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色記憶】李大钊對中國革命取得成功的偉大貢獻‖李亞中

作者:方志四川

李大钊對中國革命

取得成功的偉大貢獻

李亞中

【紅色記憶】李大钊對中國革命取得成功的偉大貢獻‖李亞中

大家都知道祖父李大钊是中國共産主義運動的先驅,是中國第一位馬克思主義者,是中國第一位馬克思主義傳播者,是中國共産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但是大家不了解的是,李大钊是第一位馬克思主義必須與中國社會實際相結合的提出者和實踐者!這很重要,直接關系到中國革命的成敗。

他從最初接觸馬克思主義開始,就不是将其當作教義,而是深入中國社會實際,将其與中國實踐緊密結合。實際上,他在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起到了突出的作用。

馬克思誕生于德國,馬克思主義誕生于處在資本主義工業國環境之下的歐洲,而當時的中國還是生産力極為落後的封建農業國,國情與歐洲各國存在巨大差異。早在中國共産黨成立之前的1919年8月,祖父在《再論問題與主義》一文中提出,主義需要“因時、因所、因事的性質情形生一種适應環境的變化。”包括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亦複如是(也是如此)。說的就是不能将馬克思主義當作教條,而是當作指導實踐的工具來進行使用,要在不同的條件下對其進行适應環境的變化。

也是在1919年,祖父對中國革命主要力量作出了明确的選擇,這是他對馬克思主義如何在中國應用所作出的深刻思考,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開端。在馬克思恩格斯的論述中,勞工階級是作為無産階級的同義語而使用的,他們是社會主義革命的主要力量。但1919年的中國仍舊是封建農業國,農業是中國國民經濟的基礎,中國當時的總人口是4.5億,農民占總人口比例約達80%,勞工總數大概200萬人,僅占總人口的不足0.5%。中國勞工階級在數量上、在國民經濟地位上都處于弱小狀态。中國革命的主要力量或動力,僅僅依照馬克思的理論隻依靠勞工,不可能取得中國革命的成功。是以,祖父沒有采取“拿來主義”或教條主義的态度,而是根據農業國中國的國情将中國革命主要動力增加了農民,提出了中國革命的主要動力是包括農民和勞工的勞工階級的創新理念。

【紅色記憶】李大钊對中國革命取得成功的偉大貢獻‖李亞中

1919年2月,他在《青年與農村》中寫道:“我們中國是一個農國,大多數的勞工階級就是那些農民。他們若是不解放,就是我們國民全體不解放;他們的苦痛,就是我們國民全體的苦痛;他們的愚暗,就是我們國民全體的愚暗;他們生活的利病,就是我們政治全體的利病。”後來,到1925—1926年,他在《土地與農民》中再次強調:“在經濟落後淪為半殖民地的中國,農民約占總人口百分之七十以上,在全人口中占主要的位置,農業尚為其國民經濟之基礎,故當估量革命動力時,不能不注意到農民是其重要的成分。”

祖父對于中國革命主要力量的選擇也不是僅僅停留在口頭上的,而是付諸實踐。1921年夏,他發展了史文彬、鄧培等第一批勞工黨員。1923年,他派共産黨員弓仲韬到河北省安平縣台城村發展了第一批農民黨員弓鳳洲、弓成山,成立了我們黨的第一個農村基層組織台城特别支部。同一時期,他也向全國多地農村派出了北京多所大學畢業的共産黨員去農村發展黨員,建立黨組織,農村黨組織相繼建立。

1918年秋,青年毛澤東從湖南來到北京,經在北大工作的楊昌濟教授介紹,認識了祖父,并在他的積極安排下,擔任了北大圖書館助理員。1918年10月至次年4月,在這約6個月的時間内,祖父與毛澤東經常交流,不僅向他推薦了馬克思主義著作,還經常一同探讨馬克思主義學說。祖父關于中國革命主要動力是農民的判斷,也對毛澤東産生了重大影響。祖父壯烈犧牲後,毛澤東将祖父李大钊的理念付諸實踐并發展,中國革命取得成功。毛澤東後來回憶道:“我在李大钊同志手下在國立北京大學當圖書館助理員的時候,就迅速地朝着馬克思主義的方向發展。”

曆史事實已雄辯證明:中國農民的覺醒,為中國革命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使中國革命走向成功。這就是到農村發展黨員,建立農村基礎黨支部的最終目的。希望祖父為中國革命開創這條成功之路的史實能夠為更多人所知,讓更多人了解祖父在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所作出的開創性、引領性貢獻。

(本文根據2024年1月21日李亞中在冀東革命史研究會2024在京迎春團拜會上的演講而整理)

擴充閱讀

中國共産主義運動先驅李大钊

李大钊(1889.10.29—1927.4.28),字守常,河北唐山樂亭人。中國共産主義運動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産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産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

【紅色記憶】李大钊對中國革命取得成功的偉大貢獻‖李亞中

李大钊同志一生的奮鬥曆程,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曆史緊密相連,同中國共産黨建立的曆史緊密相連,同中國共産黨上司的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曆史緊密相連。

1907年,李大钊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1913年8月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畢業,在校期間與同學郭須靜一起加入中國社會黨,畢業後到北京參加中國社會黨活動。同月,中國社會黨領袖陳翼龍被殺,社會黨被查封,李大钊逃離北京,避難于家鄉樂亭縣的祥雲島,後得到天津紳士孫洪伊資助,赴日本留學,入東京早稻田大學政治大學學習,開始接觸社會主義思想。1914年組織神州學會,進行反袁活動。1915年為反對日本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以留日學生總會名義發出《警告全國父老》通電,号召國人以“破釜沉舟之決心”誓死反抗。

1916年5月,李大钊回到中國,在北京創辦《晨鐘報》,任總編輯。旋辭職,任《甲寅日刊》編輯,推動新文化運動的發展。

1918年,李大钊任北京大學圖書館主任(這段時間,毛澤東任北大圖書館管理者,毛主席由此參加了李大钊的各種各樣之進步活動),後任經濟、曆史等系教授,參與編輯《新青年》,并和陳獨秀創辦《每周評論》,推動共産主義。

【紅色記憶】李大钊對中國革命取得成功的偉大貢獻‖李亞中

1920年,李大钊和陳獨秀醞釀、組建中國共産黨,發起組織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同年10月,和鄧中夏、高君宇、何孟雄等一同建立北京共産主義小組。中共建黨後,李大钊任二、三、四屆中央委員。

【紅色記憶】李大钊對中國革命取得成功的偉大貢獻‖李亞中

1922年,根據共産國際訓示,李大钊赴上海會見孫中山。1924年,參與“國共合作”,出席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任國民黨第一屆中央執委。李大钊曾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演說:“本人原為蘇聯黨員、第三國際共産黨員……”

【紅色記憶】李大钊對中國革命取得成功的偉大貢獻‖李亞中

李大钊代表中共立場,公開向北京政府請願,要求正式承認蘇聯政府,并且支援蘇軍駐兵外蒙古。據北洋政府外長顧維鈞回憶,李激昂地聲稱“即使把外蒙置于蘇俄統治下,那裡的人民也可以生活得更好”。

1925年“五卅運動”爆發後,李大钊與趙世炎等人在北京組織5萬餘人的示威。李大钊因“假借共産學說,嘯聚群衆,屢肇事端”而被北洋政府下令通緝,遂逃入東交民巷俄國兵營。1926年3月,李大钊上司并參加了北京“反對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的鬥争。

1927年4月6日,張作霖派軍警突襲搜查東交民巷舊俄國兵營,李大钊遭逮捕,接受軍法審判。在此期間,李大钊著有《獄中自述》。由于李大钊是北京大學教授,各方都有人試圖營救,張作霖面臨很大壓力。為此他給政府前方将領如張學良、張宗昌、孫傳芳等六位發電征詢意見,除閻錫山沒有回複,其餘将領都主張立即正法。南方的蔣介石發來密電,建議“速行處決,以免後患。”4月28日,李大钊等20名國共人員被以“和蘇俄裡通外國”為罪名絞刑處決,時年38歲。

在20名遇難者中,第一個受刑的就是李大钊,最後一名為張挹蘭(女)。為了折磨李大钊,竟絞了他三次,曆時28分鐘(一說48分鐘)。另說,李大钊要求對自己實施絞刑而非槍決,為此,張作霖還自掏腰包從歐洲進口了一具絞刑架,但是,劊子手因為不熟悉新刑具性能而把李大钊絞了三次。

在全國解放前,李大钊同志的一部分著作雖曾由他的親屬編輯,由魯迅先生作序,但在反動統治下一直沒能發行。直到1959年,人民出版社才出版了重新編輯的《李大钊選集》。1981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又出版了經過增訂的《李大钊詩文選集》。1984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110多萬字的《李大钊文集》。

【紅色記憶】李大钊對中國革命取得成功的偉大貢獻‖李亞中

李大钊同志對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和無産階級的革命前途無限忠誠。他為在大陸開創和發展共産主義運動的大無畏的獻身精神,永遠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輝典範。

李大钊和其他無數先烈光榮地倒下去了,但是他們的犧牲沒有使中國革命停止,相反,中國革命在犧牲者的血泊中繼續前進,直至獲得偉大的勝利。作為中國人民的優秀兒子和偉大的無産階級革命家,李大钊的業績将永遠受到中國人民的追懷和崇敬。

為紀念李大钊同志,發揚他偉大的共産主義革命精神,1983年3月18日,中共中央将他和夫人趙紉蘭同志(1883—1933)的靈柩移葬于建立的李大钊烈士陵園。

李大钊犧牲後,1933年由李大钊的北大同仁組織發起募捐将其安葬在萬安公墓内。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在河北樂亭、北京等李大钊生活和戰鬥過的地方,相繼建立了李大钊紀念館。1983年10月,李大钊烈士陵園在北京萬安公墓建成,中共中央上司親自參加,舉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禮。

2019年10月27日,紀念李大钊同志誕辰130周年座談會在京舉行。會議回顧神州大地發生的曆史性變化,懷念李大钊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建立的不朽功勳。

作者簡介

李亞中,李大钊先烈嫡孫,教授級高工,退休前為水利部水利資訊中心主任工程師。工作期間,參與水利資訊化從艱苦創業到全面高速發展的完整曆程,先後主持編制的3個行業技術标準,均已頒布實施。先後獲得國家科委頒發的國家科技成果完成者證書、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水利部科技進步一等獎,以及聯合國技術資訊促進系統中國國家分部頒發的科技發明之星獎等獎項。

曾在國務院辦公廳、解放軍部隊、人民大會堂、新華網、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國家防總及水利、水電等系統多個機關及部分高校宣講李大钊烈士事迹,生動感人,激人奮進,受到廣泛好評。

特别提示

轉載請注明:“來源:方志四川”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文/圖:李亞中(李大钊先烈嫡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