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梅花村人 | 匡衡移種西域石榴造福桑梓千年

作者:大院子女

文/梅花村人

梅花村人 | 匡衡移種西域石榴造福桑梓千年

刻苦讀書的匡衡因他是成語“鑿壁偷光”的主人翁而有所傳名。

但我想,更重要的原因,可能跟他是西漢著名的政治家、經濟家,禮讓為國,老成謀政,同時在中國哲學史上為有所建樹的經學家有關。他在元帝、成帝時多次在朝廷抒發關于儒學、治國己見,微言大義,宣講《六經》,其中最有影響的是對《詩經》講解,當時曾有“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之語。杜甫詩:“匡衡抗疏功名薄,劉何傳傳經心亊違。”

梅花村人 | 匡衡移種西域石榴造福桑梓千年

匡衡為西漢名臣,元帝時曾為太子少傅,後由禦史大夫轉為相,封樂安侯。但元帝後期昏政,重用宦官石顯為中書令,石乘機專權,結黨營私,打擊異己,擾亂朝政。石仗着寵幸,無人敢觸犯。

匡衡曾多次上疏彈劾石顯。未成,反受誣A錢,他便借機辭官回鄉。也有說他有過錯被貶為庶民之說,但近來對此說法争議很大,山東坊間大多不認此說。

梅花村人 | 匡衡移種西域石榴造福桑梓千年

曆史上曾有匡衡籍貫山東蒼山、峄陽(今棗莊)、鄒城三說,查近代以來考證,因有匡衡墓位于峄城西南14華裡(文革中遭破壞)、墓南有匡衡寺、附近有匡氏村落匡談村之證據,而使棗莊為匡衡祖籍之說成為學術界主流。我以為更為鮮活的證據是至今仍郁郁蔥蔥的峄城“萬畝石榴園”。

無論是證據學、社會學,還是民俗學意義上均可以說得通,似乎更具證明力。

梅花村人 | 匡衡移種西域石榴造福桑梓千年

史載匡衡歸故裡後,他獨具慧眼,為助民發展經濟而另辟蹊徑,引種西域名果石榴,并得以成功,石榴因其外形優美、内含佳物而被賦予吉祥意義,且果味鮮美、汁多潤口,是中秋時令佳果。自隋唐以來石榴便為重要水果品種傳名華夏,也為供奉朝廷的果品之一。

峄縣後人得計乘風,将其大面積種植,使之實實在在地造福鄉土,得鄉親們美談傳頌千年,至今尚未見有何止息之勢頭,反而傳之愈廣,日漸愈盛。現蓮花山區、大明山下,仍保有15餘萬畝石榴樹群落,是國内最大的石榴園林區域,其中千年以上樹齡的古樹仍有近百棵。

梅花村人 | 匡衡移種西域石榴造福桑梓千年

據說,僅峄城區每年因石榴産業便可獲數億産值。“萬畝石榴園”和台兒莊一樣,成為棗莊又一地标式景區,每年引訪者不絕。這種因匡衡始而延續至今的石榴産業說明說明古峄縣(現棗莊)确為匡衡的故鄉、桑梓地,這是一個活生生且又在群眾口中播傳的證據。前不久習近平曾參觀了棗莊的“萬畝石榴園”。

梅花村人 | 匡衡移種西域石榴造福桑梓千年

又,石榴園内還建有《金瓶梅》作者賈三近(筆名蘭陵笑笑生)所辦之《三近書院》。也可覽之。

梅花村人 | 匡衡移種西域石榴造福桑梓千年

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