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村就是一座博物館

作者:東陽釋出
一個村就是一座博物館
一個村就是一座博物館
一個村就是一座博物館
一個村就是一座博物館

近日

三單鄉三單村聖門潭自然村

舉行聖門潭博物館藝術村落成儀式

正式對外開放

一個村就是一座博物館

聖門潭博物館藝術村以非遺工坊叢集為特色,集生産設計、傳播傳承、展示展銷、旅遊休閑等功能于一體,涵蓋手工工坊、大師工作室、博物館、生活館、非遺主題店鋪等功能分區,以“前店後坊+電商直播+IP打造”的形式,創新探索古村活化、非遺煥新的未來鄉村建設模式。

一個村就是一座博物館
一個村就是一座博物館

聖門潭博物館藝術村是三單鄉“林栖三十六院”建設項目之一。“林栖三十六院”創始人林栖說,聖門潭博物館藝術村有着博物館的厚度,也有着藝術村的生活感、靈動感、活化性。年輕人在此生活、創業,開拓了創業空間,豐富了文旅業态,再融入現代化的營運模式,緻力走出一條政府、企業、村民協同的村莊創業創新路徑。

一個村就是一座博物館
一個村就是一座博物館

走進聖門潭博物館藝術村,一間間老房子修舊如舊,融入主題院落元素,用微改造的“繡花”功夫,活化利用閑置舊屋,在保留三單村深厚曆史底蘊和鄉村文化記憶的基礎上進行文化挖掘和創新。老房子間的弄堂,用構架、繪畫、藍印花布等搭起藝術感滿滿的長廊。“林栖三十六院”設計師陳默說,此舉通過多元新穎的非遺展示、互動體驗和文化活動,突出項目價值特色,助推傳統鄉村文化的現代化轉型,在實作非遺活化的同時賦予古村落建築以當代功能,煥活鄉村經濟。

一個村就是一座博物館

聖門潭博物館藝術村現有9個工坊。其中,藍印花布工坊主要承擔着非遺項目藍印花布制作技藝的研究、設計、生産和傳播,涵蓋設計、刻版、刮漿、染制、展示、體驗等功能分區,集中展示東陽藍印花布的曆史、現狀以及傳統農耕文化。到訪者既能在此了解藍印花布的前世今生、制作的基本流程,也能親身體驗制作藍印花布的匠心所在。藝術館以現代數字展示的呈現形式,将藏匿于鄉村的所見所聞,通過影像、圖檔、刊物等一一呈現出來。

“林栖三十院”還向全國招募6位手工藝人,在聖門潭落戶成立“她工坊”,培養女手工藝人,帶動更多人掌握染藍、植物染色、鈎邊手工等技藝,同時連結當地來料加工點生産産品,帶動三單鄉300多人就業。

一個村就是一座博物館

女手工藝人

一個村就是一座博物館

挑選非遺服飾

一個村就是一座博物館
一個村就是一座博物館

“生活在左”生活館是“生活在左”品牌的線下體驗店鋪,涵蓋非遺服飾、生活産品等,以“市場+場景+線上”的銷售模式,打造消費新場景,為古老村落注入活力,通過數字化呈現,将東陽藍印花布等非遺走向國際時尚秀場的場景搬到現場。

一個村就是一座博物館

三單村黨支部書記單立良說,目前村裡已吸引四五十名年輕人回鄉工作、創業,未來還會有更多工坊設立,村莊将會更有青春氣息和活力。

一個村就是一座博物館

記者丨東陽市融媒體中心 孫新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