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AIGC”第一股開盤狂跌21%,AI概念不香了?

作者:娛樂資本論

作者|James

不管你多麼不想承認,AI概念在港股已經不香了!

23日,打新散戶已經被茶百道給“擺了一道”。作為香港今年最大規模的IPO交易,茶百道上市首日破發跌超27%。此時,關注另一隻新股出門問問(02438)的股民們已經開始惴惴不安。

在正式上市前一天的暗盤交易中,出門問問已經跌了百分之十幾。更大的問題是,當天港股其實是漲的,而且領漲的就是騰訊等科網股。那它為啥還跌這麼厲害?

24日的晨光如約而至。開盤以後,出門問問的開盤價是2.98港元,比IPO發行價跌幅超過21%。大家懸着的心也都死了。

截止24日上午收盤,出門問問的跌幅縮窄到18.16%,報每股3.11港元。

“AIGC”第一股開盤狂跌21%,AI概念不香了?

出現這種局面,到底是出門問問不行,還是整個港股不行?我們覺得可能存在第三個答案——作為流血上市換來的“AIGC第一股”稱号所有者,出門問問破發背後代表着的是所謂“AIGC概念”在資本市場的乏力。

VOL.1

從 C 端智能硬體,變成“AIGC第一股”

一個最早是做語音助手和C端消費品的公司,是怎麼轉型變成中國AIGC第一股的?它又是怎麼先獲得,後失去大衆汽車的投資的?這就是出門問問的招股書裡透露的故事。

視智未來此前曾分析了這家10多年曆史的中國網際網路老兵的創業曆程,并把出門問問的發展大緻分成三個階段:C端硬體、B端方案、大模型相關業務。

早期,公司從最早的語音助手App,發展到手表、音箱、耳機,并逐漸在消費電子和智能硬體領域完成布局。同時,公司也在擴充線下零售管道。由于大規模部署智能硬體存在讓它成為“網際網路入口”的巨大潛力,當時出門問問以這樣的願景為基礎,獲得谷歌、歌爾股份、紅杉、SIG等早期戰略投資。

但是,重資産的投入被認為難以持續,公司在引進戰略投資方面也遇到阻礙,是以決定進行戰略調整。2019年,公司裁撤了線下門店,并将業務縮減到隻剩手表、耳機和車機,其他産品線被取消。在此過程中,一些負責增長的高管也離職了。目前作為存量業務的手表等硬體銷售,仍為公司帶來營收,但同時也引發線下門店裁撤、庫存上升等問題。

2017年,出門問問的車載硬體“問問魔鏡”吸引了大衆汽車的注意,将其實裝在大衆車型上。大衆汽車對出門問問投資,興建合資公司開發車機業務,并在2022年及2023年均是出門問問最大客戶,其中2022年來自大衆汽車的收入占總收入比重高達42.6%。

然而,在2023年公司首次遞表前夕,大衆清空了其持有的出門問問股份,并将合資公司拆分。大衆在新車型中采用了出門問問“友商”的技術。此時也恰逢公司開啟了新的一次轉型,轉變為“提供以生成式AI與語音互動技術為核心的解決方案”。

與以往的AI技術積累相比,這部分的進展可能顯得沒有那麼亮眼。從公開的消息來看,“序列猴子”文本大模型的推出,并未特别使用公司在之前技術上的能力積累;在公司非常多的C端大模型産品——“奇妙文”寫作、“言之畫”繪畫、“魔音工坊”配音和“奇妙元”數字人——當中,還是以語音技術為基礎的“魔音工坊”受到相對更多使用者的歡迎。

視智未來認為,由于出門問問發展階段彼此關聯較小,很難說後續業務有效繼承了之前的“遺産”,可以說,現在的公司營運情況和發展預期,也和它當初時候顯著不同。針對大模型和新的C端産品,盡快建立使用者心智和擴大使用者量變得尤為重要,但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VOL.2

多重因素交織下,“AIGC概念股”炒不起來

不過在資本市場,出門問問的IPO還有一個更重要的風向标作用,就是通過它的IPO,可以看出當今的港股市場是否如去年開始的A股市場一樣,對“AIGC”概念狂熱買單。

出門問問當然不是一家完美的公司,但是對于大多數尋求IPO的公司來說,這些問題也不是緻命的。在A股,存在明顯的炒題材現象,有些公司僅憑捕風捉影的事件,甚至是公司名稱的諧音之類,都有機會在打新時受到熱捧。一家實際上真在研發大模型的企業,怎麼說也比那些情況好太多了。

從去年年初百度釋出文心一言開始,針對AIGC概念股的波動在A股就沒有斷過。縱觀過去一年,AIGC概念收益最大的可能是在文娛領域有AI相關布局的公司。視智未來曾經寫過相關報道,來梳理在2023年第三季度20餘隻AIGC概念股的表現。當時市場内此類概念股也至少已經有60-70隻。

視智未來當時認為,對于BAT這些綜合性巨頭而言,大模型對其業務尚未産生根本性影響,其股價波動主要受外部市場環境,和公司其他業務績效的影響。在财務上,AI業務一般作為科技巨頭雲業務的一部分來看待。而垂類技術公司,以及積極嘗試AIGC的文娛和傳媒公司,在利用AI技術方面取得了一些短期成效,但這些技術對它們的長期财務表現和股價影響似乎有限。

在這一年當中,新湧現的AI公司在大洋兩岸同樣獲得大量融資,帶起了疫情後科技創投領域的又一波小陽春。在國内,截止去年底今年初,智譜和月之暗面分别獲得大量融資。與此相對的是,那些不怎麼打AI概念的公司,處境變得反而比以前更困難了。

在美國著名孵化器YC去年底的新一期學員當中,由于大量的學員都來自AI領域,擠壓了其他領域的報名。原本拉丁美洲的團隊比較擅長金融方面的創新,他們在這一屆YC的新生報班中差點就全軍覆沒。

即使錢都去了AIGC,也存在内部配置設定不均衡的狀況,“舊不如新”的現象顯著。在我們回顧月之暗面這輪高額融資的時候,也提到過,其他哪怕是同類公司,隻要創始人的履曆不夠光鮮、學曆不夠高,也很難搶到融資。

那麼,除了極少數獨角獸之外,進入股市試圖融資,是否是一條可行的路線呢?這其實就是這次出門問問的IPO想要去證明的問題。

關于A股打新,長期存在新股上市時有高溢價,沒到兩三個月又迅速跌回均值的情況,這對于一些小散造成了很大的損失。但在港股,是另一種情形:港股新股數量和規模都大不如前,2023年香港市場的IPO規模下降56%至463億港元,為連續第三年下滑。昨天上市的茶百道已經是今年全年港股規模最大的IPO,卻以暴跌27%的方式慘淡開場。

這種提前将風險出清的選擇,倒也會讓身處其中的投資者不那麼有“坐過山車”的感覺,而且導緻市場對新股興趣不太高。在出門問問IPO期間,公開發售獲117.39倍認購,國際發售獲1.58倍認購,要說肯定是比茶百道強不少,但加上另一隻天津建發,三隻新股的表現都沒啥差別。

是以,結論可以說顯而易見:相對題材和概念,港股受到中美博弈、中國經濟狀況等大環境的影響更為顯著,單憑一個“AIGC概念”是很難在港股環境中進行炒作的。

這次出門問問選擇流血上市,可能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它很難找到下一種融資途徑,又背負着早期投資者退出的問題。正如雲知聲等證明的那樣,在A股上市又更困難。是以,出門問問也就隻能選擇成為“AIGC第一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