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品牌如何引爆市場?

作者:虎嗅APP
新品牌如何引爆市場?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黃曉軍(ID:Junbrands),作者:黃曉軍,原文标題:《“人群-品類”象限品牌的從0到1》,頭圖來自:視覺中國

前兩期,我們讨論了品類品牌、人群品牌。

但從當下一個消費品牌從0到1的實際操作來看,其實都是在“政策人群+單一品類”的坐标軸上做創新或差異化。

那麼,“人群-品類”象限品牌如何從0到1,或許更值得讨論。

理清品類還是理清人群?

很多品牌的從0到1,這短短的一步,其實就已經走歪了。以至于,當品牌走到1,或1~10的階段時,就走不動了。

歸結了很多品牌主理人的發言,他們的從0到1,基本都是看到了一個需求,也就是商機。

翻譯過來:

  • 要麼是一群人對現有解決其問題的某品類感到不滿,于是有創新的機會。
  • 要麼是他們在M國看到一種國内沒有的解決方案,用“時光機器理論”把它帶了回來。

但同一個商機,為什麼你會認為自己可以抓住,别人就抓不住?

其實,商機多了去了,但适合你的并不多。這需要與你的能力和資源比對。

拿“商業模式九要素”來評判。

新品牌如何引爆市場?

比如客戶細分,很多To B類創業者,其實是先有客戶,或者從老東家手裡拉出來幾個關系好的客戶。這是他們創業的起點。

比如客戶關系,以前乳制品行業管道為王,但認養一頭牛有“客戶關系”差異化的能力,初期就是靠認養合夥人以分銷形式繞開管道競争。

再如重要合作。我認識一個重慶小面行業的供應商,學曆低白手起家,問他怎麼做的,他說自己的廠一開始原材料是二叔家的,做出來賣給大姑家的表哥……

總之,在“商業模式九要素”中,你有什麼要素足夠支撐一個小企業的存續,才是品牌從0到1真正的0。

定人群就是定細分市場:零售學的4個參考标準

選人群就是選市場。

它是消費品牌使用得最普遍的一種細分市場的方法。但當我們一搭建品牌,其實心目中就有了目标人群。

當下主流的還是衛哲“25歲女性定天下”的邏輯。

因為小女生希望自己成熟一點,她們會擡頭看25歲的女性在消費什麼;35歲+女性可能想讓自己年輕一點,也會低頭看25歲的女性消費什麼。

此外, 25歲女性可能很快就會結婚,她們會影響另一半男性的消費,甚至未來的孩子,以及主導整個家庭的消費。

一句話,這群人未來能夠把你養活。其實這裡從《零售學》理論來看,有一些理論可以幫助:

第一,是否具有可識别性。

也就是,購買力和規模大小可以識别和衡量。比如,中國80後消費人群達2.1億、95後群體規模接近2.5億,他們的人數和人均消費都是可以衡量的。

第二,是否具有可盈利性。

這個很容易了解,細分市場的容量必須要能夠保證品牌獲得足夠經濟效益,至少能賺到錢。不然,這個細分市場最終是沒有意義的。

第三,是否具有可接近性。

主要指的是我們在選擇細分市場時,憑借目前自身的能力是否能夠切入到這個市場。

我開始打算創業,是從财經記者裸辭回村賣茶葉,原本以為自己玩自媒體帶貨就夠了,結果真正要做品牌時發現自己妥妥行外人。

關鍵是,還沒有錢……

最後我盡管在賣茶葉,但也就是一個分銷商,品牌一直是0。

第四,是否具有可區分性。

如果一個細分市場對營銷戰略的反應和其他市場基本沒有區分,則沒有必要把它當作獨立的市場。

這裡的區分,其實需要消費者自己去區分。在很多細分市場中,品牌都會通過一些巧妙的話術去引導消費者産生區分,進而将一個本沒有必要的細分市場發展成為一個獨立市場。

就拿洗髮乳來說,2007年之前,人們對于洗髮乳的細分,最多還停留在去屑、防脫等功能性上。

但這一年4月,聯合利華在北京召開新聞釋出會,宣布該公司推出的第一款新産品,也是全國第一款“男女區分”去屑洗髮乳“清揚”正式上市。

一招細分,一句話可區分。

個體普及,中國消費市場的細分特例

中國消費市場往往會出現一種“個例普及”的創業思維。

也就是,隻要我覺得這裡存在需求和痛點,那麼就能在國内找到至少千萬級使用者存在同樣的想法,而這個想法一旦沒有其他人去提供解決方案,那就是一個新的創業機會。

畢竟中國14億人口,消費規模太大了。

漱口水,就是這樣一個品類。

國内消費者在口腔清潔方面,似乎幾十年來都沒有做出突破。《福布斯》在2017年釋出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中國人均口腔個人護理年消費僅2.7美元,遠低于其他口腔清潔用品消費大國。

這其中,主力消費品類是牙膏和牙刷。

Euromonitor資料顯示,2019年牙膏占中國口腔護理行業市場規模的61.88%,牙刷占中國口腔護理行業市場規模的35.39%。

剩下2.73%的市場佔有率中,類似漱口水的牙齒清洗類産品,僅占有1.45%。Technavio在同年釋出的另一份資料更是表示,中國超過75%的消費者不習慣使用漱口水,有超過40%的消費者甚至不知道漱口水。

這是使用者沒有需求,還是品牌方沒有及時供給?兩個方面都有作用力。

美國強生公司旗下漱口水品牌李施德林Listerine就在國内線上平台檢索漱口水品類發現,中國居然鮮有品牌提供這樣的産品。

于是在2018年雙十一期間,強生消費品中國個人護理業務市場副總裁張立雲宣布,強生第一次為中國消費者專門開發産品,打造了一款漱口水。

強生的新品開發周期是24個月,而為了這款漱口水,将開發周期從新配方研發到産品上市縮短為5個月,創造了強生旗下全新進口産品上市流程的最快紀錄。

天貓超市資料顯示,一款1700ml/件李施德林冰藍勁爽漱口水套裝,月銷量超過2萬件,回頭客超過10萬人。

高潛品類4法則:弱品類重塑的3S增長模型

0~1增長關鍵在人群與品類,該如何去錨定你的高潛品類選擇?

江小白初期提出過一個法則:大小高新。

大就是市場容量大。就像它選6000億的白酒市場,10年、20年也不會觸達天花闆。

小就是切入口小。巨頭主打宴請和送禮,它做休閑飲用,避其鋒芒又能養活自己,生存空間大。

高就是效率高,供應鍊、産品的開發、品牌傳播和管道,如何去實作更高效。

新就是價值創新,就像它推出了光瓶酒、低度酒、果味酒等,為使用者帶來新的價值。

新品牌如何引爆市場?

有品類無品牌的弱品類,是否還有重塑的機會?我也2023年的山東消費品牌調研過程中,總結一套弱品類重塑的3S增長模型。

Super Category 超級品類決定重塑價值Standardization 标準化決定重塑空間Seize the Mind 心智搶占決定重塑成果

我們直接帶案例,看一看薛記炒貨。

很多人說,借助網際網路,每一個品類都可以重做一遍,但從商業回報來看,并非每一個品類都值得重做。

怎樣的品類值得重做?我把它叫做超級品類。

它主要有兩個特點,一是品類需求足夠大,我們看薛記炒貨所在的堅果炒貨領域,過去10年規模翻了3倍,足以證明其需求量。

二是供應鍊足夠成熟。舉一個例子,以前夏威夷果從采摘、進口再到消費者手中要2個月,而今國産化,隻需9天。

大量的堅果品類國産化,以及國際物流供應鍊的完備,使得堅果炒貨行業的供應鍊足夠成熟。

標明超級品類,我們重塑的要點就是将傳統的散貨模式,标準化。這種标準化一定是可以定量地可以資料化、可視化的。

最後就是創造品類增量,去做品牌化搶占心智。這一點大家都很清楚,薛記炒貨新的品牌視覺出來後一夜爆紅,然後推出了奶棗等爆品,成為年輕人心中的薛記珠寶店。

新品牌如何引爆市場?

其實還有一種情況,我們面臨成熟品類+巨頭品牌又該如何突圍?

我的建議是,不要再和巨頭一起卷人群政策和品類政策了,找到一個新的突破口,比如場景。

品牌增長:引爆流行三法則

“人群-品類”坐标軸确定好之後,等待品牌的就是跨越式增長了。

增長涉及到組織、産品、使用者營運等多方面,一本書也聊不完。我推薦一個比較快的玩法,引爆流行三法則。

Malcolm Gladwell,是《紐約客》雜志專職作家,曾被《時代》雜志評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100位人物之一。其暢銷書《引爆點》,通過剖析時尚風潮、商業廣告、吸煙現象、兒童電視節目等社會流行潮,總結了引發流行的三個法則:

  • 個别人物法則(Law of the Few);
  • 附着力法則(Stickiness Factor);
  • 環境威力法則(Power of Context)。
新品牌如何引爆市場?

舉個例子,新晉高端乳品品牌——朝日唯品。

朝日唯品最開始是服務在華日韓人群,後來破圈到大衆認知,離不開個别人物法則(Law of the Few)。

早在2015年,上海的精品咖啡小圈子裡就開始有人使用朝日唯品的乳制品。有媒體曾打比方道——一旦有咖啡館用了朝日唯品,其一定會被資深咖啡愛好者投以更多的關注。

這種内行般的人物,實際上能夠充當品牌與外界的聯系員和推銷員。之後,諸如Manner、Seesaw、M stand、Pocket Pocket等咖啡連鎖品牌都開始找來合作。

而品牌0~1養成記,如果要求每個階段都能夠保持對消費市場的影響,那就要談到品牌的附着力法則(Stickiness Factor)。

做出一些營銷活動,讓一群人長期附着于一個品牌的讨論中。

最後才是環境威力法則(Power of Context)。那是2022年3月下旬,朝日唯品成為當時第一個做團購的乳品品牌,借助于5個平台和200多位團長,将産品配送到了1200多個小區。

這大大提升了朝日唯品的認知度,後來,盒馬、Ole’等精品超市的銷量大幅提升。

寫在最後:品牌0~1增長四步走

總結一下,“人群-品類”象限品牌成長的大緻路徑就是這4步,分别是:

第一步:人群。

錨定品牌人群,比如成為新消費時代主力的90後人群,比如剛剛畢業需要整理自我形象的職場女性,再比如正在備孕或是懷孕的新手媽媽。

第二步:品類。

標明一個小的創業切口,可以是打造差異化,可以是選擇空白市場,甚至可以直面行業龍頭用更高效的方式正面剛,但最終是能夠為消費者産生額外的價值。

第三步:增長。

最理想的狀态,是在標明的細分切口中成為第一名,搶占品類第一的使用者心智。

第四步:延展。

借助品類第一的品牌認知,實作相關性品類的拓展,提升你的市場規模以及品牌壁壘。

新品牌如何引爆市場?

延展的話題,之前我們聊過,品類象限延展的途徑有很多很多。

比如戴森從吸塵器開始,延展到吹風機、電風扇。但戴森為什麼不做電鍋、破壁機?因為戴森品類象限延展的圓心,是它的核心技術——高速數位馬達。

什麼産品能用上高速數位馬達,戴森就去做什麼。

再比如福建隐形冠軍達利食品,第一款産品是“美利牌”餅幹,但之後的品類象限延展,做到了膨化食品、糕點、飲料、保健食品等等。

達利食品品類象限延展的圓心其實是管道。理論而言,它200多萬個經銷網點能賣什麼,它就可以延展什麼。

核心邏輯,還是最開始談的,理清自己的能力。

王興在美團做打車時,回應不做淘寶,就提到能力。王興認為,業務象限延展其實是基于能力的。就像網約車和外賣的能力很像——偏線下結合、各個城市布點、用網際網路提升體驗、降低成本。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黃曉軍(ID:Junbrands),作者:黃曉軍

本内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 [email protected]

正在改變與想要改變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