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花瓣十枚:馬龍說軟套膠好,為何卻越用越硬?

作者:黑馬聊乒乓

1

那個小小的池塘,于年少的我而言,曾是一個湖。每每去那裡待上一會。就仿佛重獲自我。即便我變得庸俗醜陋,那裡好像還有一個曾經純真的自己在準備接納現在的我。

原來,20分鐘公園效應是真的。你隻是需要一會,一個人靜處,然後可以看着人群發呆,你就會變得開心。

花瓣十枚:馬龍說軟套膠好,為何卻越用越硬?

2

淩晨一點,還在工作室。熱情和癡狂使人成功。但也容易讓人忘卻了生活本身。大家可能會共鳴,有時跟家人、夫妻吃飯時,你都不免投入地想着乒乓球。

兩者之間不可能完美地平衡。

3

馬龍之前說過,軟的套膠弧線好啊。怎麼去了解這句話?我的感受是:對付那些含糊的來球,那些自己準備不足的球,軟的套膠總是更容易“糊弄”過去。是以,技術越弱,越可以考慮套膠軟一點。

4

但更硬的套膠,帶來了更強的旋轉品質和殺傷力。早到王濤當年的采訪,就是他的正手套膠硬度賊高,這樣便于拉出至強旋轉。再到T05 Hard的問世,除了發力後電光石火的速度感,旋轉其實也有提升。不過與此同時,也帶來了失誤率的增加,以緻很多專業選手都畏懼。

花瓣十枚:馬龍說軟套膠好,為何卻越用越硬?

5

用掌紋5,在硬頂對方的強力弧圈時,感覺底闆被穿透了。最終回球下網。但是,假若換個技術手法,反手位快撕回去、正手位快帶,就避免了底闆的漏洞。

花瓣十枚:馬龍說軟套膠好,為何卻越用越硬?

6

與此同時,越是高手級别之間的較量,越要求底闆不能太軟。如果形變太大、持球時間太長,回球就會顯得慢,而速度在高手對決中是排在第一位的。職業選手最需要的是,瞬間能完成“咬球然後噴射出去”,這就是芳碳闆的最大特性。

總結:盡管技術能夠彌補一些器材的缺點,但順勢而為,更容易成功。

7

敏銳和敏感相伴而行。因為敏銳,石川換個編碼的Viscaria,都能打出不同;但也因為敏感,讓她換個編碼都很難。敏銳的手感讓孔王子從台内控制到正反手銜接都流暢自如,但也讓其挑剔每一次膠皮品控的細微差異。

愛詩人的才華,也要了解他的多愁善感。

8

在軟的底闆上,更容易造成套膠更耐打的錯覺。因為軟闆本身更持球。一旦貼在更硬的底闆上,套膠就更容易被自己“報廢”。

花瓣十枚:馬龍說軟套膠好,為何卻越用越硬?

9

與其觀察膠皮是否到了更換的時候,不如制定傻瓜規則:每幾個月,就固定換一片。其它交給賺錢。這樣更省心,且對技術發揮有穩定的助力。

10

Tenergy的成功之處在于“均衡”。這裡,對“均衡”的了解是:不同水準的人都用着舒服、開心。這點來看的話,很多德套都做不到,連Dignics也做不到。

德套并非不能做到高水準。隻是難以幾乎所有人都打着舒心,同時保持穩定的品控。港隊一些非蝴蝶簽約選手曾經表示:選擇蝴蝶套膠,僅僅因為品控更穩定。

不過,話說回來,隻要做到高水準的部分産品,夠簽約選手打好就行了。因為很多時候,業餘的我們,連弄清哪個膠皮自己打着舒服,都不太容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