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雙雪濤的故事:離開東北,離不開死亡

作者:AK娛樂678
雙雪濤的故事:離開東北,離不開死亡

初見雙雪濤,他的腿傷剛好。“踢球踢的,前十字韌帶損傷。”

他說自己每天都起得很晚,日正常律運動,踢球、打拳,能釋放壓力。如果頭天喝了酒,運動也能把酒散一散。

一個松弛、有活力的中年作家,很瘦,和很多網友心中的形象不太一樣。

雙雪濤的故事:離開東北,離不開死亡
雙雪濤的故事:離開東北,離不開死亡

有人覺得他和餘華年齡相仿,其實他比餘華小了二十多歲。事實上,他和郭敬明同齡。

這個歲數的作家,正當“妙齡”,上能寫得出嚴肅文學,下能相容熱梗和段子,有精力在網上多多發表意見,時不時出個網課。

但雙雪濤隻是一心一意寫字、做内容。他說自己做不了網紅或大V,在網上影響世界。

這些年,他出版了八部長篇小說、小說集和雜文集,《平原上的摩西》《刺殺小說家》都被搬上銀幕,獲得不錯的評分。作為一個誠懇的小說人,他立志将人生的幾十年光陰用來弄小說,期待能碰巧寫出一二,将靈魂送進某個人迹罕至的廟堂中。

本次專訪,視覺志與他聊了聊新書的創作曆程,以及一個人到中年的作家對這個世界的擔憂。

雙雪濤的故事:離開東北,離不開死亡
雙雪濤的故事:離開東北,離不開死亡
雙雪濤的故事:離開東北,離不開死亡

83年出生的雙雪濤,大概是最後一代“叛逆青年”。家境普通,父母都是勞工。他看到了父母的辛苦,明白自己的處境,從小努力讀書,打算考好大學,找好工作。

他說,那個年代,大家都相信“知識能改變命運”,提升階級。

文字敏感是天生的。國小一年級拿到第一個紅色的筆記本,他就每天寫下一句話。他愛看書,《水浒》讀了許多遍,周末總去書城晃悠,國中,他就寫下震動全班的小作文。

可老師并不惜才,将他大罵,說他不知跟誰學的,不知所雲,這麼寫下去中考肯定落榜,同學認為他是抄的,此文肯定埋伏在某本作文選中。

心灰意冷的少年,從此收斂筆鋒,一心一意做應試作文,庸庸碌碌地進入高中。

雙雪濤的故事:離開東北,離不開死亡
雙雪濤的故事:離開東北,離不開死亡

幸好,高中國文老師極有文學才能。雙雪濤寫下作文《生死》,滿分60,她給打了64。庸碌的學生受到鼓舞,從此努力想寫得更好。他一直記得高中畢業後,自己回學校看望老師,老師仰頭看着他,滿懷期待而無所求的眼神。

可日子終究要從大道上走,就算肚子裡裝了再多的張愛玲、陳寅恪、黃仁宇,他還是靠着應試作文考上吉林大學,玩了四年。

其實,他想成為王小波,隻是自認沒有足夠的文學才華,就随波逐流地向前走。畢業回老家,體面地成為國家開發銀行遼甯省分行的員工。

勞工階級的後代端上銀行鐵飯碗,是一場華麗的階級躍升,他回報了父母的期待。

雙雪濤的故事:離開東北,離不開死亡
雙雪濤的故事:離開東北,離不開死亡

日子并不舒服。每天早起,穿上襯衫,應對人際關系,完成客戶需求,陪人吃飯喝酒。他最怕受管制,卻天天受管制。五年時間,嚴絲合縫的的權利結構,憋瘋了有個性的年輕人。

2024年,打勞工瘋了怎麼辦,90後選擇回家,00後選擇做自媒體,而十四年前,二十多歲的雙雪濤選擇寫作。

開始隻是斜杠,給台灣省辦的華文小說競賽投稿。他拿着一支原子筆在紙上随意塗抹,胡亂寫下毫無關聯的詞句。當他寫出“名字”兩個字時,腦子裡出現了一個極為得意的開頭:“我的名字叫默,這個名字是從蕭郎那裡買的。”

處女作《翅鬼》就這樣誕生,故事講了一個長着翅膀的囚徒,生而卑賤,渴望自由和遠方。豆瓣上的讀者說,這是雙雪濤最初的小說,最初的世界,輕盈、熱烈、清晰。小說一舉得獎,賺得一桶金,給了作者激勵。

雙雪濤的故事:離開東北,離不開死亡
雙雪濤的故事:離開東北,離不開死亡

不過三四年時間,雙雪濤拿下兩個台灣的文學獎,出了單行本的中篇,這讓他沒想到。雖然是認真地寫,但心态還是玩,他從不自認是文學青年,卻走上寫作之路。他覺得,這叫“命運奇詭”。

29歲這年,東北的銀行職員雙雪濤決定成為專職作家。他向機關遞交辭呈,成為該銀行20多年來第一個主動離職者。

脫離了體制,他終于得以更自由地生活,寫小說是高強度腦力勞動,他追随村上春樹的操守,給自己定下幾十年的計劃,用半生完成精神世界的跋涉。

雙雪濤的故事:離開東北,離不開死亡
雙雪濤的故事:離開東北,離不開死亡

在這個生活節奏日漸緊張的社會,他不疾不徐地生活,晚睡晚起,工作節奏随着年齡增長而日漸放緩。日正常律運動,踢球、打拳,平衡身體與大腦的勞動量。

當越來越多的人質疑嚴肅文學的意義和收益,當越來越多的網友放棄閱讀,熱衷于讀圖、刷短視訊,他隻冷眼旁觀世界,守着自己喜歡和擅長的一點事,将内心激蕩鑄于紙上,不管流量,不追熱點,不買網課,不關注評價,隻對自己的文字負責。

這是隻屬于作家的孤獨,也是作家的人生之幸。

雙雪濤的故事:離開東北,離不開死亡
雙雪濤的故事:離開東北,離不開死亡
雙雪濤的故事:離開東北,離不開死亡

寫作十四年,雙雪濤最常接受的評價,是“令人們以全新的審美視角看待東北”。這是第一波《翅鬼》讀者萬萬想不到的事。

《翅鬼》是奇幻風格,那是二十多年不曾正式寫作的人一朝靈感迸發,恣意塗抹出的作品,但随着文字的持續輸出,雙雪濤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在書寫和真實生活有關的故事。

雙雪濤的故事:離開東北,離不開死亡
雙雪濤的故事:離開東北,離不開死亡

他是東北沈陽人,經曆了社會的大變革,看到了太多無名的人在風浪中的掙紮和悲喜。他住的地方有一條豔粉街,于是,他将小說中很多人物安放在東北平原,不少情節都在豔粉街發生。

他的靈感來自真實的生活,某些人物也有身邊人的影子。他在短篇《我的朋友安德烈》中,描繪了一個正直、不羁的聰明少年形象,人生以悲劇收場,而在某次演講中,他提到,中學時最好的朋友,正是這樣一個人。

雙雪濤的故事:離開東北,離不開死亡
雙雪濤的故事:離開東北,離不開死亡

九十年代的豔粉街 圖源:網絡

雙雪濤的東北平原,藏着無數小人物不足為外人道的隐秘,被改革開放、下崗潮不斷洗刷,他的小說《平原上的摩西》後來改編成了懸疑劇,海清飾演一個清高的知識分子,郁郁不得志,和沒有文化的董寶石組成不和諧的家庭。

當下崗浪潮襲來,劇中董寶石扮演的角色從商,成為聰明的暴發戶,财富的累積卻解不開知識分子被環境擰出的疙瘩;隔壁老實鄰居的生活被徹底擊垮,并在一個冬季寒夜,攪進一樁永遠得不到真相的兇案。

雙雪濤的故事:離開東北,離不開死亡
雙雪濤的故事:離開東北,離不開死亡

從前,人們總是将“東北”和“趙本山”聯系在一起,那是一塊充滿歡樂的土地,人民勇猛而快樂,滿嘴跑火車。

随着雙雪濤和鄭執、班宇作品的出現,大家才慢慢對“上世紀東北小城”有了具體确切的想象,了解了曾經的大時代下每一粒沙對平民的撞擊,扭轉了“東北隻有趙本山和二人轉”的刻闆印象。

當人們認定,豔粉街是雙雪濤的舒适區,習慣于透過他的筆欣賞東北的風景,他這兩年卻筆鋒一轉,離開了平原。

最近,他出版了短篇小說集《不間斷的人》,七個小故事,每一個都在讀者的意料之外。

雙雪濤的故事:離開東北,離不開死亡
雙雪濤的故事:離開東北,離不開死亡

剛一開篇,他寫的是AI翻身,渴望占據制造者的軀體;科學家渴望擁有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後來,科學家死了。

第二篇,群衆偶像被無數粉絲追捧,誰知遇到了變态粉絲,想殺了他。

第三篇,北漂的嫩模賣淫,被殺手盯上,命懸一線;第四篇,數學家獨闖神秘别墅,靠理論完成一場詐騙,最後血濺當場……

七個小故事的小說集,看得人心驚肉跳,新書充滿暴力犯罪,死亡密度過高。

雙雪濤的故事:離開東北,離不開死亡
雙雪濤的故事:離開東北,離不開死亡

第一撥讀者回報,不适應,因為他的故事遠離了東北平原,讓生活在其他地域的讀者失去了一個再次對東北産生浪漫而廣闊的想象的機會。

可他的故事比之以往,越發抓人,文筆簡約不失精緻,氛圍少了複古濾鏡,更加貼近當下。疫情給了他新的視角和心态,科技的發達令一個熱衷觀察世界的人興奮又惶恐。

用豆瓣網友的話說,這本書讓人看到百分百的真實,詳實到像是24小時不間斷的監控;也看到了百分百的虛構,是單腳彈跳從地球飛起的程度。

老書迷一開始還擔心,當故事離開了大家熟悉的地理環境,這本小說會不會失去靈魂。但是看完之後,就欣然感歎,這熟悉的懸疑味,這深沉的爽感,味兒對了。雙雪濤還是那麼有意思。

果然,真正的高手,總不會令人失望,這次也一樣。

雙雪濤的故事:離開東北,離不開死亡
雙雪濤的故事:離開東北,離不開死亡
雙雪濤的故事:離開東北,離不開死亡

盡管新書反響不錯,網上還是有人說,其實寫東北相關的内容更容易讨好讀者,更好賣,或許創作也會更輕松,何必走出舒适區。

也有人問,在這個大家越來越不愛看書的時代,雙雪濤這樣的作家,還有多少市場?如果書賣不出去,他們還在堅持什麼?

類似的問題,視覺志在采訪中也問了:作為從業者,在守護、捍衛的到底是什麼?

雙雪濤的答案是,自己隻想提倡——提倡表達的自由。面對環境的影響、資本的力量,表達自由就越發重要。因為沒有自由就沒有表達。

雙雪濤的故事:離開東北,離不開死亡
雙雪濤的故事:離開東北,離不開死亡

身為作家,無論寫什麼,都是為了盡可能争取一些自由的、獨特的表達,而非遵循算法的引導,複制那些已存在的、能帶來利益的東西。

新書之是以要寫人工智能、密集的殺人案、迷惘的年輕人和失意的北漂者,是想表達一種悲觀的擔憂和提醒——關于資本、網絡、人工智能。

他最近印象最深刻的新聞,是關于SORA——輸入文字,電腦就能自動生成視訊,其真實程度令人驚訝。這将意味着無數影視行業從業者的失業,而且就将發生在不遠的将來。人工智能到底有多厲害,他現在還不能确定,但是他很擔心。

是以新書開篇的第一個故事,是關于人工智能的。機器不斷進化,終于脫胎換骨,擁有肉身。它們模仿人類的行為,對人類犯下罪行。當機器人為了擁有人類的核心想盡辦法時,人類卻為了擁有機器的運算速度九死無悔。

雙雪濤的故事:離開東北,離不開死亡
雙雪濤的故事:離開東北,離不開死亡

遊戲《底特律變人》

“AI決策,産生方案的方式和人類還是不太一樣的,我覺得挺可怕的,”他說:“當AI能獨立寫一本小說,獨立創造一個電影,甚至能夠給政客提供建議,那會怎麼樣呢?如果他做個校長,它所有的判斷都會是數字化的。”

“當人類非常願意聽AI判斷的時候,我覺得就非常危險了。但我們已經處在一個飛速前進的階段。”

人工智能的潛在危機或許發生在很久以後,眼下,他更為人們身處的網絡環境而擔心。

雙雪濤創作新書時,正趕上疫情蔓延,世界各地關于“死亡”的新聞越來越多。新冠面前,人類的生命似乎失去重量,印度有人得了奇怪的并發症慘死,美國有居民得不到救治而喪命,網絡向人們充分展示,人可以有一百萬種死法。

人們焦慮,孤獨,恐懼,網暴事件時有發生,有人僅僅因為給了外賣員200元感謝費就被謾罵侮辱,含冤墜樓。

他說,當網絡世界越來越五彩斑斓,網絡造神越來越迷惑人心時,分辨力稍差的網民會被輕易蒙蔽,走向極端。

雙雪濤的故事:離開東北,離不開死亡
雙雪濤的故事:離開東北,離不開死亡

《刺殺小說家》劇照

網絡承擔起教育和引導的職能,卻并不對受教育者負責,而資本為了利益,會縱容和引導人們對情緒,對真相忽略不計。資訊給了人們足夠多的管道了解世界,卻也用另一種方式限制了人們的自由,令人無處躲藏。

人确實很聰明,可受教育水準提高,智商提升時,反而容易誤将理論當作現實,無法了解人心。

雙雪濤不想說任何人有問題,他隻想尋找問題,擔心着被網絡資訊誤導的人們。

人到中年,他總想起從前的樣子,自己小時候,鄰裡之間很親密,孩子從小和同齡人一起玩,用最簡單的方式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媒體用許多天蹲守一個新聞的真相,人們走馬觀花地看電視和報紙,擷取的資訊有限,不會天天收到大量同質化資訊。貧窮切實存在,卻無需焦慮。

雙雪濤的故事:離開東北,離不開死亡
雙雪濤的故事:離開東北,離不開死亡

《平原上的摩西》劇照

熟人之間可能會産生沖突,沒有人随便去罵一個自己從來沒有見過的普通人。

人們尚且相信知識改變命運,孩子們努力讀書,為了提升階級或實作理想。沒有人高喊做網紅,沒人想靠罵人賺錢,沒人把工作看成搬磚。

而如今,他不得不承認,環境和從前大不一樣了。他寫下幾篇故事,裡面有被父母忽略,謀劃犯罪的學霸高中生,有迷戀偶像,不惜殺人改變世界的文藝女青年,有自以為犯罪0成本的高智商數學家,有内心空虛,将精力和情感寄托于運動與性的普通打勞工。

這些普通人在故事裡長久地僞裝,突然地犯罪。

作家用這樣的方式,表達着對這個世界的擔心。

雙雪濤的故事:離開東北,離不開死亡
雙雪濤的故事:離開東北,離不開死亡

《平原上的摩西》劇照

2019年,雙雪濤曾在西班牙拉戈納達大學演講,他說,财富制造着城市,衆人的虛拟肉身創造着平庸的精神,藝術和嚴肅寫作變得越來越個人和微小如塵。

可他堅信,美和詩歌不會輕易失敗。無論人類行進到哪一步,城市演進到哪一步,作家都應該在場。

這是80後叛逆中年人的堅持,信念感滿滿。如今,少見了。

雙雪濤的故事:離開東北,離不開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