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宏工具IPO:發明專利不夠收購來湊?前任保薦券商輔導多年無果|科創屬性研究

出品:新浪财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IPO再融資組/鄭權

近日,證監會拟修改科創屬性評價名額,旨在堅守闆塊功能定位,凸顯科創闆“硬科技”特色,強化科創屬性要求。

本次《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征求意見稿拟修訂的内容主要有三項,一是将最近三年研發投入金額由“累計在6000萬元以上”調整為“累計在8000萬元以上”;二是将應用于公司主營業務的發明專利數量由“5項以上”調整為“7項以上”;三是将“最近三年營業收入複合增長率”由“達到 20%”調整為“達到 25%”。

梳理在審的87家科創闆拟IPO企業(不包含已終止及注冊生效企業,截至4月15日)後發現,山東百多安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百多安)等公司的部分名額或不符合科創屬性新規。此外,還有國宏工具系統(無錫)股份有限公司(國宏工具)等企業“踩線達标”或“突擊達标”。

國宏工具IPO:發明專利不夠收購來湊?前任保薦券商輔導多年無果|科創屬性研究

其中,國宏工具申報IPO時共有10項發明專利,其中4項來自報告期内收購的标的公司。如果沒有收購,國宏工具發明專利數量達不到新規的7項。更重要的是,國宏工具收購來的4項專利僅貢獻5%左右的收入,90%以上的收入都是來自原有的6項。與同行可比公司相比,國宏工具的發明專利數量、研發費用、研發人員數量及占比等名額皆墊底,且差距明顯,公司技術先進性待考。

四成發明專利來自收購标的 核心技術先進性待考

招股書顯示,國宏工具主要從事超高精密數控刀具和內建電路封裝楔形劈刀的研發、生産、銷售和服務。其中,數控刀具的收入占據了90%以上,楔形劈刀的收入占比在5%左右。

2023年6月,國宏工具科創闆IPO獲受理。2020-2022年,公司研發費用分别為1276.3萬元、1533.17萬元、1864.62萬元,合計4674.09萬元,占三年累計營業收入的比例為 5.35%,剛剛過5%的及格線。

2021年和2022年,國宏工具研發費用同比增速分别為20.1%、21.6%,連續激增。但公司2021年和2022年都沒有申請專利,報告期内隻在2020年10月申請了一項(2022年10月獲授權)。

國宏工具IPO:發明專利不夠收購來湊?前任保薦券商輔導多年無果|科創屬性研究

來源:國宏工具招股書

此外,國宏工具的發明專利數量也剛剛達标。截至2023年6月20日,公司共有發明專利10項,剛超過最新的标準7項。

值得關注的是,若不是國宏工具在報告期内(2020年3月)收購成都精蓉創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成都精蓉創”,有4項發明專利),公司申報IPO時隻有6項發明專利,将達不到新規的要求。

資料顯示,成都精蓉創及全資子公司無錫精蓉創4項發明專利對應的是楔形劈刀精密制造技術。2020-2022年,國宏工具楔形劈刀産品收入分别為117.55萬元、928.35萬元和1,944.31萬元,占總營收的比例分别為0.51%、3.17%和5.71%。

換言之,國宏工具收購來的公司及4項發明專利,對應的收入隻占公司總營收的5%左右,而公司原有的6項發明專利對應的營收占比高達90%以上。

那麼,給國宏工具帶來90%以上收入的6項發明專利及相關核心技術,是否具備先進性?這關乎公司是否符合科創闆定位。

在招股書中,國宏工具用兩頁文字描述了公司核心技術的先進性,但沒有與行業技術水準、行業龍頭、可比公司的技術水準作對比,故無法得知公司核心技術是否具備先進性。

國宏工具6項原有的發明專利中,有5項是在2015年12月之前申請,隻有一項是在2020年申請。試問,最近幾年發明專利較少且主要依賴多年前發明專利的國宏工具,是否能夠跟上最新的行業研發水準?這有待公司給出釋疑。

多項科創屬性名額“墊底” 大客戶集中并非行業慣例

雖然無法得知國宏工具核心技術是否比同行公司先進,但從科創屬性評價名額來看,國宏工具多項名額在同行可比公司中是最差,且差距明顯。

國宏工具将華銳精密、歐科億、沃爾德、恒鋒工具作為可比同行公司。以2022年為例,國宏工具研發投入為1,864.62萬元,在5家公司中墊底,且顯著低于排名倒數第二恒鋒工具的3,232.91萬元。

國宏工具IPO:發明專利不夠收購來湊?前任保薦券商輔導多年無果|科創屬性研究

2022年末,國宏工具公司研發人員為57人,在5家同行公司依舊排名倒數第一,且低于排名倒數第二沃爾德的150名。國宏工具研發人員數量占總員工數量的比值為11.61%,剛剛超過10%的及格線,在5家同行公司中排名墊底。

截至2023年6月20日,國宏工具的發明專利數量為10個,排名墊底,且顯著低于排名倒數第二的恒鋒工具的24個(2023年9月30日資料),更是低于的沃爾德190個(2022年末資料)。

多項科創屬性評價名額在同行可比公司中墊底,是否能間接說明國宏工具的核心技術先進性不足?加上大多數發明專利都是2015年之前獲得,公司核心技術的先進性還有待更多資料來印證。

中信證券輔導多年無果 申萬宏源接棒後改沖科創闆

事實上,國宏工具一開始計劃登陸創業闆。據前任督導券商中信證券的公告,從2018年11月開始,中信證券就開始對國宏工具創業闆IPO事項進行輔導。

值得關注的是,中信證券輔導國宏工具的時間長達三年或更長,2021年8月中信證券還釋出階段性輔導工作報告。

國宏工具為何被中信證券輔導了多年仍沒有向交易所申報IPO?是否存在實質性障礙?目前的公開資訊無法給出結論。

此次申報科創闆IPO,國宏工具将保薦券商變更為申萬宏源,為何公司不選擇已經輔導自己多年的、成功率更高的“投行一哥”中信證券?中信證券是否對公司申報科創闆有異議?這些疑問都有待公司給出答案。

資料顯示,國宏工具2023年7月7日被抽中現場檢查,距上市申請獲受理(6月30日)僅隔了一周。2024年1月18日,上交所對國宏工具發出首輪問詢,截至目前公司仍未回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