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家長真的能給孩子兜底兒嗎?

家長真的能給孩子兜底兒嗎?

兜  底

昨天早晨,一幫老姐妹聊起北京的房市,很不開心。如果早兩年賣,可能比現在多200萬,問題是現在降了200萬,也還賣不動。

家長真的能給孩子兜底兒嗎?

大家各種歎息,說自己不會投資,沒有魄力,當時如果賣了,再過兩年抄底大平層,不是美死了。

當時如果如果……

現在如何如何……

我半安慰半嘲諷:賣不動就放那兒呗,多200萬少200萬的,也沒見你們虧着嘴兒,一個個吃得胖成球。

假如說真那麼敏銳,高點賣低點買,咱們都巴菲特了是吧,就算趕巧當時賣了房子,現在這錢幹點啥呢?股市?理财?古人說得好啊:

你不理财,财不離開你。

家長真的能給孩子兜底兒嗎?

這年頭,投啥都不好說哇,你說黃金?媽呀,下得去手嗎?當中國大媽都買黃金的時候,我覺得真不敢買,就這麼着吧。

其實人到中年,許是歲數大了,又或者在海澱待久了,就感覺根本沒有什麼物欲。這些年來,逐漸對各種名牌祛魅了,穿啥還不一樣?背啥包害能有啥差別?

過去的人喜歡好車,羨慕名牌,現在就覺得都沒啥P用。出門打車比自己開車省心,到了景區、醫院、學校門口也不用怕不好停。

然後慢慢又發現,小電動車、公共汽車、地鐵,各有各的好,有的靈活,有的能看風景,有的保證時間,手機導航一開,哪兒都能找到。

是以,如今于這大都市,所剩不多的欲望和錢,都在吃上了。天天躺那兒拿起手機,就想買吃買喝,不像過去購物不友善,宅人想想還得去菜市場就算了,越躺越瘦。

現在是躺吃躺胖。

家長真的能給孩子兜底兒嗎?

再一個開支就是孩子的教育,“精神海澱人”父母給孩子投資是絕對不眨眼睛的,隻要孩子願意學,多少錢都掏。

有的人覺得不值,來回算賬,說雞娃投入了這麼多錢,教育訓練班+學費+留學花銷等等……最後孩子上了班,工資八千,根本賺不回來你投入的錢。

引申開來就是雞娃不如雞自己,多給孩子掙點錢,攢點家底兒,用自己的努力換取孩子未來的躺平。

我有個朋友說得更極端,愛女心切,說将來不想讓孩子工作了,啥啥職業都這麼累這麼卷這麼摧殘人性,如今公務員醫生律師銀行老師……曾經令人豔羨的職業,現在都不好幹,不如爹媽養着。

我說看這麼透那你還辛辛苦苦上啥班,她說就是要用自己的辛苦換孩子的輕松,不愛學習不學了,一家人就這麼一個娃,房子、錢都是她的,高高興興玩一輩子也不錯。

我給她兜底。

家長真的能給孩子兜底兒嗎?

挺偉大。極卷的時代中,慢慢這種想法的人會越來越多。不工作,不進入社會,随心所欲,幸福生活,當爹媽的和孩子本人隻要都想得開,又有什麼不可以呢?

那麼問題隻剩一個:你真兜得了底嗎?

我記得八十年代,改革春風吹滿地的時候,很多電視劇裡會提及一個“萬元戶”的概念。那時候有一萬元的家庭,已經是豪富之家。

再後來,“息爺”橫行,如果有一大筆錢存在銀行,那麼就可以不工作了,光靠吃利息就過得很滋潤。

慢慢的這标準就上去了,十萬不太夠看了,幾十萬聽着仍然很吓人。2005年左右的時候,我們家有個鄰居老太太,當年家裡老宅在朝陽公園處,拆遷時補了70多萬。

她當時掂量了一下,決定不買房,以當時的房價,在附近買一套大房子也就四五十萬。她決定租房子住,剩下的拿來花,覺得養老絕對沒問題了。

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那70萬,連租房帶養老……顯然是不夠的。而如果當時買了房子,即使現在跌成這樣,也有500萬。

家長真的能給孩子兜底兒嗎?

《夏洛特煩惱》裡沈騰穿越回去,告訴大春趕緊買房。随着房價的飙升,這些年來我們也漸漸笃信之,有房子就有躺平的資本了,再理理财,也算财富自由,能給孩子兜底。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然而以時代變化之迅速莫測,還算熟悉曆史的我确實認為,爹媽做到哪一步,也不敢說能給孩子兜底兒。

改革開放到現在才四十多年,孩子一輩子還長着呢,你攢那點錢現在買小龍蝦買藍莓自由,就敢說能管孩子一輩子?

想想八十年代的“萬元戶”吧。

反正我是挺佩服揚言能給孩子兜底的,也許是不知道人家到底有多少家底,也許人家的收入說出來可以吓我一個跟頭,但我還是堅持認為,作為中年人,我們兜不了孩子的一生。

就算前半生能靠父母,後半生也得靠自己,高開低走,先享福後吃苦,不是啥好的藍圖。

說像歐美那種,幾輩子的貴族、富有家族,靠着老錢,過自己想過的生活,研究藝術、文學、科學,也就隻能是想想吧。

咱那兩套高層房子(房貸還沒還完,物業也越來越不負責)+幾個存折,就别老想着給孩子“兜底”了,能給孩子開個局,給自己的老年生活兜個底都不錯不錯的了。

中國人來說,能長長久久留給孩子的,我覺得不是房子,也不是錢,隻能是:

知識,能力,習慣,以及穩定的情緒。

家長真的能給孩子兜底兒嗎?

圖檔 | 網絡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