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樓夢:為什麼林黛玉非死不可?曹雪芹給出了三個理由

作者:屏山品紅樓

作為紅樓殘稿,在八十回戛然而止時,離黛玉之死還有一段時間,黛玉究竟是如何死的,後世續書者、解讀者等癡迷紅學者又有很多的猜測和解讀,比如:

黛玉焚稿斷癡情,淚盡而逝,油盡燈枯病逝,因賜婚殉寶黛愛情自殺而死……

紅樓夢:為什麼林黛玉非死不可?曹雪芹給出了三個理由

有各種設想,無論曹公真實的想法如何,他完成的初稿如何,總之,黛玉最終都是要死的,這毫無争議,所争者,是死的方式。

不論如何死,總是和寶玉息息相關,總是和她與寶玉一世知己情緣化為泡影息息相關,總是和她“一年三百六十日,風霜刀劍嚴相逼”的抑郁生存環境息息相關。黛玉之死是一場徹底的悲劇,紅樓悲劇很大的成色,就是黛玉的命運和黛玉之死,可以和賈府被抄家徹底的覆滅相提并論。

林黛玉作為《紅樓夢》第一女主角,寄托了作者最重要的感情和價值導向,作為紅樓諸芳排第一的的女性,怎麼就不能讓她活着呢?寶钗、湘雲、邢岫煙就算是苟活,也都活到了白頭,為什麼曹雪芹對林黛玉如此的殘忍,非得讓她死在最美好的青春年華裡呢?

林黛玉這美麗的的生命,非死不可嗎?

是的,《紅樓夢》的偉大之處之一,就是,它直面慘淡和悲涼,不留餘地,讀完全書,合目而思,隻留下餘恨,這餘恨延續二百六十餘年,而且還将一直餘恨下去。震撼一代又一代讀者,令一代又一代的讀者怅然。

紅樓夢:為什麼林黛玉非死不可?曹雪芹給出了三個理由

這是客觀事實,卻不是曹公本意,曹公并不想折磨讀者,他想要表達的,是告訴讀者,那樣一個腐朽的、早就應該死亡的、容不下一丁點美好的社會,根本沒有淨土,他最愛的女主角,他不忍心她活着那樣肮髒的世界,他讓她傳回太虛,去做她的绛珠仙子,再也不要來人世了。

他對待他最愛的女性,全部是這樣的處理方式,他最愛誰,就讓她早些脫離塵世,不僅限于林黛玉,晴雯、元春、迎春、金玔、鳳姐都是。

其實,曹公可能也想為讀者解釋一下他為什麼這麼做,于是,他在小說裡展現了好幾次行為藝術,其指向,均是死亡。

一、黛玉的兩次葬花

黛玉葬花很可能是《紅樓夢》最令人神往的行為藝術,黛玉一共有兩次葬花的舉動,一次是二十三回與寶玉共讀西廂時的“落紅成陣”“入土為泥”;第二次葬花,是二十七回黛玉扛了花鋤“錦囊收豔骨,不緻陷污淖渠溝”的獨自行動。

這些花,指的就是青春少女,第一次泛指群芳,第二次葬花就是暗喻黛玉之死,用錦囊将這些被狂風吹落的花瓣裝進入,埋入地下,化為泥土,這樣的歸宿至少保住了幹淨,守住了精神,堅持了節操,比陷入污淖的泥溝強萬倍。這是黛玉的價值觀,也是曹雪芹的價值觀。

紅樓夢:為什麼林黛玉非死不可?曹雪芹給出了三個理由

二、寶玉的花灰化煙

寶玉在十九回,發表了一段自言自語的演說:

“等我有一日化成了飛灰——飛灰還不好,灰還有形有迹,還有知識——等我化成一股青煙,風一吹便散了的時候……”

中國的傳統,人死了就埋入地下,漸漸和泥土化為一體。寶玉顯然不願意自己死後這麼做,他不想讓自己留在這個世界上,是以他要化灰,灰也是有行迹的,他也不願意,是以他要化煙,這樣風一吹,煙也就徹底消失了,他和這個世界就徹底沒有了關系,這才是他希望的歸宿,可見他對這個世界失望到什麼程度,厭惡到何等地步。

這也是曆代對現實不滿的文人的一種普遍的情緒,但是,能達到曹雪芹這樣極緻的,實屬罕見,當然,我們可以批評曹雪芹的厭世是一種無力改變自己、也無力匡扶家族的恨世行為,也可以批評他不過是一個隻會批評卻給不出方略的消極者,因為他是一個文人,不懂國家經濟基礎生産關系的痼疾,也做不到用哲學視角來俯視社會興衰周期。但我們需要從文學的角度來了解他,而不應該用上帝的視角來審視他。

總歸,相比活在一個肮髒的塵世中,死亡或許是更好的結局,死得幹淨,是最好的結果。曹雪芹的确在表達這樣的觀點。

紅樓夢:為什麼林黛玉非死不可?曹雪芹給出了三個理由

三、人工穿鑿的大觀園

大觀園表面上是為迎接元妃省親建造的省親别墅,從另一個視角看,這裡也是曹雪芹為紅樓女兒們營造的一片淨土。這裡隔絕了社會,似乎是那個阡陌相通、雞犬相聞、無論魏晉的桃花源,這裡,完全沒有那個社會慣有的傾軋,甚至連階級的隔膜都模糊了,大觀園内,所有的女孩兒都能實作自己的理想:

像黛玉,她的積極向上,直立、虛中、高風亮節的美好品質和精神。潇湘館種植的千百竿翠竹正是象征。

像探春,她的闊朗大氣、大開大合、殺伐決斷的勇氣和魄力,她屋内如同官員書房的擺設就反射出這一點。

薛寶钗、李纨、妙玉等也是一樣的道理。紅樓諸芳在大觀園内開海棠詩社,後來林黛玉又重開桃花社,她們通過自己的文化沙龍表達着自己的思想和主張,雖道不同卻可以百家争鳴。

但是,讀者知道,後來大觀園中出現了污穢之物繡春囊,是以,人工穿鑿的大觀園究竟無法獨立于世,就像蟻穴已經開始進攻堤壩,它們早晚能攻占所有的地方,徹底破壞看似的歡樂繁華。抄檢大觀園、驅趕丫頭們,嬌豔的花朵一片片被摧殘,大觀園并非香丘之地。不僅是這些青春的生命,就連這所園子,早晚也被摧毀。死亡,是它的唯一歸宿。

紅樓夢:為什麼林黛玉非死不可?曹雪芹給出了三個理由

在最美好的青春時節死亡,是曹雪芹認為最好的結局,他用這種方式,控訴那個黑暗污淖的世界。林黛玉作為他最珍視的女性,怎麼可能苟活呢?

本文作者:屏山品紅樓

參考原著:《甲戌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庚辰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

圖檔來源:87央視版電視連續劇《紅樓夢》劇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