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有鄰居,就會有噪音隐患!
包括頂樓!
頂層甚至有“樓上噪音”...
住宅80%左右噪音是“腳步聲、小孩跑跳、拖拉桌椅、重物落地、用力關門、空調外機、電梯噪音…”是通過建築主體結構等固體傳播的能量傳入家中,與室内空氣産生壓強差,發出低頻噪音。
高層住宅,雙拼别墅、聯排别墅、疊拼别墅、一梯一戶的大平層都是一樣(獨棟别墅除外),低頻噪音通過牆體上下傳遞很多樓層。
毛坯房裝修最适合做隔音,而且成本最低(精裝修和已裝入住可以改造隔音的)。
根據我們多年的治理經驗:
低頻噪音最困擾;
卧室降噪需求最多;
不影響晚上休息,就解決了大多數人的噪音問題。
工藝決定效果
低頻共振是“固體傳音”,固體之間有接觸就有聲橋,會引起共振導緻隔音材料失效,透過隔音層表面傳出聲音。
降噪是專業性很強的學科,不是簡單的堆疊隔音材料。必須靠先進的降噪工藝,否則踩坑。
治理低頻共振,先要解決共振!
吊杆和減震器是安裝在樓闆/牆體,“有接觸就有聲橋”,降噪效果差,“隻能隔說話聲 其他隔不了”。
2012年針對共振噪音研發的先進「懸浮工藝」,與天花闆/牆體完全隔空,“無接觸無共振”,通過空氣層斷開固體之間剛性連接配接,徹底切斷聲橋,實作“隔振”,僅需要1厘米非常省空間。
隔音的順序
1、毛坯裝修開工前定好方案;
2、拆改牆體和水電安裝都需要提前對接;
3、泥工階段做地面隔音;
4、木工階段做吊頂和牆壁隔音。
嚴格意義“房中房”,先做地面,再做牆和頂,最後門洞窗洞收口。
房中房方案
是在減震隔聲地面基礎上,搭建吊頂和四面牆,與天花闆和牆體隔開,徹底切斷聲橋,固體之間“無接觸無共振”,降噪效率最大化。
也是治理樓上噪音、治理上下左右傳入的噪音,全頻率範圍、全方位降噪的最佳方案。
隔振是技術,做到這一點之後,想要更好的效果,隻需提高隔聲量。做得越厚,隔聲量自然越高。
案例概述
頂層的戶型,頂樓沒有樓上鄰居,但是會有“樓上噪音”,其他樓層的低頻共振從天花闆傳出噪音;
治理樓下噪音為主,地面做加強的“減震隔聲”/“浮築樓闆”方案;
四面牆面非常關鍵,選擇高成本效益的方案;
吊頂做超薄的即可,主要配合完成“房中房”的隔音整體性;
飄窗頂上與天花闆錯層,小面積可使用木方完成主體架構,操作友善;
飄窗做超薄收口工藝,屬于牆體方案的小工藝。
降噪方案
吊頂9厘米厚度“1空腔1龍骨1氈1棉2闆”;
牆面9.6厘米厚度“1空腔1龍骨1氈1棉3闆1膜”;
飄窗2.8厘米厚度“1氈1膜2闆”;
地面1.8厘米厚度“2氈1膜1墊”(找平層另算)。
指導安裝
安靜家隔音 提供主材、制作方案、施工流程和技術支援。主家請的木工師傅,我們全程指導安裝,順利完成。僅材料和人工成本,是做隔音成本效益最高的方式。
我們所有成功案例都是指導安裝。
安靜家是全網首個專注家庭降噪的專業領域IP,不斷更新和改進降噪工藝,設計與研發更優材料,做出更好的效果,是我們選擇降噪事業的意義。
推薦一款家庭專用:
“超級咖棉”
一級吸聲系數高效降噪,100K高容重大幅提高降噪效果;錫箔紙增強降噪效果;
材質柔和,灰塵極少,不癢不紮,環保無氣味;飛機頭等艙降噪同款品質,主要出口澳洲、歐洲等;
家裝專用4cm厚度,龍骨中心間距同寬,安裝簡便,輕松實作無縫密拼;相容市面上所有工藝,工字鋁、卡式龍骨、輕鋼龍骨、木龍骨通用;
無機材質,阻燃A級不燃燒,防水、防潮、防黴菌;結構穩定使用30年;家用環保隔音棉的頂配。
聚酯纖維隔音棉為啥沒用?
僅二級吸聲系數降噪性能很差;
卷棉密度低,治理低頻噪音效果等于0;
做衣服的材質,纖維太粗硬很難切割平整,棉與棉之間縫隙大會漏聲;
容易老化,過幾年就氧化變脆而失效;
防火等級低,有消防要求的商業空間是禁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