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英國從沒輸過?“日不落”在曆史上為何總能做對選擇題…

作者:閣說

公元前313年,60歲的秦國丞相張儀出使楚國。彼時,秦國已經曆了變法改革,批甲百萬,已然有問鼎中原之勢。但張儀腦海中卻在盤算着另一件事——楚國目前與齊國結盟,正是秦國的心腹大患。

英國從沒輸過?“日不落”在曆史上為何總能做對選擇題…

但區區一次與楚王會面的功夫,張儀就巧妙地解決了這個同盟。他用虛假承諾的六百裡地,騙取了楚懷王的信任,讓楚國斷絕了和齊國的同盟。而當楚懷王想要向秦國索取土地的時候,猶如與虎謀皮,孤立無援的楚國最終損兵折地,實力大損。而此後,秦國又用如出一轍的方法,挑撥各國間的沖突,讓他們無暇結盟,并在幾十年後各個攻滅,完成了中國曆史上的首次大一統。

張儀的外交戰略,史稱“連橫“,通過秦國的軍力震懾六國,又用狡黠的外交政策讓各國難以齊心,最終再逐個擊破。外交在秦滅六國的過程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正如《孫子兵法》所言:“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英國從沒輸過?“日不落”在曆史上為何總能做對選擇題…

世轉時移,在近代全球舞台上,也有一個國家把這套“合縱連橫“的外交戰略運用得出神入化,在近幾百年的曆史中,始終執天下之牛耳。現代土耳其國父凱末爾也對這個國家的外交眼光推崇有加,他曾路給後人留下一句忠告:以後土耳其在參與世界争端猶豫不決的時候,就直接照抄英國人的決定,因為他們永遠能做對選擇題。

1英國人的“合縱”之術:沒有永恒的敵人

在最近幾個世紀中,英國幾乎做對了每一次事關國運的重要選擇題,在所有重大軍事沖突中,都站在了最後勝利者的一邊。不同于日本的幾次“豪賭國運”之戰,英國人憑借的是更加精明成熟的外交理念,也是以更可持續,且不易翻車。

英國的崛起并不是一帆風順的。15世紀,經曆了同法國的百年戰争,英國最終丢失了他們在歐洲大陸的最後一個據點。但與此同時,退回英倫三島之後,也讓英國人下定決心,實施起離岸平衡的外交戰略。簡而言之,英國外交戰略就是要平衡歐洲大陸的均勢,不讓某個強國過于強大,甚至統一歐洲。

是以在多個世紀以來,英國并不與某個國家綁定盟友關系,也不會同一個國家始終處于敵對,而是會審時度勢,根據具體的局勢來調整他們的外交思路。我們非常熟悉外交場上的一句名言“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恒的利益”,這句話就是19世紀的英國首相帕麥斯頓所說的。

英國從沒輸過?“日不落”在曆史上為何總能做對選擇題…

19世紀之前,英國在歐洲也曾面臨衆多強大對手。但憑借高超的外交斡旋、更先進的政治理念和科學技術,英國最終超過了在大航海時代曾經領先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又打敗了17世紀強盛一時的海上馬車夫荷蘭,确立了全球霸權。

1804年,拿破侖稱帝。在這位世所罕有的軍事天才的指揮下,法軍曾一度所向披靡,橫掃歐洲,挫敗了五次反法同盟。而英國幾乎參與了每一次的反法同盟,更是打赢了重要的特拉法爾加海戰,挫敗了拿破侖進攻英國本土的計劃,也確定了英國海上霸主的地位。

最終,英國參與了第七次反法同盟,在滑鐵盧之戰中徹底擊潰了法軍,也終結了法國在歐洲大陸的霸權。今天,倫敦市中心的特拉法爾加廣場和滑鐵盧車站,仍是英國人對這段曆史的驕傲回眸。

英國從沒輸過?“日不落”在曆史上為何總能做對選擇題…

雖然說英法兩國相愛相殺了數百年,又在拿破侖戰争中兵戎相見,但英國人并不會死闆地把法國人視作永世的仇敵。到了19世紀中葉,随着歐洲大陸局勢的變化,英國又搖身一變,成為了與法國并肩作戰的盟友。因為當時,沙皇俄國成為了歐洲大陸的巨無霸帝國。

為了扼制俄國的進一步擴張,英國人這次跟法國人站到了同一陣營,在殘酷的克裡米亞戰役中,擊潰了野心勃勃的沙皇軍隊,暫緩了他們征服歐洲的腳步。而到了20世紀初,俄國跟日本在遠東角逐,希望能獲得對東北的控制權。此時,英國又資助了正在崛起中的日本,打赢了日俄戰争,再一次阻礙了俄國的東進。

英國從沒輸過?“日不落”在曆史上為何總能做對選擇題…

同樣的,接二連三對俄國的“合縱”圍剿之後,英國人很快又變化了思路。在下一次大戰中,跟俄國人站到了同一條戰線。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英、法、俄站在了協約國的陣線,共同對抗崛起中的德意志帝國。在付出了巨大的傷亡代價之後,終于打赢了這場被歐洲人稱為“終結所有戰争的戰争”。

而在更加殘酷的二戰中,英國也義無反顧地加入了同盟國陣營,在德國閃擊波蘭後主動對德宣戰。尤其來到1940年,在法國投降、納粹空軍對着倫敦狂轟亂炸的最艱難時刻,英國人并沒有放棄,在至暗時刻憑借着海峽天塹苦苦支撐。最終,進攻英國無果的希特勒犯下戰略失誤,招惹了蘇聯和美國兩大強敵同時下場,扭轉了整個二戰的戰局。

英國從沒輸過?“日不落”在曆史上為何總能做對選擇題…

2巧用“連橫”,摘取王冠上的明珠

如果說英國人在對付歐陸諸國的時候,采取的是類似于“合縱”的離岸平衡戰略,哪家獨大就加入反對勢力來制衡哪家。那麼,在英國殖民帝國擴張的過程中,他們又用了類似張儀的“連橫”之術,分化瓦解,各個擊破,最終建立了橫跨六大洲、領土上太陽永照的“日不落帝國”。

其中最典型也最成功的例子,便是英國對于印度的殖民。印度所在南亞次大陸,包含着豐富多樣的語言、宗教和文化,曆史上也曾有過孔雀王朝、莫卧兒王朝等龐大帝國,但這些中原帝國并沒有真正統一整片大陸。尤其是印度南方,由于德幹高原的阻礙加上南印度獨特的文化,他們始終能保持相對獨立。

英國從沒輸過?“日不落”在曆史上為何總能做對選擇題…

而英國早在17世紀就來到印度,建立殖民據點。1757年的普拉西戰役中,英國擊敗了名存實亡的莫卧兒帝國,獲得了整個孟加拉地區。而在此後100年的時間内,英國人結合武力威懾和外交手段,分化、瓦解印度各地區的地方勢力。

尤其是在擊敗印度本土最強大的勢力馬拉塔聯邦的過程中,英國人将這種外交手段運用到了極緻。他們先是鼓勵馬拉塔進攻阿富汗,使得雙方兩敗俱傷,又挑撥他們同另一大強敵邁索爾的關系,使得印度教徒與穆斯林大打出手;此外英國還拉攏了印度另一大土邦海德拉巴。最終在用各種手段削弱了馬拉塔之後,在第三次馬拉塔戰争中徹底擊敗了對方。馬拉塔人被英國人擊潰後,印度再也沒有能有效抵抗英軍的勢力了。

英國從沒輸過?“日不落”在曆史上為何總能做對選擇題…

到了1857年,印度曾經掀起了聲勢浩大的反抗起義。但英國人故技重施,充分利用起印度内部民族的宗教沖突。比如策反了信仰錫克教的錫克人,還拉攏了南印度遜尼派的穆斯林,很快十幾萬皇協軍重新組建,反撲過來。經過近兩年的戰争,起義被血腥鎮壓下去,整個印度徹底落入了英國的統治。

至此,英國人建立了包含整個南亞次大陸的龐大殖民帝國,其領土包含現在的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甚至到緬甸,完成了印度次大陸曆史上首次真正意義上的統一。在給這片大陸帶去鐵路、電報、蒸汽船等科學技術的同時,也帶去了低價的原料出口和殖民剝削。正是憑借這片大陸豐富的物産資源,英國本土收獲和積累了大量的财富,也是以,印度被稱為英國殖民帝國“皇冠上的璀璨明珠”。

英國從沒輸過?“日不落”在曆史上為何總能做對選擇題…

3以史為鑒,我們應當在曆史中學會什麼?

二戰後,民族主義的理念開始傳遍全球,英法為主導的全球殖民體系逐漸分崩離析。面對全世界風起雲湧的民族獨立運動,英國人也選擇在合适的時機體面退場,沒有再與前殖民地國家兵戎相見。

在短短幾十年,南亞的印度、巴基斯坦、斯裡蘭卡、緬甸;拉丁美洲的西印度群島諸國;阿拉伯的阿曼、科威特、卡達、葉門;非洲的加納、奈及利亞、肯亞;還有歐洲的愛爾蘭、馬耳他等國相繼獲得獨立;再加上之前獲得自治權的加拿大、南非、澳洲、紐西蘭等國,大英帝國的全球霸權徹底被終結。

英國從沒輸過?“日不落”在曆史上為何總能做對選擇題…

而英國最後一塊人口超過600萬的殖民地香港,則于1997年7月1日移交至中華人民共和國。部分曆史學者和英王查爾斯三世都曾表示這标志着大英帝國的徹底終結。曆史上沒有長期處于巅峰的帝國,所有的帝國都必将衰落,但英國幾百年都站在勝利者的一方。即使殖民帝國最終解體,許多前殖民地還是加入了英國上司的英聯邦,英國也是曆史上唯一一個和平交權的帝國,并依舊在當地國際體系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英國從沒輸過?“日不落”在曆史上為何總能做對選擇題…

我們中國人說,讀史可以明鑒。閱讀曆史,不僅僅讓我們知道過去發生了什麼,它還能幫我們更好地“預測未來”。

2022年2月,當普京發起所謂特别軍事行動,希望能快速癱瘓基輔總部進而控制烏克蘭全境的時候,包括美國在内的大多數西方國家都認為烏克蘭毫無機會。烏總統澤連斯基回憶說,他曾當晚就給世界上100多個國家首腦打電話求助,但沒有一個人幫助自己,紛紛建議他跑到海外組織流亡政府。

唯有英國首相鮑裡斯·約翰遜打電話告訴他:“挺住,援助馬上就到”。後來英國用皇家空軍運輸過來了幾千枚反坦克便攜式飛彈,抵擋住了俄羅斯的裝甲坦克部隊。在烏克蘭抵擋住了俄軍的第一波攻勢之後,其他西方國家才紛紛效仿,加大援助。

我們了解曆史、知曉曆史,也同時思考曆史、反思曆史。當今的世界,從格局、理念、人道主義等各個角度來看,都不同于過往了。無論是古代秦國那樣坑殺數十萬降卒的血腥戰争,還是現代大英帝國那樣溫和一些的殖民侵略和統治,都已經成為了曆史的車轍,也不再被當今國際社會所接受。

但這些曆史故事中所展現出的外交政策,依舊值得我們學習和思索——曆史上的敵人,今天未必不能成為盟友;而廣結盟友,尤其是高品質的盟友,比起網絡上動辄滿世界的對抗與抵制,也是更具智慧、更符合國家利益的外交和發展戰略。

------End------

繼續閱讀