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周末開始,掌握着小麥市場消費唯一話語權的面粉加工企業收購價出現了意想不到的大跌,目前來看,主流收購價基本圍繞着2600元/噸左右運作,小麥市場弱勢特征非常明确。從部分區域對2024年産小麥的預采購成交情況來看,小麥市場價格已基本實作了新陳對接。
從以上兩張明細統計圖表上看,小麥主産區也屬于産銷平衡區的山東省地方儲備4月份截至目前已預采購2024年産小麥7.84萬噸,成交均價為2658.97元/噸,呈前高後低之勢,同時成交率也非常配合地出現了前低後高。對比3月份的4.5萬噸預采購成交均價2692.62下跌了近34元/噸,且成交率提升幅度明顯,這明确意味着随着天氣情況的超預期正常,整個市場主體對新季小麥的價格預期不僅開始下降,且從預采購數量和成交率的角度來看,這種預期也是比較一緻的。
我們再通過下方這張小麥主産區也是傳統輸出區江蘇省地方儲備4月份的小麥預采購成交情況統計圖表來看,雖然場次不多,數量也僅僅3萬噸,成交均價相比山東更低一些,符合常年價差邏輯,這同樣也印證着不同區域的小麥市場主體對新季小麥開秤價和運作軌迹的預期是一緻的。但從成交情況和折價率來看,市場主體還是有所顧慮的。
對于這種提前來到的小麥市場價格新陳對接,是否意味着小麥已完全沒有機會了?筆者以為也不盡然,小麥市場價格後期還有幾個可變因素,符合其一都有可能觸發反彈,倘若符合多個因素,則反彈力度會更大一些,甚至不排除反轉的可能性,雖然這種可能性相對比較渺茫。
一、玉米市場價格出現一定幅度的上漲
玉米市場價格的拉胯,從價差的角度來說,也使得小麥市場價格的底部失去了支撐,那麼底部基本明确的玉米接下來能否脫離底部出現上漲,甚至不需要大幅度上漲,都會縮小兩周的價差,使得小麥的消費管道可以拓寬。
二、天氣情況的變化因素
結合以上這張中央儲備糧以及上方幾張部分區域對2024産季小麥的預采購統計成交情況看,市場主體看低新季小麥的預期之是以一緻,還是源于到目前為止天氣情況及産情情況都非常正常,但從折價幅度和成交率的角度來看,也是明顯有所保留的,這也反應出對後期天氣情況依然有可變因素的擔憂,畢竟2023小麥産季天氣突變的例子依然是很鮮活的。不僅影響新季小麥市場價格,對陳麥的市場價格影響還更大一些。
三、雖然說我們的各級儲備糧輪出數量并沒有超過常年,部分區域甚至還要少了一些,但在整體農産品市場大環境比較弱勢,小麥市場消費管道也很單一的市場狀态下,這種高密度的集中投放也對目前小麥市場和情緒構成非常明顯的壓力。而2024年度中央儲備糧的輪出時間是提前的,總體輪出進度也是超過2023年的,那麼在目前弱勢市場環境下,結合成交率和成交價的低迷,不說暫停輪出投放,即便是出現一定幅度的明顯縮量,相信對整個市場小麥的供需結構和市場信心都會有一定的提振作用,當然這種因素觸發小麥市場反轉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
綜合以上分析,筆者以為目前小麥市場有一定的崩盤迹象,但下定論還為時尚早,結合市場價格提前新陳對接的風險釋放,最終鹿死誰手還是存在着一定的變數的。
(來源:江蘇糧油商品交易市場特約分析師 甯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