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谡因丢失街亭被諸葛亮斬殺,就在諸葛亮起身時,卻掉出一張紙條

作者:老李說曆史

馬谡因丢失街亭被諸葛亮斬殺,就在諸葛亮起身時,卻掉出一張紙條。這張紙條上寫着什麼?為什麼會讓諸葛亮悲痛欲絕,大喊"刀下留人"?可惜馬谡已經被處決,諸葛亮痛哭不已。這背後又隐藏着什麼樣的秘密和陰謀呢?讓我們一探究竟。

馬谡因丢失街亭被諸葛亮斬殺,就在諸葛亮起身時,卻掉出一張紙條

一、馬谡身世與早年經曆

話說當年,馬谡出生于一個書香門第,其父馬良乃是漢末名将,曾随劉備征戰江東,立下赫赫戰功。馬谡自幼就備受館閣熏陶,天資過人,尤其善于兵法謀略,年紀尚小便已是文武雙全的少年才俊。

年少有為的馬谡自然引來了諸葛亮的賞識。諸葛亮乃是當世最傑出的軍事家,他看中了馬谡的過人才華,親自将其收為門生,授以兵書軍旅之道。馬谡虛心好學,師從諸葛亮數載,很快就将兵法謀略學有所成,成為諸葛亮最得意的弟子。

後來,劉備攜衆南下巴蜀,馬谡也随同前來,加入了蜀漢的軍伍。在蜀漢建立初期,馬谡屢立戰功,尤其是在守衛漢中的戰役中,他運籌帷幄,指揮有方,幾次擊退了曹魏大軍的進攻,為蜀漢立下了汗馬功勞。諸葛亮看着這個日漸成熟的年輕将領,不禁對他寄予厚望,視如己出,打算日後将蜀漢的軍權重任交予他打理。

就這樣,馬谡在諸葛亮的悉心教導下,從一個少年書生蛻變成了一名身經百戰的軍事家,成為蜀漢軍中的佼佼者。他勇猛善戰,運籌帷幄,屢建奇功,深得諸葛亮的器重和賞識。在蜀漢的将領中,馬谡無疑是最受諸葛亮器重的一員,兩人的師生情誼也日益加深。

二、街亭之役前的部署

公元228年,曹魏大軍壓境成都,諸葛亮決定親自率領大軍出征,直搗黃龍以圖一決雌雄。在出征之前,諸葛亮對于這場戰役可謂是精心部署,每一個細節都被他考慮周全。

首先是街亭這個地理位置,它位于祁山之麓,山高谷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街亭一旦被蜀軍把持,就可以有效阻擋魏軍沿祁山直逼漢中的進攻路線。是以,街亭對于蜀漢來說具有極其重要的軍事意義,它是蜀軍的後防,也是諸葛亮這次遠征的退路。

馬谡因丢失街亭被諸葛亮斬殺,就在諸葛亮起身時,卻掉出一張紙條

出征前,諸葛亮親自率領主力大軍沿渭水而下,準備直撲曹魏大營。而街亭這個重鎮,則由他的得力幹将馬谡率領一支精銳之師負責把守。馬谡身經百戰,勇猛善戰,正是守衛街亭的不二人選。諸葛亮交代馬谡,隻需要固守街亭,為主力軍拖延時間即可,決不可操之過急,輕易冒進。

諸葛亮原本的計劃是這樣的:他親自率領主力大軍直撲曹魏大營,一旦打開缺口,就可以切斷魏軍的後勤補給線,使之陷入絕境。與此同時,馬谡就負責固守街亭,為主力軍争取時間,絕不能讓街亭失守。一旦街亭被魏軍攻陷,蜀軍就會陷入被前後夾擊的危險境地。

可以說,街亭之役的勝負,直接關系到蜀漢的全局。諸葛亮對此次遠征可謂是準備充分,部署周詳。他将自己最信任的馬谡安插在最關鍵的街亭要塞,足見他對馬谡的器重有加。出征前,諸葛亮再三叮囑馬谡,務必要固守街亭,絕不可有任何閃失。

三、馬谡意外失守街亭

按照諸葛亮的部署,馬谡率領一支精銳之師固守街亭,本應是萬無一失。可誰曾想,就在三天之後,街亭竟然被曹魏大軍攻陷,馬谡不得不率殘部撤退。

當時,曹魏大軍的主力正在與諸葛亮的蜀軍主力對峙。曹魏大将司馬懿留下一支輕騎兵團,繞過祁山直撲街亭。馬谡原以為隻是一支小股曹軍前來騷擾,并未重視,仍在街亭内堅守。

誰知,曹軍竟然使出了詭計,他們故意在街亭外虛張聲勢,制造出人多勢衆的假象。馬谡上當受騙,率領大部分兵力出城迎戰。曹軍趁機放火焚燒街亭,馬谡無家可歸,隻能節節敗退。

消息很快傳到諸葛亮的耳中,他震驚萬分,街亭淪陷意味着蜀軍的退路被切斷,形勢危在旦夕。諸葛亮不得不放棄原定計劃,臨時調兵遣将,設法增援馬谡。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馬谡又犯了一個緻命的錯誤。他率領殘部退至祁山,本可以憑借地利占據有利形勢,卻不知何故貿然離開,繼續向後撤退。很快,曹軍的主力就追了上來,将馬谡的部隊徹底擊潰。

馬谡帶着殘餘的士卒倉皇逃回成都,諸葛亮見狀大怒,當即将馬谡拿下,按軍紀處以極刑。馬谡本是諸葛亮的得意門生,兩人師生情深,可是這一次馬谡的失誤實在是太過嚴重,導緻蜀漢遭受重創,諸葛亮不得不狠下心來,維護軍紀。

馬谡因丢失街亭被諸葛亮斬殺,就在諸葛亮起身時,卻掉出一張紙條

就這樣,馬谡因為一時疏忽大意,導緻街亭失守,蜀軍元氣大傷。這對于蜀漢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創,士氣一落千丈。而馬谡本人也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令人扼腕歎息。

四、諸葛亮被迫處死馬谡

馬谡失守街亭,給蜀漢軍隊帶來了沉重打擊。然而,諸葛亮卻不得不狠下心來,按照軍紀處死了這位昔日的得意門生。

當時蜀國的政局十分混亂,存在着兩大派系的對立。一派是随劉備南下的舊部,另一派則是蜀地本土的一些世家大族。馬谡和諸葛亮都屬于劉備的舊部,在蜀地本族人眼中,他們不過是些外來的"客人"。

街亭之役的失利,無疑加劇了兩派之間的沖突。本土派系對馬谡的失誤暗自竊喜,認為這是劉備舊部的無能所緻。他們虎視眈眈,等待着諸葛亮會如何處置馬谡這個首領。

諸葛亮深知,如果這個時候他寬恕馬谡,必将引起本土派系的不滿,進而導緻内亂四起。為了維護軍心,他不得不狠下心來,按照軍紀處死馬谡以穩住軍心。

其實諸葛亮對馬谡是懷有深深的師生之誼的。馬谡自幼便是他親自提拔重用的得意門生,兩人的感情自不用說。可是眼下形勢危急,蜀漢正陷入内憂外患的困境,諸葛亮不得不為了大局考慮,狠心處死馬谡以示軍紀。

當馬谡被捕入獄時,諸葛亮特意前去看望。兩人相見,諸葛亮語重心長地說:"馬谡啊,你我師生情深,我原本是打算将蜀漢的軍權重任交予你的。可你這一失誤,卻釀成了如此大禍..."

馬谡因丢失街亭被諸葛亮斬殺,就在諸葛亮起身時,卻掉出一張紙條

馬谡低頭不語,諸葛亮繼續說:"我知道你平日勤懇好學,這一次隻是一時疏忽大意。可是軍紀如山,我不能因為你是我的弟子就予以寬恕。為了蜀漢的大局,我隻能......唉..."

諸葛亮說到這裡,眼眶不禁濕潤了。馬谡見狀,連忙安慰道:"師父,弟子明白。蜀漢的前途才是最重要的,弟子做錯了事,該受的罪也在所難免。"

結尾

就這樣,諸葛亮咬牙下令,将馬谡處以絞刑。馬谡臨終前,還不忘叮囑諸葛亮:"師父,蜀漢的大業還需您繼續堅持下去,弟子雖死猶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