億元、5.02億元、6.56億元。

利潤端的持續放量增長,預示着百洋醫藥長期深耕的商業化能力已被驗證,品牌效應正在加速釋放。報告期内,百洋醫藥基本每股收益為1.25元,2023年年度利潤配置設定預案為拟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7.62元(含稅)。

去年掙了6.5億,業績連續三年雙增長!百洋醫藥商業化能力再提升

品牌營運盈利能力持續優化

随着醫藥行業的深度轉型與快速發展,專業分工日益精細化。在醫藥行業商業化環節上,傳統的醫藥批發及零售平台已經難以充分滿足醫藥産品的商業化需求。作為A股首家健康商業化平台上市公司,百洋醫藥專注于品牌營運專業化服務,開始展現出其獨特的價值和稀缺性。

例如,百洋醫藥一直以來營運的迪巧系列産品,2023年創收近20億元。年報顯示,2023年百洋醫藥核心品牌迪巧系列産品實作營收18.97億元,同比增長17%,而迪巧系列的毛利率也高于品牌營運業務的整體毛利率:2023年,百洋醫藥品牌營運業務的毛利率為43.17%,迪巧系列的毛利率則高達67.41%。

報告期内,百洋醫藥将迪巧聚焦“進口鈣”品類,在品規方面迪巧推出小黃條液體鈣新品規(包括鈣鋅小黃條、鈣DK保健品、維生素D小黃條等多個品規),滿足不同消費者補鈣需求。目前迪巧獲歐睿認證“連續八年國内進口鈣補充劑市場第一”,獲得2023年度店員推薦率最高品牌—維生素礦物質類、中國非處方藥協會黃金大單品等多項獎勵。

除此,百洋醫藥助推衆多品牌實作大幅增長。諸如2023年海露創收6.4億元,增長50%,保持了海露在零售滴眼液市場的上司者地位;公司打造紐特舒瑪“醫用級營養品”的品牌定位,2023年紐特舒瑪實作營業收入0.83億元,同比增長44%。

可以說,2023年百洋醫藥在核心業務品牌營運上日趨聚焦與精進。

資料顯示,百洋醫藥主營業務涵蓋品牌營運、批發配送及零售三個闆塊,其中品牌營運是公司的核心業務,其利潤貢獻占比83.78%,是百洋醫藥利潤的主要來源。

2023年,百洋醫藥品牌營運業務創收44億元,同比增長18.91%,批發業務實作營收27.74億元,同比下降19%,零售業務創收3.6億元,與去年基本持平。年報提到,由于持續聚焦核心品牌營運業務并壓縮批發業務規模,因而百洋醫藥2023年營業總收入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由于品牌營運業務毛利率和淨利率均較高,因而公司歸母淨利潤增速高于營收增速。

百洋醫藥盈利能力持續優化的趨勢在2024年一季度得到進一步的印證。一季報顯示,品牌營運業務占比逐漸提升,同時規模效應逐漸顯現,2024年一季度百洋醫藥淨利率同比提升2.84個百分點。

品牌營運護城河不斷鞏固

經過近20年的積累,百洋醫藥形成了專業的品牌營運能力和強大的營銷網絡,已合作大中型醫院14000家、藥店近40萬家,成功孵化了進口鈣品牌迪巧、消化不良品牌泌特等多個上司品牌,積累了豐富的院内及院外管道品牌營運經驗,建立起了可複制成功經驗的專業商業化平台,能夠更高效精準地實作品牌商業價值最大化。

在核心競争力上,百洋醫藥一是通過多年品牌營運經驗的積累,建立了成熟的品牌營運政策與流程,形成了基于品類研究的品牌管理體系;二是建立了覆寫主流醫院和零售終端的全資料平台,以全資料平台作為市場地圖,公司能夠為上遊企業及其産品找到比對的終端客戶進行精準營銷,實作産品快速導入并釋放價值,避免結構性浪費;三是根據品牌生命周期不同階段配置資源;四是百洋醫藥管理團隊大多出身于專業的大型醫藥企業,具備多年從業經驗,同時公司的生态型組織有很好的協同能力。

财報顯示,百洋醫藥目前已形成OTC及大健康産品、OTX等處方藥、惡性良性腫瘤等重症用藥以及高端醫療器械四大品類矩陣,在多個細分領域都擁有重點産品,多年保持持續增長。

這種以“品牌塑造”為核心的商業化模式,在百洋醫藥的财務資料中也有所展現。2023年财報顯示,百洋醫藥的銷售費用為10.62億元,同比下降5.3%,銷售費用占營收的比重為14%,遠低于A股藥企平均銷售費用占比。(據公開資料,A股上市醫藥企業中,近40家2022年的銷售費用占營收比重的50%以上)

國投證券醫藥首席馬帥認為,得益于“雙通道”和“門診統籌”政策,處方外流趨勢加速,推動實體藥店和網上藥店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另據中康CMH資料,2023年中國醫藥零售市場的藥品銷售規模達到5,015億元,同比增長3.3%,其中實體藥店(含O2O)2023年藥品規模同比小幅增長1.0%,電商B2C增速達21.0%,遠高于實體藥店(含O2O)增速,管道占比提升1.9%,管道重要性進一步凸顯。

率先捕捉到營銷管道的變化趨勢的百洋醫藥,憑借敏銳的市場洞察力,靈活應對消費者購買行為的轉變,線上業務呈現顯著增長态勢,2023年線上銷售收入5.08億元,同比增長52.16%。

“産業投資人”助力提升造血能力

有業内人士指出,在醫藥流通企業向上遊醫藥工業布局的趨勢中,企業利用自身管道優勢,推動研産銷一體化,加速新品上市與放量。而百洋醫藥在這個方向上頗具優勢。基于長期沉澱的醫藥品牌商業化經驗,百洋醫藥具有深入洞察醫療場景的能力,能夠識别出有臨床價值的科研成果或産品,并幫助其快速實作商業化。

公開資訊顯示,百洋醫藥通過母公司百洋醫藥集團與國家級科研院校的股權合作,入局國内前沿 First in Class創新藥械開發,待合作産品獲批上市後上市公司将優先取得商業化權益,逐漸建立起自身的創新孵化平台。

百洋醫藥集團作為“産業投資人”,通過搭建科研成果轉化平台,攜手國家級科研院校,挖掘有價值的源頭創新,發力創新成果投資孵化,源源不斷地為上市公司輸送優質産品,提升上市公司的造血能力。

2023年,百洋醫藥創新藥和高端醫療器械已有成果顯現。

高端醫療器械方面,蘇州同心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磁懸浮人工心髒率先落地實作商業化,北京邁迪斯醫療技術有限公司的電磁定位穿刺引導裝置、北京五維康科技有限公司的家用心電儀等高端醫療器械産品也陸續進入商業化階段;創新藥方面,百洋醫藥集團助力廣東瑞迪奧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放射性核素偶聯藥物(RDC)99mTc-3PRGD2 是大陸核醫學領域首個自主研發的1類創新藥,目前已在中國完成三期臨床試驗,即将申報上市進入商業化階段,未來将成為公司在創新藥領域的重磅産品。

“目前公司在 OTC 及大健康、OTX 等處方藥、惡性良性腫瘤等重症藥、高端醫療器械四大賽道已形成多品牌矩陣且營運能力持續提升,未來我們希望創新藥械能占到公司收入的 20%-30%。”百洋醫藥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

(本文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