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抗疫第一股”風光不再,聖湘生物2023年淨利跌八成

作者:子彈财經
“抗疫第一股”風光不再,聖湘生物2023年淨利跌八成

出品 | 子彈财經

作者 | 孟祥娜

編輯 | 胡芳潔

美編 | 倩倩

稽核 | 頌文

核酸檢測相關企業在經曆了造富神話後,如今又歸于平靜。

4月12日,“抗疫第一股”聖湘生物釋出了2024年第一季度業績快報,公司預計2024年第一季度實作營業收入3.91億元,同比增長100%;實作歸母淨利潤8149萬元,同比增長36%。不過,這一業績的快速增長,是建立在2023年同期業績大跌的基礎上。

根據公司此前釋出的2023年業績快報,2023年聖湘生物營收、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超80%。

業績下滑的背後,是新冠檢測試劑紅利期已過的現實。聖湘生物表示,2023年業績下滑主要是新冠核酸檢測試劑及儀器需求急劇下降,相關業務收入下降所緻。

2020年1月28日,聖湘生物新冠核酸檢測試劑盒産品獲批上市,是國内新冠檢測産品最早獲批上市的前6家企業之一。同年8月,聖湘生物在科創闆上市。

頂着“抗疫第一股”的光環,聖湘生物上市首日開盤價151元/股,較發行價50.48元/股高出兩倍。上市之後,聖湘生物的股價卻跌宕下行。4月24日收盤,報18.7元/股,較上市首日收盤價跌超80%,總市值僅剩110億元。

後疫情時代,聖湘生物是否找到第二增長點?“抗疫第一股”能否扭轉股價的頹勢?

1、從瀕臨破産到“一夜暴富”

縱觀聖湘生物的發展,離不開一個人,那就是創始人戴立忠。

戴立忠出生于湖南,從北京大學化學系畢業後,1993年遠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攻讀生物化學碩士、博士研究所學生。之後又在麻省理工學院攻讀生物化學博士後,畢業後于2000年在美國最大的核酸試劑公司Gen-Probe工作。

2008年,戴立忠放棄國外優厚條件歸國,創辦了聖湘有限(聖湘生物前身)。但好景不長,原股東李遲康将聖湘生物拖入困境。

2011年至2012年,李遲康以其關聯公司博雅眼科醫院、翔宇食品的名義借款2.4億元。其中,向交通銀行湖南省分行、農業銀行長沙雨花區支行共計借款1.34億元;私刻公司印章、僞造法定代表人戴立忠的簽名,以聖湘有限名義與長安信托簽訂了博雅眼科醫院1.1億元信托貸款的《保證合同》,聖湘有限系多個抵押、擔保方之一。

2013年,李遲康因涉嫌非法吸收公衆存款被警察局立案偵查,其關聯方所欠債務均無力償還,債權人陸續向聖湘生物發起追償。

高達數億元的債務,直接導緻了聖湘生物土地、房産、存款等多項資産被扣押、查封或當機,戴立忠個人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也承擔了巨額負債。

為擺脫債務困境,聖湘生物于2017年5月開始推動債務重組。在股東、政府部門的共同推動下,直至2018年,聖湘生物的債務風險消除。2018年,聖湘生物實作淨利潤676萬元,成功扭虧為盈。

2020年之前,聖湘生物的營收規模才不足4億元。2020年1月,聖湘生物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獲批上市,成為最早獲批的企業之一。一個月後,聖湘生物開啟上市之路,僅半年時間,就完成了一系列的上市籌備工作。同年8月,聖湘生物在科創闆上市。

這一年,聖湘生物業績爆發,營收、淨利潤達到47.63億元、26.17億元,同比暴漲1204%和6528%。2022年,聖湘生物營收進一步攀升至64.5億元,創下曆史新高。

不過,伴随着疫情的退去,聖湘生物業績開始大跌。2023年,聖湘生物營收10億元,同比下滑84%,隻有2022年的不到兩成;歸母淨利潤3.6億元,同比下滑81%。扣非後淨利潤僅剩6809萬元,同比下滑96%。

“抗疫第一股”風光不再,聖湘生物2023年淨利跌八成

近四年,聖湘生物淨利潤也呈現逐年下滑趨勢。拿2022年來說,聖湘生物雖然營收在增長,但淨利潤卻同比下滑13.6%至19.37億元。這主要源于聖湘生物加大了銷售費用、研發費用的投入。2022年,公司研發費用、銷售費用分别為3.3億元、7.3億元,同比增長77%、87%。

“抗疫第一股”風光不再,聖湘生物2023年淨利跌八成

最為關鍵的是,2023年前三季度,聖湘生物的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由正轉負,淨流出1.7億元。

不過,經過幾年的快速發展,聖湘生物的貨币資金也在不斷增長,由2019年末的9916萬元增至2022年末的31億元。

但是,靠吃老本并不是長遠之計。業績下滑的情況下,聖湘生物又将如何纾困?

2、“第二增長曲線”道阻且長

2022年末,聖湘生物開啟“二次創業”的戰略布局。

在國内市場,公司持續推進營銷改革,強化營銷隊伍建設,聚焦呼吸道、生殖道感染、血篩、肝炎等戰略産線領域,并積極開拓基因測序領域,加速培育第二增長曲線。

在國際市場方面,則重點向非新冠業務拓展,深耕法國、印尼、泰國等國際市場。

此外,聖湘生物打造體外診斷全生态戰略也在進行中。

2023年上半年,聖湘生物投資設立湖南湘江聖湘生物産業基金,首期募集規模4億元,用來投資生物醫療産業鍊上下遊相關産業,包括體外診斷、生物醫藥、生物科技、大健康等領域的技術優勢企業。

2023年6月,聖湘生物聯合産業基金投資簽約深圳安賽,在免疫診斷尤其是化學發光領域綜合戰略布局。

從成果來看,呼吸道類業務闆塊或是聖湘生物發展最快的業務闆塊之一。

2023年,聖湘生物呼吸道類産品營業收入超4億元,同比增長達680%。聖湘生物表示,HPV、血篩、測序等領域進一步取得突破性發展。不過,在失去核酸檢測試劑這一大重點業務紅利後,“第二增至曲線”還不能扛起大旗,呼吸道産品收入占營收比重尚不足50%。

此前,聖湘生物也投資了基因測序領域的真邁生物、寵物檢測領域的聖寵生物等企業,但效果并不理想。從投資收益來看,這些投資項目均出現了浮虧。

2023年半年報顯示,權益法下确認的投資損益為-729.8萬元。其中,投資真邁生物産生的浮虧更是達到588.8萬元。

“抗疫第一股”風光不再,聖湘生物2023年淨利跌八成

(圖 / 聖湘生物2023年半年報)

真邁生物原名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瀚海基因),其創始人正是2018年底因“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而為全球所知的前南方科技大學教師賀建奎。因“基因編輯嬰兒”事件陷入輿論風波後,工商登記顯示,瀚海基因于2019年8月改名“真邁生物”。

2021年,聖湘生物以2.5億元、22倍溢價購買真邁生物14.76%的股權,為此還收到了上交所問詢函。

收購正式完成後,真邁生物淨利潤依舊連續虧損。據公告披露,2022年全年、2023年上半年,真邁生物營業收入分别為7500.49萬元、4180.9萬元,淨利潤為-9436.53萬元、-4134.67萬元。

這筆投資,目前來看并不成功。

3、市值蒸發300億,股東多次減持

不過,在業績與股價雙重壓力之下,聖湘生物的股東卻在頻繁減持公司股票。

據不完全統計,近四年,蘇州禮瑞共減持套現5.33億元,安徽志道減持套現31.7億元,朱錦偉減持套現2.44億元。

“抗疫第一股”風光不再,聖湘生物2023年淨利跌八成

值得一提的是,股東朱錦偉曾在減持過程中,兩度違反減持價格不低于發行價承諾實施減持,被上交所通報批評。此後,朱錦偉将其減持相應股份對應的內插補點金補償給公司,事件才得以平息。

聖湘生物及管理層則通過股份回購的方式提升股價和投資者信心。

在股東大額減持之際,聖湘生物董事長兼實控人戴立忠多次增持公司股份。2022年1月,戴立忠合計增持公司股票158.42萬股,涉及金額8098.83萬元。2022年9月,再次增持49.45萬股,金額1228.16萬元。兩次增持合計金額9326.99萬元。

2024年2月,聖湘生物再發公告稱,戴立忠及其一緻行動人拟自2024年5月起12個月内增持公司股份,合計增持金額不低于5000萬元且不超過1億元。

2023年10月9日,聖湘生物累計回購公司股份983.58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67%,支付總金額1.99億元。

但即便如此,聖湘生物也并未扭轉股價的頹勢。截至4月24日收盤,聖湘生物報18.7元/股,市值110億元,市值較上市首日蒸發300億元。

此外,為吸引和留住公司核心管理、技術和業務人才,聖湘生物拟推出2023年度第二期股權激勵計劃。

其中,公司拟以9.26元/股的價格首次授予236名激勵對象675.88萬股,占激勵計劃拟授予限制性股票總數的84.49%,另預留124.12萬股,合計拟授予限制性股票800萬股。

業績考核方面,聖湘生物分設公司層面和個人層面的績效考核名額。其中,公司層面,以2024年-2027年四個會計年度為業績考核期,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對應四個歸屬期比例分别為12.5%、27.5%、30%、30%。

“抗疫第一股”風光不再,聖湘生物2023年淨利跌八成

(圖 / 聖湘生物公告)

在第一個歸屬期内,聖湘生物的業績考核目标是2024年扣非淨利潤不低于2億元。

而2024年第一季度,聖湘生物營收3.9億元,同比增長100%。扣非後淨利潤為7433萬元,同比增長1978%。

從目前來看,2024年第一季度,聖湘生物迎來了“開門紅”。第一季度扣非後淨利潤占全年目标考核值的38%。但是,聖湘生物仍面臨着很多壓力,管理層能否完成全年業績考核目标,還需要時間的見證。

對現階段的聖湘生物來說,如何面對疫情紅利消失後業績斷崖式下跌的困境、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依然是目前最艱巨的任務。

*文中題圖來自:攝圖網,基于VRF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