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把握“大思政課”建設的關鍵環節

作者:學習時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從“思政課”到“大思政課”表面上僅一字之差,實質上是對辦好思政課理念的再更新,視野的再開闊,格局的再拓展。教育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指出,“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用黨的創新理論鑄魂育人,不斷增強針對性、提高有效性,實作入腦入心”,為講好用好新時代“大思政課”指明了方向。

回應學生關切,講好“理論大課”。課程育人應切實提高課程品質,聚焦“大思政課”的“課程”屬性,堅持用好思政課課堂教學主管道。目前,思政課教學活動一定程度上還缺乏多樣性與靈活性設計,“大思政課”建設應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根本價值追求,進一步加強對學生思想心理及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研究,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思考的主體、收獲的主體。注重給予學生更多的發展選擇權,讓學生在多樣選擇中培育創造性。

融通理論實踐,講好“實踐大課”。對實踐教學認識足不足、重視夠不夠是制約“大思政課”發展的重要問題。新時代“大思政課”視域下的實踐教學,不能簡化為學生社會實踐,忽視引導學生挖掘實踐過程中的育人價值,背離思政課實踐教學的育人目标。也不能固化為“任務式實踐教學”,完成課程“規定動作”,導緻思政課實踐教學陷入模式化的形式主義窠臼。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要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實踐教學是思政課實作高品質發展的必然要求。“大思政課”是“行走”的思政課,要按照學習的規律來設計實踐環節,将實踐環節納入課程體系,增強實踐在教育中的分量,建構符合科學性、展現先進性、彰顯時代性的實踐教學。

活用社會資源,講好“時代大課”。堅持開門辦思政需要寬廣的視野,如“新質生産力”“未來産業”“人工智能+”等貼近時代脈搏,緊扣社會現實的内容,都是思政課的重要素材。如果局限于校園一地一隅,則不利于将社會資源優勢轉化為育人動能。“大思政課”超越傳統“理論小課堂”,需要結合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用現實的力量把黨的創新理論講透徹。進一步強化問題意識、突出實踐導向,充分調動全社會力量和資源用于學校思政課、課程思政和日常思政教育活動。将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相結合,堅持開門辦思政,讓思政課與現實緊密結合,真正與時代同頻共振。

突出課程建設,立體化融入“國小—大學”全過程。推動課程高品質發展。堅持将課程内容往“深”裡挖,堅持用學術支撐政治、以知識承載價值,努力在政治引導、學理闡釋和價值塑造上下功夫。堅持将課程範圍向“廣”處延,突破“專業視域”和“知識視域”局限,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同向同行,讓專業課程展現“思政味道”,形成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圈層效應。充分利用學校檔案館、校史館和校友會等資源,結合學生年級特點,開發彰顯地域文化和學校特色的“标志性”思政大課,建強思政課程群。

努力探索建立思政課大中國小銜接的一體化課程體系。加強大中國小教學專題研究,針對課程目标一體化設計,按照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原則,逐漸實作學段縱向銜接、逐層遞進。發揮高校學科資源和大中國小團隊優勢,支撐一體化教學研究,編制教育教學大綱和教學指南,縱向銜接大中國小,強化各學段之間的連接配接,真正實作一盤棋統籌“大思政課”。

強化實踐育人,多領域嵌入“理論—實踐”全體驗。統籌校内院系“大思政課”實踐基地力量。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實踐教學,開展思想政治理論社會實踐。邀請資深教師指導完善實踐教學方案,青年教師參與組織學生實踐活動,推動實作教師全參與,學生全覆寫教學模式,探索實作學生實踐“可記錄、可評價、可測量、可呈現”的全鍊條工作體系,引導學生将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比如北京高校結合實際,科學參考實踐基地示範教學課程,在實踐教學中講好12345市民熱線服務中心故事,彰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京華大地上的生動實踐。跟随12345市民熱線服務中心接訴即辦工作,組織學生深入到京華大地的田間地頭、企業工廠中的房間、科研基地等地方“踩泥土”“聞煙火”,引領學生在實踐中鍛煉本領,将學到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學思踐悟。

拓展工作格局,融媒态浸入“課内—課外”全方位。用好數字化技術,搭建課程建設平台。将數字化教育優勢轉化為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發展的強大勢能,構築大思政育人格局,進一步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現代化。數字技術與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深入融合,廣泛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促進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新時代“大思政課”要充分利用網絡陣地,開拓思想政治教育空間,創新網絡宣傳形式,持續推動網絡“最大變量”向助力思想政治教育“最大增量”轉化。充分借鑒一線教學過程積累的學生易接受語言風格和表達形式,編寫系列“微故事”,實作硬理論的軟傳播,促進課内育人向課外育人延伸。結合學校辦學特色,錄制系列“微視訊”,建構由學生和他們喜愛的教師、知名校友、領軍學者等組成的傳播鍊,擴大育人作品輻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