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輔導員入職後感到苦悶,高職生普遍不尊重老師,放下助人情結吧

作者:甜途

擺脫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這成了網絡流行語。它傳達的意思是,某些人的現狀與他們個人的選擇和努力息息相關。主動援助他們,反而可能招緻不必要的麻煩。

這種觀點在教育領域尤為明顯,許多教師都深有體會,尤其是在生源素質相對有限的地區,過分的認真可能并非明智之舉。

對于輔導員而言,一旦踏入職場,卻發現并非盡如人意,高職生對教師的尊重似乎降低了。有名人曾言,在專科階段擔任輔導員是最輕松愉快的工作,因為這既不像高水準大學那樣門檻過高,也不像中國小老師那樣班主任壓力山大。

輔導員入職後感到苦悶,高職生普遍不尊重老師,放下助人情結吧

表面看來,輔導員的工作似乎隻需偶爾檢查宿舍和遲到情況,而且福利比中國小老師更豐富,尤其是逢年過節。如果你年輕,還能欣賞自己的學生,簡直是太好了。

然而,這些隻是外界對理想工作的一廂情願想象。實際上,輔導員的工作是否輕松,取決于衆多因素。與武漢大學招聘輔導員的博士文化水準要求不同,專科階段,尤其是高職大學裡,輔導員更需要具備有效的管理手段。切勿以為自己的學曆優勢足以讓學生們信服并主動合作。

有一位女性輔導員入職後,深感苦悶。雖然這份工作是她不易獲得的,本以為能擁有令親朋好友羨慕的職業。然而,她發現成為輔導員遠非輕松之事。

輔導員入職後感到苦悶,高職生普遍不尊重老師,放下助人情結吧

一位女性陷入失眠,心生疑問:為何高職學生普遍對老師缺乏尊重呢?畢竟自己畢業于重點院校,在激烈競争中成功獲聘。雖然并不期望取悅,至少表面上應該得到一些認可。

當她在查課和查寝中批評那些曠課、環境混亂的同學時,即便言辭嚴謹,學生們卻顯得趾高氣昂,毫不在乎。

對那些她認為還有希望改善的學生,她用心勸誡,希望他們考慮未來就業,努力在校表現。然而,對方卻将這看作是一種“PUA”。

輔導員入職後感到苦悶,高職生普遍不尊重老師,放下助人情結吧

這些學生不僅對老師缺乏尊重,而且時間将為他們揭示結局。令人意外的是,分享者的經曆引起了同行的共鳴。那些責任心強的正規大學輔導員,即便在高職院校,也不願意輕視認真工作。

從學生的角度來看,老師似乎隻是為了業績而挑剔他們。即使點名次數增多,學生們仍然會在背後議論紛紛。為何他們對老師如此不尊重呢?

實際上,這些學生本質上是不尊重知識的。可能是因為他們成長的家庭環境和社交圈相對有限。在他們小時候,家長未能付出足夠的關注和教育培養。

輔導員入職後感到苦悶,高職生普遍不尊重老師,放下助人情結吧

家庭對知識的珍視程度至關重要,而這與家長的學曆并無必然聯系,更多取決于家庭的視野和家長的責任心。舉例來說,一些貧困家庭也能夠意識到在購買書籍和參加輔導課方面不能過于吝啬。

有些家長卻在無形中向子女傳達這樣的觀念:學習再好也沒什麼用,某某大學畢業了還是得為某個土老闆打工。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學生對知識毫無敬畏之心,是以很難接受老師的教導。

另一位輔導員同行直言,許多高職生對老師都持輕視态度,他們自以為畢業後能夠月薪萬元,甚至創業當老闆,對月薪幾千的輔導員瞧不上眼。

當他們真正參加雙選會時,才發現可找到的工作大多是勞工或銷售,而要進入較好的大企業,需要成績名列前茅并獲得輔導員的推薦。

輔導員入職後感到苦悶,高職生普遍不尊重老師,放下助人情結吧

高職畢業生的就業出路更為狹窄,是以與輔導員建立良好關系可能會帶來幫助。雖然專科生也是正規的大學生,但在性質和培養目标上與大學、研究所學生有着嚴格的區分,屬于高等職業教育,注重技能培養,是中職的更高層次。

随着學曆普及,年輕人中擁有大學學曆的比例不斷增加。在多個行業中,素質水準也呈現提升趨勢,然而,與此同時,大量高職畢業生卻陷入了進入低端勞動力行業的尴尬境地,這是一個令人無奈的現象。

當然,也有部分高職畢業生找到了令人滿意的工作,比如進入國有企業。然而,通過采訪這些同學,筆者發現了一個共同點,即他們通常是在大三時通過學校内推名單成功錄用的。

輔導員入職後感到苦悶,高職生普遍不尊重老師,放下助人情結吧

這種機會至少需要滿足兩個條件,即良好的學業成績和出色的表現。前者取決于個人的學習努力,認真對待期末考試即可。而後者則要依賴輔導員的評價。

【總結】有心的人從大一開始就着眼未來的發展道路。高職學生在某些領域面臨着報考和應聘條件的限制。是以,争取在畢業時獲得學校内推資格,成為擷取理想工作的一條捷徑。

盡管可能對某些輔導員的行為感到不認同,但并不建議輕舉妄動得罪老師。維持良好的關系更有助于未來擷取就業資訊和推薦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