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陶偉梁:聚科技創新動能,築普惠發展新路

作者:金融電子化

農業銀行作為發展普惠金融的國家隊和金融服務小微企業的主力軍,始終堅持服務“三農”,深耕普惠金融領域,與廣大小微企業共同成長,踐行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的責任擔當。随着網際網路、大資料、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鍊等現代科技飛速發展,湖南農行持續推進數字化轉型,對業務模式進行深度重構和再造,推動普惠金融向線上化、移動化、自動化、智能化轉型更新,形成以資料驅動為核心的發展模式,推動普惠金融高品質發展。

陶偉梁:聚科技創新動能,築普惠發展新路

中國農業銀行湖南省分行 行長 陶偉梁

政策引領,加大保單融資支援

深入推進數字化轉型,建構數字普惠金融新生态數字技術的蓬勃發展為普惠金融注入新的發展動能,堅持走數字普惠金融發展道路,是湖南農行普惠金融業務實作跨越式發展的“關鍵一招”。湖南農行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訓示精神,以及監管部門和農總行決策部署,自2020年開始實施“推進數字經營,助力創新轉型”攻堅行動,推動普惠金融經營管理模式變革,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效能,2023年末湖南農行央行口徑普惠貸款餘額超過千億元,達到1056億元,是2020年初的4.4倍。

1.打造數字化信貸産品體系。積極運用大資料技術重構批量獲客、自動審批、自主用信、集中風控的小微線上信貸模式,實作基于多元資料的綜合畫像、精準測評,推出并持續完善涵蓋信用類、增信類、産業鍊類三大數字化産品體系“小微e貸”,創新推出自助可循環的農戶線上貸款“惠農e貸”,綜合運用經營資訊、交易流水等資料創新推出“商戶e貸”“助業快e貸”,滿足多場景融資需求。目前,湖南農行近八成普惠貸款來自線上産品,“小微e貸”累計投放超過990億元、累計貸款客戶超過3萬戶,“惠農e貸”貸款餘額430億元、服務農戶26萬戶,線上産品已成為服務普惠小微群體的“尖兵利器”。

2.推出線上化金融服務平台。打造線上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平台“普惠e站”,整合開戶預填、授信測額、貸款申請、合同簽訂、線上還款等常用功能,為小微企業提供一站式、全流程、全天候金融服務。推出“農銀智鍊”平台,提供保理e融、應收e貸、訂單e貸、政采e貸、票據e融、供票e融六大拳頭線上供應鍊産品,為供應鍊客戶提供智能化、子產品化服務。2023年新增鍊條80條,總量達到179條,支援上下遊客戶4786戶,淨增1392戶,發放貸款163億元。研發推出湖南農行微銀行,創新植入貸款申請、生活繳費等民生服務,目前平台粉絲數超990萬,成為與客溝通和獲客的重要管道。

3.建立協同化銀政合作模式。加強與政府部門溝通對接,實作銀政資訊共享,不斷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質效。率先對接省發改委“湘信貸平台”、省工信廳“湘企融平台”、省人民銀行“企業收支流水征信平台”等政府平台,與省商務廳共建湖南外貿公共服務平台,通過“普惠e站”小程式提供線上貸款申請管道。深化“銀稅互動”,同業首家實作湘稅APP與掌銀、微銀行雙向輸入輸出,2023年累計交易2761萬筆,居同業第一。加強銀擔業務合作,開展線上“見貸即保”批量擔保業務,2023年末銀擔批量合作貸款客戶1237戶、餘額27.2億元,淨增825戶、11億元,貸款增量占普惠法人貸款增量的15.9%。研發政府增信類創新産品,創新第一款農銀智鍊平台産品“政采e貸”,積極與地方風險補償基金合作,創新推廣“湘科貸”“科技e貸”等産品,2023年末科創小微企業貸款1762戶、貸款餘額99.1億元,較年初淨增727戶、36.4億元,分别增長了70.2%、58.1%。

陶偉梁:聚科技創新動能,築普惠發展新路

2023年11月24日,湖南農行組織召開全省“流水e 貸”産品啟動會,會議就“流水e貸”創新背景、産品特點、營銷部署進行整體介紹和動員

4.推出智能化經營管理工具。加強資料平台建設與應用,引入全量小微企業工商資訊、公共信用資訊,打造PAD移動工作台、個人電子名片、普惠資料e點通等經營管理工具,建構統計監測、營銷賦能、經營管理、運維支援四大功能子產品,為客戶經理提供資訊查詢、客戶畫像、産品中心、開戶預檢、新企速遞、營銷觸達等功能支援。建立基于客戶服務、風險控制、合規處置、經營管理四類閉環任務的普惠數字化經營體系,通過數字化管理工具賦能基層、優化流程、提升效率。2023年湖南分行網點員工走出去開展移動端農戶資訊建檔達16.3萬戶。

陶偉梁:聚科技創新動能,築普惠發展新路

2023年12月23日,農業銀行長沙金霞支行客戶經理為湖南某機械公司負責人介紹“流水e貸”産品,并協助線上辦理,當日發放信用貸款120萬元

響應金融大資料中心建設,打造科技賦能新支撐

湖南農行積極響應人民銀行湖南省分行金融大資料中心建設推廣工作統一部署,成立工作專班,做好基礎資料清洗,高标準完成接口和程式開發,確定資料運用安全合規。

1.積極響應成立專班,保障資料提供。湖南農行将金融大資料中心建設作為深化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機遇,将金融大資料中心資料作為湖南農行普惠金融發展的新支撐,選派技術骨幹駐點支援平台建設,開展資料清洗、模型搭建、功能測試等工作,確定大資料中心平台的順利建成和穩定運作。

2.梳理清洗底層資料,夯實基礎資料。根據人民銀行湖南省分行的平台建設要求,湖南農行組織對行内金融資料進行梳理清洗,按照要求和EAST5.0規範,每月提供近3億條的業務資料及2萬條信貸客戶樣本庫資料,夯實資料中心基礎資料。

3.高标準開發接口,實作自動化資料交換。湖南農行高标準做好平台資料交換接口開發,接口采用TongLINKQ中間件,提供節點資料傳輸通道的自動維護功能,并提供傳輸層SSL(含商密算法)、基于連接配接通道級别的流量保護措施,確定傳輸通道安全、可靠、及時、連續,確定平台資料的穩定性。湖南農行成為首家完成TongLINKQ聯調測試的商業銀行。

4.多環節實施認證,確定資料安全運用。為確定資料安全使用,湖南農行嚴格執行數字簽名方式,對封包進行簽名、驗簽;采用農行技術先進、安全可靠、高效易用、靈活擴充的太行Boot架構進行産品開發,保證資料互動和存儲安全穩定;通過使用外部工商資料及企業核驗接口,結合人臉識别及電子簽章系統,確定身份認證安全。

實施産品聯合模組化,率先上線“流水e貸”新産品

湖南農行牢牢把握湖南省首批“企業收支流水征信平台”融資試點銀行機遇,在人民銀行湖南省分行的指導下,率先實作“流水e貸”上線。上線兩個月時間共受理小微企業貸款申請3萬餘筆,成功為2萬餘戶客戶預授信超65億元,累計發放貸款16億元,有貸戶超2000戶,其中首貸戶占比30%,深受市場一緻好評。

1.“流水e貸”是聯合模組化的新産品。湖南農行首次與湖南财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控股的湖南省征信有限公司合作實施聯合模組化,1個月内完成産品制度研發審批,2個月内完成模型研發審批,3個月内實作全流程線上化系統開發,成為全省率先投産的商業銀行,全國農行系統内首家運用該平台資料進行産品創新落地的省級分行。“流水e貸”一舉成為湖南農行普惠金融領域首個自主研發創新的全線上小微企業信貸融資産品。

2.“流水e貸”是高度數字化的新産品。通過創新引入人民銀行“企業收支流水征信平台”等平台資料,使用我省29家銀行的企業賬戶交易流水作為準入及授信依據,首次打破了銀行間資訊壁壘,幫助我行全視角對客戶進行精準畫像,無需小微企業提供報表及各類證照等資料。運用人臉識别、大資料認證及銀行級加密技術全面保障企業資訊準确、安全及業務授權合法合規,防控業務風險。

3.“流水e貸”是适用群體極為廣泛的新産品。“流水e貸”在以往依托納稅、單一銀行金融資産授信的基礎上,通過科技賦能,将銀行流水轉換為企業信用,有效解決了小微企業擔保難、融資難、融資慢、融資額度不高等一系列問題,适用群體極為廣泛。該産品全流程線上化,操作便捷,客戶體驗好。利用農行湖南分行微銀行公衆号對不限于在農行開戶的客戶實作24小時内随時随地線上受理“流水e貸”業務預授信,向我省小微企業無差異推廣。

4.“流水e貸”是市場反響好的新産品。如石門縣廣躍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系湖南省石門縣重點柑橘經銷企業,産品出口海外,年銷售額5000萬元左右,原為石門蒙泉農行存量“納稅e貸”客戶。由于該企業主營農産品批發,享受稅收減免優惠,年納稅額度不高,2023年在石門蒙泉農行“納稅e貸”額度僅60萬元,而此時恰逢年末柑橘銷量大、貨款結算資金需求量大的關鍵時期,企業資金極度緊張。石門蒙泉農行針對企業現狀,了解客戶日常流水結算量較好,推介新上線的“流水e貸”。企業抱着試一試的心态線上測額,成功擷取預授信300萬元,企業法定代表人即刻從廣西趕回湖南石門,并于當天成功貸款300萬元,高效解決了柑橘收購資金需求量大的問題,十分滿意。

聚力科技創新動能,助力普惠金融新發展

未來,湖南農行将進一步以數字科技助力普惠金融突破,加快開拓普惠金融高品質發展的新路徑。

1.大力發展場景金融。緊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加強信用資訊共享應用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充分發揮好國家發改委與農業銀行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充分把握好湖南省發改委“湘信貸”平台集中全省政務大資料的發展先機,充分利用好我行“普惠e站”一站式貫通“湘信貸”平台的技術優勢,對全省政務大資料深化融合利用。進一步探索對接省科技廳、工信廳、财政廳等政府職能部門平台資料,拓展引入稅務、公積金、海關、司法、水電氣、政府采購資訊等多種政務和行業資料。深入挖掘普惠客戶全生命周期的關聯場景,包括商業場景、金融場景、生活場景等,廣泛嵌入金融服務,強化不同生态場景客戶的互聯互通、互相導流、互相賦能,多層次推動産品服務創新,降低客戶進入門檻,進一步覆寫普惠金融提質痛點。

2.大力發展金融科技。推動先進技術落地應用,擴充業務“工具箱”,不斷完善協同關聯的全管道服務,進一步破除普惠金融發展的時空限制。如面對小微企業信用資料不全的問題,利用物聯網、大資料、複雜網絡、多方安全計算等技術進行資訊富集。面對傳統信用評價模型對小微企業不适用的問題,利用機器學習、遷移學習等技術進行智能模型開發。面對農村土地分散、農業品類繁多,難以測算評估經濟價值和融資需求的問題,利用衛星遙感、區塊鍊、大資料等技術,結合當地資源禀賦為各類種養殖項目提供個性化金融服務。建立線上線下多元觸點,為普惠客戶提供“随時、随地、随心”的接入體驗。整合内外部資料,建構數字化客戶全景視圖,實作智能服務比對。

3.大力打造智慧風控。拓展對企業賬戶流水等金融類、政務類大資料及行内資料的整合利用,從貸前客戶精準畫像與識别模型延伸至風險量化評估模型、觸發式貸後預警體系,實作全流程全領域的資料标準化管理和應用。以數理模型的決策流優化人工操作的工作流,提升智能信審比例。做到實時監控預警,推動風險防控從“人防”“人控”向“技防”“智控”轉變。全面提升普惠金融業務的可持續能力。

(此文刊發于《金融電子化》2024年3月下半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