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航天日:十年來他們紮根于此,比火星之貌,探火星之秘!

作者:長江網

長江網訊(通訊員黃愛武 趙佳桐)4月24日,第九屆“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在武漢舉辦。“北鬥”組網,“嫦娥”攬月,“天問”探火,“天和”遨遊星辰……仰望星空,古時的中國人就曾對此懷揣無限向往。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号發射成功,就此揭開了中國人利用科學手段、進行航天探索的序幕。

中國航天日:十年來他們紮根于此,比火星之貌,探火星之秘!

作為太陽系中與地球最為相似的行星,火星也成為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天體,一直備受人們關注,吸引了無數科學家們為此前赴後繼。截至今年,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科學學院的肖龍教授已經在大陸的柴達木盆地進行了為期十年的火星地質類比研究,打開了一扇人類在地球上認識火星的視窗。

中國航天日:十年來他們紮根于此,比火星之貌,探火星之秘!

探索火星地質,對研究地球自然演變方向和預測地球地質氣候條件,具有着重要的意義。地球與火星之間距離遙遠,太空環境也變幻莫測,直接研究火星環境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火星地質類比研究成為學界主要的、“成本效益”最高的研究方法之一。

視訊加載中...

目前,全球的行星科學家已經建立了30多個相似性火星研究基地。從演變曆程和氣候地貌來看,中國的柴達木盆地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類火星環境。

中國航天日:十年來他們紮根于此,比火星之貌,探火星之秘!

作為大陸行星地質學學科帶頭人,肖龍教授建立起首個行星科學研究所,填補了國内這一領域的空白。十年來,為了解火星地質地貌演化,探索火星環境是否具備儲存生命的條件,肖龍教授團隊在這裡通過比較火星的地質地貌與地球的類似特征,來探索火星的地質及氣候環境演化過程。同時,團隊也論證了該地區作為類火星地貌研究基地所具備的條件,已獲得國際社會的認可。現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已成立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行星地質探測與研究分中心,開展火星探測資料處理和科學應用研究。

中國航天日:十年來他們紮根于此,比火星之貌,探火星之秘!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自建校以來,始終響應國家發展戰略,與國同行,充分發揮學科特色和科研優勢,積極為“上天、入地、下海、登極”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撐,火星地質類比研究就是“上天”研究行星科學,助力深空探測的重要環節。

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作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在重視科技創新的同時,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也依托地學特色優勢,不斷提升科普服務能力和水準,打造“永不落幕”的地學科普盛宴。

對于肖龍教授深耕柴達木盆地進行的火星地質類比研究,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給予高度重視與支援,特委派黃愛武教授團隊一同前往柴達木盆地進行科學考察,進行後續科學傳播,并拍攝科普紀錄片《人類探索火星的視窗——柴達木盆地揭秘》,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社會公衆描述火星地質類比研究的意義和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中國航天日:十年來他們紮根于此,比火星之貌,探火星之秘!

《人類探索火星的視窗——柴達木盆地揭秘》驗證了柴達木盆地作為火星主要的地質類比研究點之一的合理性,着重展示了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肖龍教授團隊深耕柴達木盆地十年進行火星地質類比研究取得的成果。

編輯:謝源

值班主任:王沖

值班總編輯:陳志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