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健耕醫藥IPO再次折戟:募資金額變動頻繁,挪錢償還債務曾被罰

近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披露的資訊顯示,上海健耕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健耕醫藥”)及其保薦人國金證券撤回上市申請檔案。是以,上海證券交易所決定終止對該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闆上市的稽核。

健耕醫藥IPO再次折戟:募資金額變動頻繁,挪錢償還債務曾被罰

據貝多财經了解,健耕醫藥于2022年11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遞交招股書,準備在科創闆上市。本次沖刺上市,健耕醫藥原計劃募資10.23億元,其中3.5億元将用于器官移植創新研發平台項目,1.75億元用于腎髒移植裝置國産化及更新研發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健耕醫藥第二次在科創闆“折戟”。此前,該公司曾于2020年5月遞交招股書,原定于2020年12月18日上會。而在上會前一日(12月17日),該公司撤回發行上市申請、國金證券撤銷保薦,是以被終止發行上市稽核。

天眼查App顯示,健耕醫藥成立于2003年3月,注冊資本為7040.1689萬元,法定代表人為吳雲林,股東包括陽光人壽、君聯資本、南京高科等。此前,健耕醫藥曾于2015年7月在新三闆挂牌,後在2016年11月摘牌。

健耕醫藥IPO再次折戟:募資金額變動頻繁,挪錢償還債務曾被罰

據貝多财經了解,健耕醫藥的兩次申請時隔兩年,拟募資金額也多次調整。早前,該公司計劃募資11.43億元,将用于器官移植創新研發平台項目、收購上海耘沃31.33%的股權、創新與發展儲備資金等。

健耕醫藥IPO再次折戟:募資金額變動頻繁,挪錢償還債務曾被罰

而在2020年12月遞交的上會稿中,健耕醫藥已經下調了募資金額。據招股書(上會稿)披露,該公司計劃募資8.10億元,将用于器官移植創新研發平台項目、創新與發展儲備資金,删掉了“收購上海耘沃31.33%的股權”這一項目。

2022年11月遞交的招股書則顯示,健耕醫藥計劃募資10.23億元,将用于器官移植創新研發平台項目、腎髒移植裝置國産化及更新研發項目、肝移植裝置及移植領域體外診斷試劑産品注冊及推廣項目、補充流動資金等,和早前大不相同。

健耕醫藥IPO再次折戟:募資金額變動頻繁,挪錢償還債務曾被罰

健耕醫藥在回複問詢時稱,募投資金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後,可能用于償還債務。據介紹,健耕醫藥向銀行借款1.17億元用于收購陽光人壽所持上海耘沃股權,該銀行借款系以境外子公司1.62億離岸人民币存款作為質押。

健耕醫藥IPO再次折戟:募資金額變動頻繁,挪錢償還債務曾被罰

同時,銀行借款合同對健耕醫藥重大投資、收購以及分紅等事項設定了事先取得貸款人同意,或通知貸款人的安排。上述1.62億離岸人民币目前處于受限狀态,但發行人預計該筆資金将以人民币形式用于境内支出。

對此,上海證券交易所要求健耕醫藥說明:以境外子公司資金作為質押向銀行借款而非直接作為收購資金、或以境内資金作為收購資金的原因和合理性;對境外子公司資金的使用是否受到限制或有其他安排,相關資金是否有彙回國内計劃及相關審批流程等。

特别說明的是,新三闆挂牌期間,健耕醫藥曾因提前使用募集資金償還負債及支付貨款,被股轉系統采取監管措施。經查,健耕醫藥自2016年2月26日至2016年4月26日期間,共計使用募集資金2400萬元,用于償還負債及支付貨款,且未予全部歸還。

不難看出,健耕醫藥的内控存在一定的問題,且很有可能“二進宮”。股轉公司認為,健耕醫藥的行為構成股票發行違規,并對健耕醫藥采取約見談話、要求送出書面承諾的自律監管措施等。

盡管不再募資用于“收購上海耘沃31.33%的股權”,但健耕醫藥已經實作了這一目标。據招股書披露,該公司于2021年3月和陽光人壽簽訂股權轉讓協定,斥資2.75億元獲得上海耘沃31.33%股權,于2021年6月完成交易。

轉讓完成後,健耕醫藥持有上海耘沃100%的股權。在此之前,健耕醫藥曾于2019年8月與新疆嘉财簽訂《股權轉讓協定》,以5900萬元的價格收購上海耘沃8.67%股權。2020年3月,健耕醫藥曾向陽光人壽提出分期方案,并支付了300萬元,獲得0.5%股權。

但2020年11月,健耕醫藥終止了前述(指向陽光人壽收購上海耘沃31.33%股權)收購。而之是以設立上海耘沃,是為了私有化在倫敦AIM市場上市的美國公司LSI(主要研發器官移植所需先進裝置和服務)。

2016年,健耕醫藥引入陽光保險集團組成的投資财團,通過設立特殊目的公司上海耘沃并搭建雙層結構的設計,以現金形式收購并私有化LSI,交易規模約8700萬美元,約合5.8億元。最終,該交易在2016年12月完成。

健耕醫藥方面稱,本次收購前,LSI股權較為分散,主要股東為投資機構。本次收購完成後,LSI成為其控股子公司。健耕醫藥與LSI合作多年,境内外管理團隊聯系緊密,健耕醫藥收購LSI是行業間的整合,有利于收購後的共同發展。收購後,LSI業績增長明顯。

據貝多财經了解,收購資金來源為陽光人壽和新疆嘉财對健耕醫藥和上海耘沃的增資款。作為收購的融資支援,陽光人壽和新疆嘉财作為财務投資人,按照投後估值10億元對健耕醫藥增資,按投後估值6億元對上海耘沃增資。

就健耕醫藥自身而言,該公司2020年、2021年的淨利潤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情況。對此,該公司歸因于新冠疫情影響,其SPS-1器官儲存液産品的部分原材料供應緊張,導緻OEM廠商2021年下半年未能正常生産該産品。

據招股書介紹,健耕醫藥是一家器官移植領域的醫療器械産品及服務提供商。目前,健耕醫藥的産品線包括移植術中器官儲存、運輸、評估及修複的裝置,移植醫用配套耗材、體外診斷試劑等,覆寫了器官移植術前評估、圍術期處理、術後長期管理的全階段。

2019年度至2022年上半年,健耕醫藥的收入分别為3.97億元、4.21億元、4.80億元和1.24億元,淨利潤分别為1.27億元、7275.39萬元、6321.98萬元和1214.75萬元,扣非後淨利潤分别為1549.34萬元、2956.64萬元、7195.82萬元和1227.62萬元。

健耕醫藥IPO再次折戟:募資金額變動頻繁,挪錢償還債務曾被罰

報告期内,健耕醫藥的腎髒灌注耗材銷售收入分别為2.62億元、2.86億元、3.37億元和8707.04萬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别為71.54%、73.53%、75.87%和83.98%,是該公司主要收入來源。

而據第二輪問詢函,健耕醫藥2022年的業績有所複蘇。具體而言,該公司2022年的營收約為5.41億元,較2021年的4.80億元增長12.80%;淨利潤約為1.08億元,較2021年的8419.19萬元增長28.15%。

健耕醫藥IPO再次折戟:募資金額變動頻繁,挪錢償還債務曾被罰

本次上市前,健耕醫藥的實際控制人為該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吳雲林,其直接持股28.02%,同時通過控制的持股平台上海晶晟投資企業(有限合夥)持股4.48%,直接和間接合計可以控制健耕醫藥32.51%的股份。

同時,陽光人壽持股23.78%,君聯資本通過君聯成業、君聯益康和君聯嘉運分别持股6.13%、3.07%和1.84%,合計持股約11.04%;南京高科通過南京新浚、新浚創投、高科創投和南京毓浚分别持股5.84%、1.71%、0.82%和0.12%,合計持股約8.49%。

此外,博潤投資通過博潤投資、博潤新三闆、杭州博水和桐廬康潤分别持股2.66%、1.11%、1.11%和0.41%,合計持股約5.29%。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